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112252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20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571122522 ; 978-7-5711-2252-2
本书特色
1.选篇科学有阶梯。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课标要求,精选适合不同阶段孩子的古诗词,搭建从启蒙到进阶到高阶感受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阶梯。启蒙阶段选择篇幅短小、语言简单、内容贴近自然、动物、生活、四季变换和简单情感的古诗词。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培养孩子的基本情感和价值观。进阶和高阶阶段,逐渐增加古诗词的难度和深度,引入更多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诗词,通过诗词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孩子进行深入思考和鉴赏,提升其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2.掌握古诗词有方法。
全书从注音到对古诗词中的生僻字、难词进行注释和解释,降低阅读难度,方便自主学习。同时按照不同阶段的需求设定不同的阅读目标,并在每个主题单元后设有练习环节,形成学习闭环,检验学习成果。
3.拓展常识有积累。
在介绍古诗词的同时,穿插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日积月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拓展文化常识。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
4.理解传统文化有系统。
在每单元特别增加了传统文化栏目。根据传统文化的主题选篇,系统梳理,帮助孩子更全面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审美素养。让孩子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感受汉字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民俗文化之美及民风之美。
内容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级阅读:经典古诗词》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古诗词分级编排,本书是其第三册。全书分为秋高气爽、壮美山河、伊人风采、明媚春夏、诗人独白、感遇怀古、故乡情思7个主题单元,每单元收录诗歌5-6首,共计收录经典诗歌39首。每个单元给孩子规划出需要理解和掌握的要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前言
编写说明
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古诗词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熠熠生辉。它们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古诗词,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审美情趣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积淀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循序渐进、科学引导。
我们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需求,编撰了这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级阅读:经典古诗词》(一至六册)。通过科学、有层次的选篇和系统的指导,旨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小学生在阅读中逐步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提升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这套书的编排,有以下几个特点:
目录
目 录
**单元 秋高气爽
山行 [唐]杜牧 002
赠刘景文 [宋]苏轼 004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006
秋词 [唐]刘禹锡 008
秋风引 [唐]刘禹锡 010
长安秋望 [唐]杜牧 012
文化园地 014
第二单元 壮美山河
望天门山 [唐]李白 018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宋]苏轼 020
望洞庭 [唐]刘禹锡 022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024
游洞庭湖(其二) [唐]李白 026
江上 [宋]王安石 028
文化园地 030
第三单元 伊人风采
采莲曲(其二) [唐]王昌龄 034
竹枝词 [唐]刘禹锡 037
秋夕 [唐]杜牧 039
嫦娥 [唐]李商隐 041
春怨 [唐]金昌绪 043
文化园地 045
第四单元 明媚春夏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048
三衢道中 [宋]曾几 050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052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054
雨后池上 [宋]刘攽 056
山亭夏日 [唐]高骈 058
文化园地 060
第五单元 诗人独白
乐游原 [唐]李商隐 064
秋浦歌(其十五) [唐]李白 066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068
山中问答 [唐]李白 070
月下独酌(节选) [唐]李白 072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074
文化园地 076
第六单元 感遇怀古
乌衣巷 [唐]刘禹锡 080
黄鹤楼(节选) [唐]崔颢 082
八阵图 [唐]杜甫 085
秋日湖上 [唐]薛莹 087
江楼旧感 [唐]赵嘏 089
文化园地 091
第七单元 故乡情思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094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096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098
渡汉江 [唐]宋之问 100
闻雁 [唐]韦应物 102
文化园地 104
参考答案 107
相关资料
片段一:
