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875297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59875297 ; 978-7-5598-7529-7

本书特色

《薄伽瓦谭》篇幅浩大,义理深湛,是吠陀宝树上的甘美果实,其不朽液汁早为无数印度人嗜爱。本书取其精华,将古代经典文本与现代人生活相适应,使所有读者皆能鼎尝一脔,从中获益。静下心来,融入其中,在不知不觉中收获满心的欢喜和奉爱甘露的祝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沉浸在爱的蜜罐里面”的印度智慧圣典。它无与伦比的优势在于,整合了人类的心灵和头脑,统一了奉献和研习、爱与智慧。书中故事环环相扣,娓娓道来,就像母亲在孩子们幼年时分讲述的睡前故事一样,既温暖又启迪人心,令人心气高迈而不再被世俗所伤。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印度哲学研究专著,通过描述阿凡达、圣人和国王的故事,使印度经典故事深受欢迎。智慧与爱是此书*重要的两大主题。它教导读者如何智慧地栖息于大地,教导读者热爱智慧,并且智慧地去爱。它独特的优势在于将深邃的哲理融入富有趣味的故事,阅读起来生动活泼,感动人心,可以称其为成年人版的《一千零一夜》,净化读者的心灵,唤起其内心真挚的情感。

前言

在印度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当中,有两种根本的特质一直在人类的历史上熠熠发光:其一为伽纳那(Jnana)精神,即智慧传统;其二为巴克提(Bhakti)精神,即情爱传统。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古时的印度人常常视人世为苦海,所谓“苦海悠深,船筏安寄”,故而有苦谛之说,为此,人们需要从苦中解脱,而 Jnana 与 Bhakti 这两种根本特质,就是为人们指向了解脱之路,前者叫作智慧解脱法,后者叫作奉爱解脱法。
智慧解脱法我们并不陌生,曾借助佛教,早在汉代就以“般若波罗蜜多法门”传入了中国,三国魏晋南北朝,沿流而下,一直到隋唐,更是风起云涌,直接促成了中国人的智慧高峰,譬如佛陀传授给他的重要弟子须菩提的《金刚经》就是一例,它是理性的,是哲学的,尤其是重般若智慧的;奉爱解脱法即 Bhakti 的传统,其精要常常会被我们忽略,这是一种借由情感而得解脱者,亦被唤作虔信瑜伽,或奉爱瑜伽,它含有一种神圣的爱情,与世间之俗情大为不同, 乃是敬万物中之神圣者,其实就是一种宗教情感。而在印度,*能够表现这种精神的,主要是《薄伽瓦谭》,在十八部往世书(Purā?a) 中,此典深闳广大,*为著名,成书年代大体在公元 10 世纪,是颇晚近的一部典籍,为印度的毗湿奴宗之圣书,因其诗意的语言和哲学的深度,常常被认为与《薄伽梵歌》,甚至与《奥义书》享有同等地位。这一部无上秘典,从吠陀诸经诸传以及历代史乘中汲取了各种精髓,*后,则由传说中的毗耶娑仙人(Vyāsa)撰成此书。

目录

**书

第二书

第三书

第四书

……

第十一书

第十二书

译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斯瓦米·帕拉瓦南达(Swami Prabhavananda,1893—1976),印度著名思想家。1914 年从加尔各答大学毕业,20年代到美国,在洛杉矶成立了至今于西方著名的“南加州吠檀多协会”。西方著名作家克里斯托弗·伊舍伍德、奥尔德斯·赫胥黎、杰拉尔德·赫德等都深受其影响,视其为师,同时他也是好莱坞著名导演研习东方文化的导师。其传世著作主要集中于对印度古老典籍的现代翻译与传播,譬如对《奥义书》《薄伽梵歌》《瑜伽经》《往世书》等典籍的翻译与诠释。


译者简介

闻中,中印古典思想研习者,哲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陈亚妮,毕业于浙江大学,理学硕士。现居杭州。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