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外来务工家庭随迁子女教育研究:基于住房分异的视角

- ISBN:9787313319975
- 装帧:无线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20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313319975 ; 978-7-313-31997-5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住房分异视角,探讨了外来务工家庭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包括外来务工人员特点与流动趋势、随迁子女特点与教育现状、外来务工家庭住房及其对随迁子女教育的影响,以及政策分析与展望。首先,介绍了我国城镇化与外来务工人员特点、不同级别城市落户政策以及家庭化流动趋势。其次,探讨了外来务工家庭随迁子女特点、教育状况、学业表现与学校融入。再次,介绍了外来务工家庭住房分异及子女教育策略,探讨了家庭禀赋及住房分异对随迁子女教育的影响。*后,讨论了外来务工家庭的社会融入问题,给出了关于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及住房政策的相关建议。
本书适合管理学、社会学及教育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阅读和参考。
前言
近年来,我国外来务工人员的迁移模式从个体迁移逐渐转变为举家迁移。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据国家统计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人口基金于2023年发布的《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的子女规模为1.3亿人。其中,流动儿童规模为7109万人,约占全国儿童总数的1/4。针对大量随迁子女,我国各地区采用“两为主、两纳入,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具体分为积分入学制和材料准入制两类,基本要求包括积分、居住年限要求、缴纳社保年限等。
教育和住房均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也是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化迁移面临的基本问题。就近入学政策使住房选择与教育资源的可获得性密切关联。该关联不仅存在于我国,在其他国家也广泛存在,典型表现就是学区房。由于教育资源在各区域的相对不均衡分布,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逐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学区房偏好,如买房择校。外来务工家庭,特别是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需求已不仅限于“有学上”,更体现在“上好学”。就大部分城市而言,拥有对口学区住房产权的家庭优先享有公办学校入学资格。以上海义务教育阶段为例,相比其他非沪籍家庭,拥有学区房产权的非沪籍家庭具有公办学校的优先入学权。住房(产权、区位)与教育获得密切相关。
目录
**部分 外来务工人员特点与流动趋势
**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外来务工人员特点
一、我国城镇化与地区发展特点
二、流动人口与外来务工人员
三、外来务工人员特点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不同级别城市落户政策
一、户籍制度改革
二、落户政策类别
三、各级别城市落户条件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化流动趋势
一、外来务工人员流动特点
二、外来务工人员配偶与子女随迁情况
三、外来务工人员的居留意愿
四、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外来务工家庭随迁子女特点与教育现状
第四章 随迁子女特点
一、流动儿童规模与流动原因
二、流动儿童年龄分布、教育阶段与性别结构
三、流动儿童流动范围与城乡分布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随迁子女教育概况
一、各教育阶段概况
二、就读学校现状
三、家庭教育状况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随迁子女学业表现与学校融入状况
一、学业表现
二、学校融入状况
三、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外来务工家庭住房及其对随迁子女教育的影响
第七章 外来务工家庭住房及其分异
一、外来务工家庭住房产权及分异
二、外来务工家庭住房面积及分异
三、外来务工家庭住房成本及分异
四、外来务工家庭住房设施及分异
五、外来务工家庭住房分异影响因素
……
第四部分 政策分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索引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乡土中国
¥13.5¥2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文言浅说
¥12.2¥24.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18.9¥56.0 -
偏见
¥19.0¥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4¥45.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8¥32.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8.1¥49.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西方哲学史
¥14.4¥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1.9¥36.0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22.6¥36.0 -
校雠蒙拾 读韩蠡解
¥5.5¥16.8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