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国维读书与做人

包邮王国维读书与做人

1星价 ¥32.2 (6.2折)
2星价¥32.2 定价¥5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117096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41170966 ; 978-7-5411-7096-6

本书特色

王国维先生经典散文合集,收集各领域精华文章 深入解读王国维先生读书治学的态度,体味学问三境界的成长历程 收录王国维先生的哲学论著,深入洞悉幽微深奥的形而上世界 阅读王国先生对于教育的反思和思考,体会一代大师的学者仁心并助力个人成长 收录美学大师对于“美”的深刻认知,深入了解“美育”的重要性,陶冶情操,获得美的享受

内容简介

《王国维读书与做人》一书精选近代中国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有关读书治学与做人为主题的文章三十余篇,本书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读书、我与哲学、与教育有关的故事、教育的重要性、做学问、完美之域,文中内容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发人深省。本书是集一代国学大师传奇一生的思想精华之经典所在,并配有多幅精美写实插图。本书写给在生命旅途中走走停停,却依旧坚守本心的你,愿生如夏花绚烂,一路书香为伴。

目录

**章 人生过处唯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 

文学小言/2

谈艺小言/8

读书小言/15

论性/28

释理/42

原命/59 

第二章 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哲学辨惑/66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71

叔本华与尼采/74

叔本华之哲学及其教育学说/90

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109

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115 

第三章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 

论教育之宗旨/130

论平凡之教育主义/133

教育普及之根本办法(条陈学部)/136

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141

去毒篇(鸦片烟之根本治疗法及将来教

育上之注意)/143

纪言/147 

第四章 教育不足造英雄与天才,而英雄与天才自不可无陶冶之教育 

述近世教育思想与哲学之关系/152

教育偶感四则/170

教学小言十二则/177

教育小言十则/183

教育小言十三则/187

教育小言十则/192 

学无新旧也,无中西也,无有用无用也

论近年之学术界/198

*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203

论新学语之输入/209

《静安文集》自序/214

自序/215

自序二/218

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成完美之域

红楼梦评论/222

屈子文学之精神/250

释“史”/255

人间嗜好之研究/264

中国名画集序/269

《国学丛刊》序/272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文学小言
(一)
昔司马迁推本汉武时学术之盛,以为利禄之途使然。余谓一切学问皆能以利禄劝,独哲学与文学不然。何则?科学之事业,皆直接、间接以厚生利用为旨,古故未有与政治及社会上之兴味相刺谬者也。至一新世界观与新人生观出,则往往与政治及社会上之兴味不能相容。若哲学家而以政治及社会之兴味为兴味,而不顾真理之如何,则又决非真正之哲学。以欧洲中世哲学之以辩护宗教为务者,所以蒙极大之污辱,而叔本华所以痛斥德意志大学之哲学者也。文学亦然;铺缀的文学,决非真正之文学也。

(二)
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人之势力用于生存竞争而有余,于是发而为游戏。婉娈之儿,有父母以衣食之,以卵翼之,无所谓争存之事也。其势力无所发泄,于是作种种之游戏。逮争存之事亟,而游戏之道息矣。唯精神上之势力独优,而又不必以生事为急者,然后终身得保其游戏之性质。而成人以后,又不能以小儿之游戏为满足,于是对其自己之感情及所观察之事物而摹写之,咏叹之,以发泄所储蓄之势力。故民族文化之发达,非达一定之程度,则不能有文学;而个人之汲汲于争存者,决无文学家之资格也。
(三)
人亦有言,名者利之宾也。故文绣的文学之不足为真文学也,与铺缀的文学同。古代文学之所以有不朽之价值者,岂不以无名之见者存乎?至文学之名起,于是有因之以为名者,而真正文学乃复托于不重于世之文体以自见。逮此体流行之后,则又为虚玄矣。故模仿之文学,是文绣的文学与铺缀的文学之记号也。
(四)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自一方面言之,则必吾人之胸中洞然无物,而后其观物也深,而其体物也切;即客观的知识,实与主观的感情为反比例。自他方面言之,则激烈之感情,亦得为直观之对象、文学之材料;而观物与其描写之也,亦有无限之快乐伴之。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此其所以但为天才游戏之事业,而不能以他道劝者也。
(五)

文学小言

(一)

昔司马迁推本汉武时学术之盛,以为利禄之途使然。余谓一切学问皆能以利禄劝,独哲学与文学不然。何则?科学之事业,皆直接、间接以厚生利用为旨,古故未有与政治及社会上之兴味相刺谬者也。至一新世界观与新人生观出,则往往与政治及社会上之兴味不能相容。若哲学家而以政治及社会之兴味为兴味,而不顾真理之如何,则又决非真正之哲学。以欧洲中世哲学之以辩护宗教为务者,所以蒙极大之污辱,而叔本华所以痛斥德意志大学之哲学者也。文学亦然;铺缀的文学,决非真正之文学也。


(二)

文学者,游戏的事业也。人之势力用于生存竞争而有余,于是发而为游戏。婉娈之儿,有父母以衣食之,以卵翼之,无所谓争存之事也。其势力无所发泄,于是作种种之游戏。逮争存之事亟,而游戏之道息矣。唯精神上之势力独优,而又不必以生事为急者,然后终身得保其游戏之性质。而成人以后,又不能以小儿之游戏为满足,于是对其自己之感情及所观察之事物而摹写之,咏叹之,以发泄所储蓄之势力。故民族文化之发达,非达一定之程度,则不能有文学;而个人之汲汲于争存者,决无文学家之资格也。

(三)

人亦有言,名者利之宾也。故文绣的文学之不足为真文学也,与铺缀的文学同。古代文学之所以有不朽之价值者,岂不以无名之见者存乎?至文学之名起,于是有因之以为名者,而真正文学乃复托于不重于世之文体以自见。逮此体流行之后,则又为虚玄矣。故模仿之文学,是文绣的文学与铺缀的文学之记号也。

(四)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后者感情的也。自一方面言之,则必吾人之胸中洞然无物,而后其观物也深,而其体物也切;即客观的知识,实与主观的感情为反比例。自他方面言之,则激烈之感情,亦得为直观之对象、文学之材料;而观物与其描写之也,亦有无限之快乐伴之。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此其所以但为天才游戏之事业,而不能以他道劝者也。

(五)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未有不阅**、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作者简介

王国维

初名国桢,字静安、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浙江省海宁州(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人。近代著名学者,早年就读于东方文学社,1901年赴日本留学,翌年回国,历任南通师范学校、江苏师范学堂教习。1922年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讯导师,1925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导师。王国维把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继而攻词曲戏剧,后又治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在诸多领域均有深诣和创新。著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红楼梦评论》《观堂集林》《古史新证》《流沙坠简》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