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有声的乡村:1949—1965年中国农村的新文艺生活

- ISBN:978751309248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28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13092487 ; 978-7-5130-9248-7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包括: 农村俱乐部与农村文艺活动的组织化; 农村广播网的建立及广播文艺对农村的影响; 农村电影放映网的建立与放映工作的开展; 农村新文艺读物的出版与传播; 艺人改造与民间文艺传播主体的再造; 民间戏曲演出习俗的重构; 农民的文艺实践与农民主体性的建构等。
目录
目录
绪论
**章 农村俱乐部建设——农村文艺活动的组织化
**节 农村俱乐部的兴起
第二节 农村俱乐部的组织及设施
第三节 农村俱乐部的辅导及活动原则
小结
第二章 农村广播网建设——重塑农村文艺生态
**节 农村广播网的建立
第二节 广播文艺的节目来源及类型
第三节 广播文艺对农村文艺生态的重塑
小结
第三章 农村电影放映网建设——电影文化权利的重新分配
**节 农村电影放映网的建立
第二节 农村电影的发行与收费问题
小结
第四章 农村新文艺读物出版——新文艺基层传播方式的探索
**节 农村新文艺读物出版的缘起
第二节 农村新文艺读物出版工作的开展
第三节 农村新文艺读物的发行与传播
小结
第五章 民间艺人改造——农村文艺传播主体的再造
**节 扫盲运动的开展
第二节 思想改造与政治启蒙
小结
第六章 民间戏俗改造——农村文艺的净化与移风易俗
**节 旧中国的民间戏曲演出习俗
第二节 对不良演出习俗的消解
第三节 民间戏曲演出新习俗的建构
小结
第七章 新民歌运动——农民的文化翻身时刻
**节 新民歌运动的倡议和要求
第二节 新民歌运动的组织和开展
第三节 新民歌创作和传播的方式
第四节 新民歌运动与农民主体性建构
小结
第八章 农村美术活动——社会主义文化的视觉呈现
**节 新壁画运动的开展和地方实践
第二节 新壁画运动的运作机制
第三节 农民画与农民的身份想象
小结
第九章 公社史编写运动——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
**节 公社史编写运动的开展和地方实践
第二节 公社史编写对民众思想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徐志伟,1976年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为厦门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访问学者;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张永峰,1974年生,毕业于上海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现为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电视剧研究。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