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724905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56页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67249059 ; 978-7-5672-4905-9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近代江南作为研究背景,以公共危机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希冀廓清近代江南危机应对机制的变迁,以期用微观研究的视角,探析近代社会变迁的基本脉络。事实上,公共危机事件并非孤立事件,它引发了政治、经济、社会的连锁反应,与时代背景相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只有充分探究近代江南公共危机的应对机制,才能使我们清晰地认识近代江南社会的本来面目,从而构建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
目录
绪论
**章 近代江南的公共危机与应对机制
**节 近代江南公共危机概述
第二节 公共危机应对机制变迁
第二章 多方参与的应对模式:以清末两次鼠疫为例
**节 1894年鼠疫中上海与相关各方的应对
第二节 1910年鼠疫中上海与相关各方的应对
第三节 近代江南公共卫生体系的构建
第三章 绅商主导的应对模式:以民国初年南汇风灾为例
**节 南汇县情与自然灾害
第二节 应对机制的历史基础
第三节 1915年的南汇风灾
第四节 南汇风灾应对机制的轨迹
第五节 南汇风灾应对机制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章 近代公共危机应对机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节 近代公共危机应对机制产生的原因
第二节 近代公共危机应对机制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介
董强,历史学博士,毕业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现任教于上海海关学院。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中国海关史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长三角口岸城市灾害协同治理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上海城市灾害治理研究(1843—1937)”以及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的专项课题。近年来,在《国外社会科学》《史学月刊》《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另著有《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等专著及参编《国门中国》等教材。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3.7¥39.8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性心理学
¥18.4¥58.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0¥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4.4¥4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3.1¥69.0 -
第二性Ⅰ//2021新定价
¥33.8¥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