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92416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24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208192416 ; 978-7-208-19241-6
本书特色
作者王侃对于文学作品的精准感受,对于文学理论的纯熟掌握,以及对于文学趋势的深刻洞察,都在本书中得到体现。既有丰富扎实的学识积累与敏锐细腻的艺术感知,又有富于才情的语言风格,使这部文学评论文集处处呈现智识的锋芒。
内容简介
本书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侃的文学评论集,汇集了对中国当代文学重要作家与作品的重思和新解,勾勒了多位活跃在当下文坛的作家的创作面貌,亦有对当下文学热点、文学理论问题的分析。内容包括:(1)作家论,涉及王安忆、张炜、莫言、余华、李洱、艾伟、东西等重要的中国当代作家;(2)作品论,偏重于对一些现象级作品的重释,也有对时下新作的读解;(3)对当下诸种文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4)对若干文学理论(文学史、批评文体等)问题的见解。作者在理论与创作、个人与时代、文学与世界之间自由穿梭,以广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纯熟的语言,构造了独具一格的评论风格。
目录
序/叶彤 散论作为女性作家的王安忆保守主义、二元思维与诗性拯救——张炜今识别裁伪体亲风雅——论余华的“集外文存”及其相关的文学问题“诺奖魔咒”、打油诗与“前现代”的追寻——莫言片谈自我、反讽与赋形——李洱漫议戏剧性、自我救赎与“人性意志”——艾伟散论身份政治、根系自宫与“寻根文学”的终结——东西小说片谈序/叶彤
辑一 散论作为女性作家的王安忆保守主义、二元思维与诗性拯救——张炜今识别裁伪体亲风雅——论余华的“集外文存”及其相关的文学问题“诺奖魔咒”、打油诗与“前现代”的追寻——莫言片谈自我、反讽与赋形——李洱漫议戏剧性、自我救赎与“人性意志”——艾伟散论身份政治、根系自宫与“寻根文学”的终结——东西小说片谈失败的人与喑哑的诗——与任白书
辑二回故乡之路——《外婆的海》随想无尽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叶舟《凉州十八拍》读札在鲁迅议题的左右——《顾左右而言史》读札在被终结的历史中等待呼吸——《等待呼吸》阅札“反思文学”:如何反思?如何可能?——重读《绿化树》《蝴蝶》声声慢——《我的名字叫王村》读札向爱投降——《天鹅》论略创伤记忆与读城伦理——《旅顺口往事》阅札
辑三请君为我倾耳听——音乐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叙述实验短篇小说的式微与新媒体时代的“杜甫式命运”反自由的性别反启蒙的性别危难之际的文学伦理被缩略和被化约的文学*后的作家,*后的文学年代、历史和我们的记忆
辑四文学史的起搏器——略谈中国新文学的“内源性”林译《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民族主义”索隐反现代性、阶级分析与“后人类”——当下性别写作研究的理论检讨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论的史料内隙——从两件往事说起学院派、诗文评及批评文体理论霸权、阐释焦虑与文化民族主义——“强制阐释论”略议戏仿和拟用:传记体与现代中国小说修辞
附录以“批评”的名义发声——王侃教授访谈录 / 郭建玲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侃,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曾获第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第五届当代中国文学优秀批评家奖。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她们
¥17.3¥4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瓦尔登湖
¥12.9¥39.0 -
中国小说史略
¥13.3¥35.0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 -
一个人生活
¥14.5¥45.0 -
见字如面
¥15.9¥49.8 -
梅子熟时栀子香
¥16.9¥49.8 -
回声与倒影
¥13.7¥36.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4¥55.0 -
我与地坛-纪念版
¥20.7¥29.0 -
南方周末记者文集-大地孤独闪光
¥13.4¥28.8 -
随园食单
¥9.1¥30.0 -
夏日走过山间
¥10.5¥30.0 -
长篇小说:红与黑
¥21.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