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纂要

包邮史学纂要

1星价 ¥39.3 (6.7折)
2星价¥39.3 定价¥5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20791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22207919 ; 978-7-5222-0791-9

本书特色

1.全书共分“绪论”“史书”“史学”“余论”四编。**编“绪论”首先论述了“史”之意义及范围。第二编“史书”论述我国古代史书,介绍其体例源流、要籍成书经过、作者和内容等,并评析得失优劣。第三编“史学”,先述史学略史,梳理脉络,提要勾玄,对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或关键人物、要籍、流派等都有介绍,且评论长短得失,颇中肯綮。
2.现代史学之“要义却在阐明事实之因果”,探问“何故”(Why)、“如何”(How)以及“什么”(What)、“何时”(When)。“对于历史,应当注重于整个历史的演变之情形”,将经济的、政治的、智识的、社会的四个方面的“源流与实情加以叙述,这才是当前史学者所*重要的任务”。
3.瞻望未来史学之发展,现代史学“决不是狭义的、单是个人的历史,而是整个社会的历史;不是单给特殊阶级阅读的历史,而是给大众阅读的历史”。史学需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也可以说“史学是一种综合的社会科学”。

内容简介

我国史学发达,史书浩博。蒋祖怡《史学纂要》一书,“以新史学之理论,重新估定我国之旧史学”,聚焦于史书与史学,对诸史体制、史学源流做了扼要梳理。作者参考古今学人的相关成果,进行排比归纳、删削裁断,用短短十余万字的篇幅,就将中国史学史的概貌清晰描述出来,此等删繁就简、博而能约,显示了他扎实的国学修养、敏捷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今天看来,此书仍不失为一部精要的国学读物,是读者走进中国古代和近代史学殿堂的入门阶梯。

目录

导读 / 1**编 绪论 / 1● **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 3● 第二章 史书与史学 / 18第二编 史书 / 35● **章 纪传史 / 37● 第二章 编年史 / 62● 第三章 纪事本末史 / 77● 第四章 国别史 / 83● 第五章 专史 / 93● 第六章 杂史 / 104● 第七章 史书之体例及文章 / 109第三编 史学 / 127● **章 史学略史(上) / 129导读 / 1**编 绪论 / 1● **章 “史”之意义及其范围 / 3● 第二章 史书与史学 / 18第二编 史书 / 35● **章 纪传史 / 37● 第二章 编年史 / 62● 第三章 纪事本末史 / 77● 第四章 国别史 / 83● 第五章 专史 / 93● 第六章 杂史 / 104● 第七章 史书之体例及文章 / 109第三编 史学 / 127● **章 史学略史(上) / 129● 第二章 史学略史(中) / 140● 第三章 史学略史(下) / 148● 第四章 史学名著(一) / 159● 第五章 史学名著(二) / 180● 第六章 所谓“史料” / 193● 第七章 史料之取去与史学的关系 / 205第四编 余论 221● **章 注史与论史 / 223● 第二章 史学之前瞻 / 236本次整理征引文献 / 24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编著者,蒋祖怡(1913—1992),蒋伯潜之子,著名学者。曾任浙江大学文学院、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长期从事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著有《文心雕龙论丛》《诗品笺证》等。整理者,刘晓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学博士后。现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行政问责制度、秦汉政治史研究。在《历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秦汉官员问责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