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研究:以人格矫治为核心

包邮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研究:以人格矫治为核心

1星价 ¥34.1 (7.4折)
2星价¥34.1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146406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348页
  • 出版时间:2024-10-01
  • 条形码:9787501464067 ; 978-7-5014-6406-7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理论研究专著。全书共分五个部分。**部分就专门矫治教育制度基础性概念、历史演进、法律性质、适用条件,以及理论基础展开了探讨。第二部分提出可塑性人格矫治理念,指出未成年人人格过渡性、可塑性强与不稳定性的特征。第三部分从法律适用困境、理论研究供给不足、人格意识匮乏三个方面,为避免“专门矫治教育制度”重蹈“收容教养制度”的覆辙问题进行了检视。第四部分运用实证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科学的个别调查,同时将屡次触法、严重违背社会伦理作为人格评估要素之一,建立一人一份“人格档案”。建构一个严格规范、科学实用、功能性强的分级分类专门矫治教育处遇机制,实现触法未成年人处遇的科学化和个别化。第五部分从建构综合立体化矫治体系的全面矫治、完善社会支持机制的开放矫治、实现程序司法化的公正矫治、完善执行机制的有效矫治展开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理论研究专著。全书共分五个部分。**部分就专门矫治教育制度基础性概念、历史演进、法律性质、适用条件,以及理论基础展开了探讨。第二部分提出可塑性人格矫治理念,指出未成年人人格过渡性、可塑性强与不稳定性的特征。第三部分从法律适用困境、理论研究供给不足、人格意识匮乏三个方面,为避免“专门矫治教育制度”重蹈“收容教养制度”的覆辙问题进行了检视。第四部分运用实证科学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科学的个别调查,同时将屡次触法、严重违背社会伦理作为人格评估要素之一,建立一人一份“人格档案”。建构一个严格规范、科学实用、功能性强的分级分类专门矫治教育处遇机制,实现触法未成年人处遇的科学化和个别化。第五部分从建构综合立体化矫治体系的全面矫治、完善社会支持机制的开放矫治、实现程序司法化的公正矫治、完善执行机制的有效矫治展开探讨。

目录

**章 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基本范畴及理论基础
一、专门矫治教育的概念
二、专门矫治教育的“古今”与“中外”
三、专门矫治教育的法律性质与适用条件
四、专门矫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理念更新及原则创制
一、可塑性人格矫治理念:基于人格刑法理论
二、“可塑性人格 触法行为——评价——处遇措施”相适应原则 57
三、双向保护原则:责任与福利的价值博弈
第三章 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问题检视及完善路径
一、专门矫治教育的问题检视
二、专门矫治教育的完善路径
第四章 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处遇机制及其建构
一、“可塑性人格 触法行为”:价值评价核心要素
二、“评价”:价值评价升级要素
三、“处遇措施”:分级分类处遇机制
第五章 专门矫治教育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其推进
一、全面矫治:建构专门矫治教育支持型矫治系统
二、开放矫治:完善专门矫治教育社会支持机制
三、 公正矫治:实现专门矫治教育程序司法化
四、有效矫治:完善专门矫治教育执行机制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沈颖尹,女,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刑法学博士,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犯罪学研究会会员、苏州大学国家监察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吴江区作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犯罪学,在《人民法院报》《浙江大学学报》《河北法学》《北方法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