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24155730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44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224155730 ; 978-7-224-15573-0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史话丛书》之一,由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写,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任晓伟等人执笔,是一部较为通俗的党史读物。涉及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切实维护中央权威、严明党的纪律、密切党群关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等具体内容,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集中展现了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就,讲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转变为一个实事求是、政治成熟、集中统一、理论完备的无产阶级政党的。
前言
序言
任晓伟
现在,呈现在读者朋友们眼前的是由党史专家陈答才教授 主编的一套关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理论的通俗性丛书。 我参加了关于这套丛书内容的一些设计和讨论,因此非常希望在 这套丛书付梓之际,和读者朋友们交流一下这套书的缘起和编写初衷 。
目录
引言 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001
**章 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 /009
第二章 窑洞里的马克思主义 /035
第三章 共产主义的大熔炉  /063
第四章 共产党人的“延安作风” / 091
第五章 铁的纪律,胜过孙行者的金箍 /115
后记  /144
相关资料
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指的是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落脚吴起镇,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 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的13年峥嵘岁月。延安时期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 弱变强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是党的建设成就*辉煌的时期之一。毛泽东 形象地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称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 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 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把党建设好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仅具有务实丰富的内容、灵活管用的方法,还具有长远深邃的战略考量。回顾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历程和经验,不仅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四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深化和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理与 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全方位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解 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败为胜的 历史性转变。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保证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延安的崛起。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毛泽东首次提出的重要 概念,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 一文中,毛泽东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建党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 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把建设这样一个党称之为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这一伟大工程使党在政治上团结统一,从而能够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艰苦革命斗争的重任。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教训,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全党深刻认识到只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避免党的分裂。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肯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加强党内政治建设的显著标志。1943年3月,党中央调整领导机构,确定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规定书记处讨论问题,主席有*后决定权,从组织程序上确立毛泽东的核心地位。随着党的七大胜利召开, 全党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度团结统一,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斗争方式和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胜利 走向更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延安时期,指的是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落脚吴起镇,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 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的13年峥嵘岁月。延安时期是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变大、由 弱变强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是党的建设成就*辉煌的时期之一。毛泽东 形象地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称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 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 人的两个基本武器,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把党建设好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不仅具有务实丰富的内容、灵活管用的方法,还具有长远深邃的战略考量。回顾延安时期党的建设历程和经验,不仅对我们学习和研究“四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深化和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理与 中国革命和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全方位加强党的建设,切实解 决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败为胜的 历史性转变。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保证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延安的崛起。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毛泽东首次提出的重要 概念,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 一文中,毛泽东深刻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的建党经验,提出要“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 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他把建设这样一个党称之为是一个“伟大的工程”。
这一伟大工程使党在政治上团结统一,从而能够承担起领导人民进行艰苦革命斗争的重任。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严重教训,王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全党深刻认识到只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避免党的分裂。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肯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加强党内政治建设的显著标志。1943年3月,党中央调整领导机构,确定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规定书记处讨论问题,主席有*后决定权,从组织程序上确立毛泽东的核心地位。随着党的七大胜利召开, 全党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度团结统一,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斗争方式和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胜利 走向更大胜利。
这一伟大工程使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从而能够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建党早期,党内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绝大多数。党中央到达陕北后,为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又大量从工人阶级以外的阶级 成员中发展党员,党内非无产阶级思想更加严重。针对这种状况, 延安时期坚持着重从思想上建党,以解决共产党员思想入党的问题为目标,通过对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革命分子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和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教育,强调党员个人的修养和加强党性锻炼,把他们改造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为此,延安时期党开展了大规模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干部教育,毛泽东不仅大力倡导学习、带头学习,还经常亲自为中央党校、抗大、马列主义学院、陕北公学等学校干部学员授课,并编写干部学习教材。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领导都曾亲临干部教育**线授课或作专题报告。在党的领导人高度重视下,干部教育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937年,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两篇哲学著作中深刻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为确立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哲学方法论支撑。党的七大把毛泽东 思想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阶级属性和先进性、纯洁性,为党坚持初心和使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
张亚泽,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深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研究,并发表相关论文数篇,出版过多部该研究领域专著。
-
明末农民战争史-修订版
¥18.5¥46.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6.7¥49.0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生命之种:从亚里士多德到达.芬奇.从鲨鱼牙齿到青蛙短裤.宝宝到底从哪里来
¥18.7¥52.0 -
中国近代史
¥15.1¥39.8 -
安史之乱
¥24.1¥68.0 -
华戎交汇在敦煌
¥20.3¥58.0 -
历史的沸点-两晋十六国的二十张面孔-第二卷
¥16.8¥48.0 -
敦煌学新论(增订本)
¥41.8¥68.0 -
清朝穿越指南
¥17.1¥45.0 -
正说明朝十六帝
¥19.9¥49.8 -
中国历史常识
¥18.9¥49.8 -
汉朝其实很有趣
¥10.5¥38.0 -
法国大革命
¥20.6¥56.0 -
希特勒死后:欧洲战场的最后十天
¥26.1¥68.8 -
1956:觉醒的世界
¥19.6¥5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4.5¥39.0 -
中国通史
¥16.3¥45.0 -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8.3¥25.0 -
中国历史:大明王朝三百年
¥2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