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供求分析

包邮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供求分析

1星价 ¥73.5 (7.5折)
2星价¥73.5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9258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52
  • 出版时间:2024-06-01
  • 条形码:9787513092586 ; 978-7-5130-9258-6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上海、深圳、成都、重庆四地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及其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路径进行了梳理; 从门诊患者及其家属、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三个方面研究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需求; 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能要求、医务社工助理队伍的功能发挥、患者家属志愿者力量的开发三个方面研究了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供给。力图识别有效开展医务社工服务的实践证据和知识, 并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开启相关政策窗口提出建议。

前言

健康治理是社会为促进人们的健康所采用的行动和方式,是多方面、多层级制度的集合。健康治理的内容涉及宣传健康知识、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国际组织、国家、地方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家庭、个人以及借助网络形成的患者群体等都是健康治理的主体。医务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也是健康治理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实践始于20世纪20年代,并于2000年前后开启恢复重建之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迎来了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成为健康服务和健康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在对上海、深圳、成都、重庆四地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实践及提高专业化水平的路径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重庆为例,从门诊患者及其家属、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医务人员三个方面研究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需求;从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能要求及能力转化、医务社工助理队伍的构建及功能发挥、患者家属志愿者力量的开发三个方面研究了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供给;从供求匹配的角度,构建了一个可供医疗机构制定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简称“医务社工服务”)清单的理论模型。力图通过以上研究,识别西部地区有效开展医务社工服务的实践证据和知识,并为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开辟相关政策窗口提出倡导和建议。

目录

目 录
**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第二章 健康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一、健康治理的逻辑起点:健康与健康权的维护
二、健康治理的内涵
三、国外健康治理的实践模式
四、中国健康治理的实践
五、健康治理的路径
六、健康不平等的治理
第三章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概况
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划分
二、上海模式
三、深圳模式
四、成都的探索
五、重庆的探索
第四章 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需求调查
——门诊患者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门诊患者(家属)遭遇的主要问题
三、门诊患者家属对社会工作的认知
四、门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服务需求
五、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需求调查
——住院患者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住院患者(家属)遭遇的主要问题
三、住院患者家属对社会工作的认知
四、住院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服务需求
五、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需求调查
——医务人员调查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医务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知
三、医务人员对患者社会心理问题的认知
四、医务人员对患者社工服务需求的认知
五、医务人员对社工服务的需求
六、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专业供给
——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能要求
一、国内医务社工人力资源现状及相关研究
二、美国健康照料领域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知能要求
三、来自一线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反馈
四、当前我国医疗环境下医务社会工作者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五、医务社会工作课程体系的设置与优化
第八章 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专业供给
——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培养
一、理论知识、实务能力与经验学习理论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三、提升学生实务能力的行动过程
四、实务能力提升效果
五、转化的发生机制
六、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合作供给
——医务社工助理作用的发挥
一、区分助理社工和医务社工助理
二、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探索
三、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本土化尝试
四、医务社工助理的激励机制
五、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健康治理视角下的医务社工服务联动供给
——家属志愿者的开发
一、发展患者家属志愿者的必要性
二、组建患者家属志愿者团队的优势
三、组建患者家属志愿者队伍的可行性分析
四、组建住院部患者家属志愿者队伍的策略
五、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基于供求匹配模型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清单制定
一、全国医疗机构医务社工服务供给状况
二、清单制在医务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三、医务社工服务清单制定模型的构建
四、供求匹配模型的应用实例
五、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 论
二、建 议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何岚,女,湖北黄冈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西南大学讲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与科技管理。

张维维,女,湖北松滋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投资与社会治理。

谢艳,女,四川武胜人,社会学博士,西南大学副教授,美国亚利桑州立那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健康社会工作研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