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斟句酌丛书:语法答疑

包邮字斟句酌丛书:语法答疑

1星价 ¥24.4 (7.0折)
2星价¥24.4 定价¥3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202889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72028892 ; 978-7-5720-2889-2

本书特色

《语法答疑》是第41届华东地区优秀教育图书奖的“字斟句酌”丛书的*新品种,是一本语文科普的佳作。
文言文教学中“状语后置”的情况为什么不能解释成补语?“目前将……”的说法存在时间上的冲突吗?日常语文表达中,我们碰到这类涉及语文规范的问题,往往不能通过中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或者教学语法的角度来解答,必须进入语言学的专业范畴,借用理论语法的概念术语和理论视角来分析,才能彻底解疑答惑。《语法答疑》这本小书即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和语文实践联系较为紧密的语法问题,尤其是通过语病评改书中的经典案例及其在一段时间内接受度的变化,指出了80年代的语文规范与今天的不同,并讲解了语文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突显了“活语言”的规范和动态之平衡这一主题,既有学术含金量,又为普通读者做了很好的理论入门和实践指导,让人耳目一新。
语文工作者尤其应该阅读这本实用小书,更新语法观念,获取语法研究对语文工作的*新建议,并提升语言知识基础,学习解决类似问题的思路。

内容简介

内容方面,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语法现象,主要涉及三类:
**,不合规范的现象。对此类现象,相关文章以语法规范的重新梳理与普及为主;
第二,看似不合规范的现象。对此类现象,读者疑问中多存在困惑甚至误解。相关文章将阐明这些现象实际上并不违反语法规范,并对语法规范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解说;
第三,反映语法新规范的现象,一般是新出现的语言表达。此类现象反映语言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发展、人们表达需求的增加有关,更离不开汉语本身的特征与发展规律,相关文章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探讨背后的原因,既涉及语言内部因素,也涉及语言外部因素。
上述三类现象都来自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涉及生活中的标语、告示、文件等,也涉及网络语言。此外,也有少量篇目涉及对语言学大家名篇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形式方面,本书名为“语法答疑”,每篇文章都针对读者疑问,做出解答。每篇文章字数约2000-3000字,全书呈现为短文集。
文章组成方面,一部分源自前期已刊登于《语言文字周报》的文章,若题材合适,则改写、增补后收录;另一部分在本框架基础上重新构思成文。

前言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交际工具,必有规矩。若每个人都自说自话,便不能发挥理想的交际效果。但若语言一成不变,又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随之更新的交际需求。总的来看,语言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规范和动态的平衡:既维持必要规范以保证交流效率,又不断发展以适应和反映社会变迁。这种平衡使得语言既保证稳定性,又富于创新性。
邵敬敏先生曾在《汉语语法趣说》中讨论过语言的动态变化与持续发展:
20 世纪50 年代曾经有人指出“ 打扫卫生” “ 恢复疲劳” “ 救火”“养病”这样的说法都是病句,汉语里不能这么说的。80 年代初期,也有位老先生认为“超市” “空姐” 这样的缩略词语莫名其妙,应该“开除”。可是,事实上,这些说法现在不但生存下来,还比比皆是。为什么? 因为语言是活的, 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样,在语言生活中就出现了许多新鲜的现象。
但是,凡事都应有度。语言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变化也应有明确约束。这是每位语言使用者日日面对的问题,也是每位语言研究者持续关注的问题。

目录

目 录 
引言/ 1
壹 特定词类/ 7
“敬请期待”是强人所难吗? / 9
“袖珍公园”不贴切吗? / 14
“俩个”错在哪儿了? / 19
“一朵花朵”不可说/ 23
当老师“表扬自己”时到底在表扬谁? / 29
不说“您们”,该如何礼貌地称呼一群人? / 32
四个“我们”:外延与内涵/ 35
“是否是”是错误用法还是强化表达? / 38
“随着……后”可说吗? / 42
贰 句法成分/ 45
“你是什么垃圾”:领属转喻的认知机制/ 47
说了,却没“完全说” / 50
多项定语“照面”,位置关系如何? / 55
“意大利的外商”究竟是哪国商人? / 61
文言中的“状语后置”为什么不宜简单处理为“补语”? / 63
什么情况下“所”是多余的? / 68
“治疗”语病的话题结构/ 74
主干成分齐全,却觉得话没说完? / 78
叁 扩展搭配/ 83
“很青春”的“青春”还是名词吗? / 85
“帮忙你”“生气我”之类/ 89
“熟练技术”必须改成“熟练掌握技术”才可说吗? / 93
词性是单一且固定的吗? / 98
修饰名词的必须是形容词吗? / 107
“新冠”“密接”“做核酸”
 ———从疫情期间的省略表达看汉语的特征/ 112
肆 “语病”辨正/ 117
“予以”“加以”“进行”是完全“多余”的吗? / 119
“目前”和“将”真的冲突吗? / 125
“深深地被这动人的诗朗诵感染”存在语序不当的
问题吗? / 128
“确实可能”真的自相矛盾吗? / 134
“语意”不会轻易“不明” / 138
听的是“录音”还是“录音带”? / 143
“一对夫妻怀了孩子”真是搭配不当吗? / 147
伍 网络新语/ 151
新给予义复合词“给到”的前世今生/ 153
有了“可可爱爱”,为什么没有“可可恶恶”? / 157
“私自下班” / 162
万物“自由” / 165
不能说有点道理,只能说令人信服
 ———当“小”转折遇上“大”否定/ 169
新兴词缀/ 语缀“子”:用法扩张与限制/ 172
阴阳怪气的“呢” / 176
“ 不了一点” / 179
“我真的会谢”怪在哪里? / 184
新话语标记“就是说” / 189
“真刑”“核善”“蒜你狠”……:新兴谐音构词/ 192
后记/ 196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吴越,女,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专任教师,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方言)语法、语言类型学。在《中国语文》《方言》《当代语言学》《当代修辞学》《语文研究》《辞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代表作:《瑞安方言话题标记“乜”——从疑问代词到话题标记》(发表于《中国语文》2021年第3期)。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