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东坡的理想国

包邮苏东坡的理想国

1星价 ¥58.2 (6.6折)
2星价¥58.2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0138980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220138980 ; 978-7-220-13898-0

本书特色

《苏东坡的理想国》是一本关于苏东坡的具有较强美文特征的传记文学作品。全书以苏东坡一生为叙述线索,以苏东坡的精神还乡为切口,行云流水式勾勒苏东坡特立独行的人生轨迹,整体展现了苏东坡伟大而诗意的一生。作品语言颇富诗意并深蕴哲思,且不乏生机勃勃的鲜活气息。关于苏东坡生平,作者经过长达三年的集中研学,重新研究了此前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并予以更接近真相的梳理和还原,同时还纠正了一些普遍的误传史料,使得内容更具专业性。

内容简介

本书以苏东坡一生为叙述的线索,从眉山到开封、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常州等,以诗意的笔触连缀成一幅全景画面,整体展现了主人公伟大而诗意的一生。重点又围绕“乌台诗案”中,他与改革派领袖宋神宗和王安石的政治瓜葛,以及遭受的政治迫害,深度揭示了苏东坡这个早期的民主主义色彩的政治家的共和色彩。几次的贬谪,又是另一个重点,再现这些经历,重塑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心路历程。苏东坡,走一路,思考一路,诗歌一路,把他乡当故乡,是全书的灵魂。

目录

目录

00//苏东坡的可能性

0//眉州的好学之风

0//三苏祠下:东坡风物志

//少年,少年

//一鸣惊人

//理想主义者

//士大夫的行动性

//乌台真相与黑暗突围

//形而上的山水

//世事一场大梦

//此心安处是吾乡

//归去来兮

//附录苏东坡大事年谱简编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苏东坡的可能性
1
这个春天,让我们迎风出发,逐日而行,以植物的名义向上。那高耸的生长,浩瀚的照耀,光亮中的吟咏与叙述,注定关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
关乎一种可能性,近乎完善,又不失个性清晖的人格模型。
跌宕生姿,摇曳飞花,*大向度地充盈,丰沛而饱满。仿佛地球水气圈层的循环审美——
潜潮暗流汹涌于岩底,江河湖海怀柔于大地,雨雪冰霜升华于虚空。风云一般二十四小时,朝前奔跑,永无止息;星辰一样三百六十度,聚变喷发,忘我烛照。不分何时何地,不知今夕何夕。
并以价值总和的形式,予以我们启迪,根本的也是终极的,并不局限于某种抽象的教派原理,宗学告示。
它是活着的“能”。能量的“能”,可能性的“能”,全能的“能”。肉体之生命,日日翻新,活泼有力。形而上的附丽拓展——那“超现实地活着”。
当然不止于个体生命与公共精神的偶像暗示。这一个自我觉悟的动态,坚韧而漫长。中国历史迈步新的时代,召唤集体人格,以革新的重构。基于现实的强烈憧憬,从来不像今天这样,叠彩了创世的晕光。
是你。是我。是我们自己。一个“古代士人”与“现代人”,都能从中获得观照的价值体系。
作为理想者的可能性。权且叫可能性,即便文化的杂家,或亦难能诠释其胸怀的海量和深广。
一千个读者,一千种可能性。可能性的你,可能性的我,可能性的我们自己。某个时空节点,就此抵近与交会,观照与唤醒。
古代中国的先知先觉,赴汤蹈火者的特例,一千年来,唯其不可替代——便呼之欲出!我们的——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年)。应该尊其为先生。
料想中的春天,我抑制不住意外的冲动,只为寻找下一条神示,或可能性。

苏东坡的可能性

1

这个春天,让我们迎风出发,逐日而行,以植物的名义向上。那高耸的生长,浩瀚的照耀,光亮中的吟咏与叙述,注定关乎一个民族、一个时代。

关乎一种可能性,近乎完善,又不失个性清晖的人格模型。

跌宕生姿,摇曳飞花,*大向度地充盈,丰沛而饱满。仿佛地球水气圈层的循环审美——

潜潮暗流汹涌于岩底,江河湖海怀柔于大地,雨雪冰霜升华于虚空。风云一般二十四小时,朝前奔跑,永无止息;星辰一样三百六十度,聚变喷发,忘我烛照。不分何时何地,不知今夕何夕。

并以价值总和的形式,予以我们启迪,根本的也是终极的,并不局限于某种抽象的教派原理,宗学告示。

它是活着的“能”。能量的“能”,可能性的“能”,全能的“能”。肉体之生命,日日翻新,活泼有力。形而上的附丽拓展——那“超现实地活着”。

当然不止于个体生命与公共精神的偶像暗示。这一个自我觉悟的动态,坚韧而漫长。中国历史迈步新的时代,召唤集体人格,以革新的重构。基于现实的强烈憧憬,从来不像今天这样,叠彩了创世的晕光。

是你。是我。是我们自己。一个“古代士人”与“现代人”,都能从中获得观照的价值体系。

作为理想者的可能性。权且叫可能性,即便文化的杂家,或亦难能诠释其胸怀的海量和深广。

一千个读者,一千种可能性。可能性的你,可能性的我,可能性的我们自己。某个时空节点,就此抵近与交会,观照与唤醒。

古代中国的先知先觉,赴汤蹈火者的特例,一千年来,唯其不可替代——便呼之欲出!我们的——苏东坡(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年)。应该尊其为先生。

料想中的春天,我抑制不住意外的冲动,只为寻找下一条神示,或可能性。

譬如,集大成者的魏晋风骨。我们往往以集大成叙述其文化成就。包罗万象的集大成,恍若四面的高光恰恰遮蔽了暗地的鲜活。先生曾经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自我反思集大成于个性和文人趣味的抹杀,于是有了矛盾。有了矛盾,也便有了突围,有了横看侧视、橙黄橘绿的哲学遐思,大江东去、汪洋恣肆的豪放雄词,“尚意”的行者书风,“成竹在胸”的士人趣画(“士人画”或“文人画”),行云流水的小品美文,“外枯中膏”的“和陶”真诗,洞穿三教的浩然正气……

它们集体超越狭隘的某种主义,那普世的关怀直抵终极。应该叫作理想。理想主义的理想。理想主义的他者。那持久焕发想象活力的唯一。

一如蜀中原上草木的风姿绰约。即便21世纪的当下今日,各种日常的捆缚和障碍,已让我们疲于奔命、疲惫无助。唯他临风独立,依然活成我们想要的风物膜拜。

搅拌,黏合,酝酿,发酵。日复一日,熟视无睹。我们的意志,之所以还能坚持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诸般冗事中,冒出一头,缓缓胸中暮气,徜徉浪漫时光,刷出存在新意,皆因他的赋能,走近于平易近人,行远又不可或缺。

当然不是神,只是焕发神的召唤。我们一次次回到起点,而后向高远眺望。

近处是他。远处还是他。低处是他。高处更是他。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似乎就是某种绝对的旨意——无可撼动的崇高地位,已然不亚于任何一位创宗立派的领袖,那开天辟地的神话。

作者简介

沈荣均,中国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全委会委员,四川省眉山市作协副主席,思想及文艺史随笔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