**单元 秋高气爽
秋季万物凋零,不少诗人都爱表现它萧瑟衰败的一面,而本单元所选取的6首描写秋日景色的诗却写出了秋天的清朗与开阔,让我们在诗中能看到秋天也有不逊于春天的生命力,感受到诗人豪迈的胸襟。
山 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①石径斜,
白云生②处有人家。
停车坐③爱枫林晚,
霜叶④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fán)川别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杜牧的诗歌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注释
①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片段一:
**单元 秋高气爽
秋季万物凋零,不少诗人都爱表现它萧瑟衰败的一面,而本单元所选取的6首描写秋日景色的诗却写出了秋天的清朗与开阔,让我们在诗中能看到秋天也有不逊于春天的生命力,感受到诗人豪迈的胸襟。
山 行
[唐]杜 牧
远上寒山①石径斜,
白云生②处有人家。
停车坐③爱枫林晚,
霜叶④红于二月花。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fán)川别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杜牧的诗歌形象鲜明,富有感染力,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注释
①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② 生:产生,生出。
③ 坐:因为。
④ 霜叶:经霜变红的枫叶。
译文
石子铺成的小路倾斜着向远处冷寂的山上延伸,那白云生出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太喜欢这傍晚的枫树林了,经历了秋霜的枫叶比二月的花朵还要红。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山林秋景图。在前两句中,以“寒山”“石径”“白云”营造出水墨画般清冷淡漠的氛围。而*后一句笔锋一转,落下一抹颜色,用二月花与枫叶进行对比衬托:这经霜的枫叶竟比二月的花朵更加红艳。诗歌在这一句达到情感的顶峰,让枫叶在原本清冷的山水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印象深刻。
拓展链接
“白云深处”与“白云生处”
这首诗的第二句“白云生处有人家”还有另一个版本,即“白云深处有人家”。“生”和“深”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同,放在诗句中所产生的意境也是不同的。作“生处”讲,是指白云形成的地方,用“生”字可以让诗句显得富有动感,有白云不断升腾之感;而作“深处”
讲,则是指房屋被白云遮住了,好像深深地藏在云朵后面,突显了白云的缭(liáo)绕和神秘莫测之感。在杜牧自己的《樊川集》中,用“生处”的地方较多,而“深处”则常见于他人著作对杜牧诗句的转引中。因此,教材便选用了“白云生处”这一说法。
片段二:
赠刘景文①
[宋]苏 轼
荷尽已无擎②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③须记,
*是橙黄橘绿时。
作者简介
苏 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注释
① 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
② 擎(qíng):举,向上托。
③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译文
荷花凋零,像雨伞一样向上托举的荷叶也枯萎了;菊花凋谢了,它的花枝仍在凌霜独立。您一定要记住,一年中*美好的时光,就是那橙子黄灿灿、橘子绿油油的秋末时节。
赏析
诗歌前两句中的“荷尽”对“菊残”,“已无”对“犹有”,“擎雨盖”对“傲霜枝”,结构工整,节奏明快。荷花和菊花是*具季节性的花,这两者的凋谢代表了秋末的万花衰败,乍一看满眼萧瑟,然而第三句突然转折,出现“好景”一词。虽然花凋谢了,可是果子成熟了。“橙黄橘绿”的色调鲜艳亮丽,不仅打破了前两句的灰暗氛围,也表达了诗人激昂的态度,即鼓励好友:逝去的东西不必惋惜,要珍惜当下,继续前行。
拓展链接
苏轼和刘景文
这首诗作于1090年,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时为他的好朋友刘景文写的,那时他和刘景文都是五六十岁的年纪了。刘景文本名刘季孙,是北宋将领刘平的儿子,也在官场任职。但是,他和苏轼一样,仕途很坎坷。人生已过半,即将迈入老年,却如此失落潦(liáo)倒,这让刘景文很痛苦。于是,苏轼写下这首诗,用季节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鼓励刘景文看向人生积极的一面,不要丧失斗志。这首诗不仅是苏轼对好友的劝勉,也是他一直以来所秉持的人生态度。他不断遭遇困境,却始终苦中作乐,不曾意志消沉,实在令人钦佩。
作者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级阅读:经典古诗词》编写组,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域从业人员和中小学有相关教学经验的老师组成。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结合当下部编版人教社教材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编写了这套书系。曾出版过《中小学生作文选》《中华好家风》等。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19.0¥59.9 -
悉达多
¥13.0¥28.0 -
中国近代史
¥13.7¥39.8 -
死魂灵
¥14.0¥48.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15.9¥55.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15.9¥55.0 -
失去一切的人
¥16.6¥52.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2.9¥39.8 -
偏见
¥17.8¥56.0 -
罗生门
¥15.9¥36.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4.9¥31.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7.7¥39.8 -
面纱
¥16.9¥49.8 -
1984-插图珍藏版
¥9.9¥29.8 -
鼠疫
¥12.6¥38.8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4.5¥45.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2.0¥36.8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7.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