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包邮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1星价 ¥70.6 (7.2折)
2星价¥70.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5267284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32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305267284 ; 978-7-305-26728-4

本书特色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理论与实践》为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23年高校主题出版项目。本丛书通过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指示,从多学科、跨学科、交叉学科等学科协同的角度,结合区域国别学、国家安全学、国际关系、国际法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在创新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引领下,就海洋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拿出系统的、持续性的、时效性的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蓝色伙伴关系”是中国为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重要概念,本书即围绕中国与东盟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问题,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语境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讨论。全书共9章,来自南京大学等多个高校的一批东南亚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对中国-东盟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历史发展、丰富内涵、既有研究成果与不足、边界探索、相关国家立场、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可资借鉴的经验以及前景与未来展开论述,以丰富、翔实、客观的史料为主,有助于读者全面地理解这一问题,也为后来者展开更深入的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目录

总 序

前 言

**章 “蓝色伙伴关系”的提出及发展脉络

**节“蓝色伙伴关系”的提出及发展

第二节 海洋命运共同体语境下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

第三节 中国—东盟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原则与挑战

第二章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丰富内涵

**节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经济与生态内涵

第二节 “蓝色伙伴关系”的文化内涵

第三节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政治内涵

第三章 既有研究成果与不足

**节 对中国国际海洋合作研究的既有成果与不足

第二节 对中国—东盟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研究的既有成果与不足

第四章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边界探索

**节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与海洋政治边界

第二节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与地理边界

第三节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与法律边界

第五章 东盟国家对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态度与立场

**节 积极响应参与蓝色经济,多边合作走深走实

第二节 逐步重视绿色发展倡议,但海洋保护合作成效有限

第三节 极力谋求扩大利益,海洋治理合作存在分歧

第六章 中国—东盟海上军事安全合作

**节 中国—东盟海上军事安全合作现状

第二节 中国—东盟海上军事安全合作主要特点

第三节 中国—东盟海上军事安全合作主要困境

第四节 对中国—东盟海上军事安全合作的主要思考

第七章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节 中国—东盟海洋合作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中国—东盟联合开发海洋资源面临的困境

第八章 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建设的经验借鉴

**节 日本与东盟开展海上合作的经验

第二节 美国与东盟开展海上合作的经验

第三节 印度与东盟开展海上合作的经验

第九章 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前景与未来

**节 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前景

第二节 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未来

第三节 对进一步顺利推进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的建议

后 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成汉平,教授,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YU部区域国别研究基地主任,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高级研究员,江苏省历史学会东南亚分会会长,先后主持完成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省部级研究课题,编撰出版的《美国·亚太地区国家海洋战略研究丛书》获得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薛莉清,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南京工业大学“一带一路”化工与建筑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华人华侨研究、东南亚研究、文化研究等。出版专著《晚清民初南洋华人社群的文化建构——一种文化空间的发现》;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023年获评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