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235785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100235785 ; 978-7-100-23578-5

本书特色

一批鲜活的田野调查语料。一份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20种濒危方言和民族语言。二维码呈现全新阅读体验。

内容简介

内蒙古额尔古纳俄罗斯语与境外俄罗斯国家的国语同根同源,方言归属上属于以北俄方言为主,同时兼具中俄方言特点的混合型西伯利亚俄语方言。受制于家庭结构和周边民族的人口构成,额尔古纳俄罗斯语长期以来处于汉语(指东北官话黑松片嫩克小片)包围中,使用人数逐渐减少,使用范围缩小,语言活力衰弱,语言结构出现变异和简化趋势。按照联合国6项评估指标,额尔古纳俄罗斯语目前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很危险或极度危险的程度,属于濒危语言之列。本书对内蒙古额尔古纳俄罗斯语的本体结构进行详细描写,从语音、词汇、语法层面展示其变异特点,同时附分类词表及话语材料,以客观呈现其语言原貌。

作者简介

白萍,女,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先后在俄罗斯远东哈巴洛夫斯克工业大学、莫斯科大学、莫斯科语言大学、圣彼得堡大学做访问学者。曾主持、参与多项研究课题,出版专著《内蒙古额尔古纳俄罗斯语研究》(2011年)、《跨境俄罗斯语——新疆俄罗斯族语言研究》(2014年)、译著《撒拉语结构》(2014年),在《民族语文》《中央民族大学学报》《世界民族》《语言研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都翔蕤,女,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长期从事电视专业及新闻节目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或参加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贾长龙,男,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国情文化和俄罗斯文学,发表学术论文和专业相关文章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