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307309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030307309 ; 978-7-03-030730-9

内容简介

本书较系统地论述了水华蓝藻的形态、细胞结构、分类、生态、毒素种类、毒性、毒理、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及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等,共9章。全书收录国内外巳报道的水华蓝藻26属89种,根据国外蓝藻新分类系统进行分类,其中种类*多的属是鱼腥藻属,根据2009年*新研究将其分为3属:长孢藻属、大孢藻属和鱼腥藻属。束丝藻属也根据*新观点对过去的分类作了相应的调整,使本书的分类与国外系统一致。所有的目、科、属、种均有形态特征描述和检索表,每个物种附一至几幅线条图,多数种还附有黑白或彩色照片,以及国内外分布状况。本书还收录了全球所有巳知水华蓝藻产生的毒素及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毒理,介绍了水华蓝藻产生的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某些脂肪酸(二元酸等),并对已经开发成保健品的某些水华蓝藻作了简要的讨论。同时,本书较系统地论述了相关的分子遗传学基础,深人地分析了国内外有关水华蓝藻发生较流行的观点,提出了微囊藻水华发生的信号假说,供专家学者讨论。

目录

目录自序**章绪论1**节什么是蓝藻1第二节起源、演化及分类4一、起源4二,演化5三、分类7第三节水华、蓝藻水华10参考文献16第二章水华蓝藻的形态、结构及分类18**节单细胞和胶群体结构18第二节不分枝不具异形胞的丝状体结构20第三节不分枝具异形胞的丝状体结构22第四节水华蓝藻的分类24一'、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25二、颤藻目(Oscillatoriales)45三、念珠藻目(Nostocales)63参考文献96第三章水华蓝藻在野外水环境条件下形态的多样性98**节微囊藻群体形态的多样性98第二节纳氏拟筒抱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纳氏鱼醒藻 (Anabaena raciborskii)的形态变异及形态多样性105第三节柔软束丝藻[jiphanizommon gTacile (Lemm)Lemmerm]形态多样性107第四节艾林拟鱼醒藻(Anabaenopsis elenkinii)和环圈拟鱼醒藻(Anabaencr psis circularis)的形态变异及形态多样性108第五节节旋藻[(Arthrospira)(Spirulina)]藻体及藻丝的多样性113参考文献114第四章水华蓝藻的繁殖与生活周期115**节繁殖115一、营养繁殖115二、藻殖段和藻殖囊116三、静息孢子119第二节生活周期(史)123一、无异形胞无分枝的丝状藻的生活周期(史)123二、具异形胞不分枝的丝状藻类型的生活周期(史)124三、胶群体类型的生活周期125参考文献127第五章水华蓝藻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128**节 胶质包被128一、藻丝运动129二、垂直分布的调节129三、营养储存130四、营养物质的螯合与加工131五、代谢的自我调节131六、防御氧侵害132七、防御金属的毒性132八、防御草食性牧食132九、防御被消化132第二节细胞壁、质膜与细胞分裂132一、细胞壁、质膜及超微结构132二、细胞分裂134第三节蓝藻素颗粒134第四节多聚葡萄糖颗粒137第五节聚磷酸盐体138第六节多角体(羧基体)139第七节类囊体和藻胆体139第八节气囊141第九节间体145第十节其他包含物145第十一节温度、光强及硝酸盐浓度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146一、对蓝藻素颗粒的影响146二、对多聚葡萄糖颗粒的影响147三、对多角体(羧基体)的影响147四、对间体的影响148参考文献149第六章水华蓝藻的生理生态特征150**节水华蓝藻的生长与繁殖150第二节适者生存的演化对策——r-选择和K-选择155第三节藻圈158第四节气囊和藻毒素的生态学意义160一、气囊的生态学意义160二、藻毒素的生态学意义160第五节浮膜163参考文献165第七章水华蓝藻的毒素、臭气、其他挥发性物质及作为保健品167**节蓝藻毒素的种类和化学结构167一、环肤(cyclic peptide, cyclopeptide)类167二、生物碱175第二节水华臭气及其他挥发性物质182一、水华的臭气182二、水华的挥发性物质188第三节作为保健品的水华蓝藻192一、螺旋藻(节旋藻)192二、水华束丝藻193参考文献193第八章水华蓝藻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述197**节水华蓝藻的分子系统学197第二节水华蓝藻的化学(脂肪酸组成)分类205第三节有毒品系与无毒品系的分子鉴别213第四节水华蓝藻毒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调控218一、微囊藻毒素和结球藻毒素的基因调控218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基因调控221第五节气囊(GV)的结构和基因调控228第六节铜绿微囊藻昼夜生物钟的发现及生理生态学意义234第七节铜绿微囊藻两个品系全基因组序列对若干生理生态学意义的解读238第八节环境变化与基因表达242参考文献244第九章蓝藻水华发生机理247**节国外学者关于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的理论247一、总氮(TN)总磷(TP)比假说247二、低光强假说247三、浮力假说248四、无机氮假说248五、水温升高假说248六、微量元素假说249七、贮藏对策假说249八、浮游动物牧食假说250第二节我国学者对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的观点250一、单因子假说250二、多因子假说251第三节铜绿微囊藻水华发生机理的新假说——信号说252一、信号说的前提252二、信号说的科学依据254三、微囊藻、束丝藻细胞的程序性死亡257四、低温下微囊藻糖原的积累258五、铜绿微囊藻在黑暗、无氧条件下的发酵作用261六、铜绿微囊藻两个品系的全基因组包含控制其细胞结构、代谢等生命活动的所有遗传信息262参考文献265学名、拉丁名索引268名词索引272图版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