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480293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74802933 ; 978-7-5748-0293-3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探讨普通高中“阅读育人”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实践,是作者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提炼和总结。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探讨阅读的核心价值是“育人”,第二部分从阅读素养方面介绍“厚根基”阅读,第三部分从变革学习方式角度讨论“长筋骨”阅读,第四部分从促进个性发展层面阐述“促个性”阅读。
目录
绪 论/1
**部分 育人:阅读的核心价值/11
课标教材:“读整本书”课程化课堂化的发展历程/12
时代背景:由 《中学生阅读行动指南》反思全民阅读视野下的
阅读教育/18
教育改革:核心素养下的阅读行动/27
阅读新样态:课程,让阅读随时发生/36
阅读空间:风景这边 “读”好/45
第二部分 “厚根基”阅读:自觉读·提升阅读素养·基础性/61
开发阅读资源,为学生终身发展 “厚根基”/62
阅读课堂化:语文课进阅览室/70
智慧阅读:数字化赋能阅读的创新实践/78
在 “‘三阶两翼’式语文阅读行动”中且行且歌/90
第三部分 “长筋骨”阅读:深度读·变革学习方式·发展性/97
通过阅读学习:让阅读超越阅读/98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106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142
整本书阅读贵在 “整”和 “读”/187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在不同类别课程中的实施/191
第四部分 “促个性”阅读:选择读·培养创新能力·差异性/201
建构开放多元的 “读整本书”课程资源体系/202
学术著作:《杜甫传》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211
传统文化:《苏东坡传》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225
多样文化:《堂吉诃德》整本书阅读选修课程/237
革命文化:《长征》整本书阅读与超越/250
开发多学科融合阅读活动课程的创新实践/261
附 录/271
愿以萤火,以筑星河———对话 “合肥市阅读教育王国文工作
室”领衔人/272
做阅读·育人才·有影响——— “合肥市阅读教育王国文工作
室”经验交流/280
在书香中找寻诗与远方———合肥教师王国文深耕校园阅读23 载/289
后 记/292
相关资料
序言 阅读,是做事不是做题
“阅读,是做事不是做题”意在突出阅读的实践性,强调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做题应试、消极碎片式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系统建构;也表达了阅读教育、阅读推广是做事,是众人一起做事。
我推广阅读是与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的,不知不觉 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这期间,有人惊讶,有人赞叹,我都不以为意,认为这不过是礼貌性的回应。后来发现有些人真的心怀疑惑:一个毫无行政权力的普通语文老师,让阅读走进课堂,带领语文老师、组织多学科老师推广阅读,并且坚持了20多年,还因此形成了合肥市第十中学“阅读兴校”的办学方针,确实有让人难以看懂的地方。 其实,这20多年来我没有刻意想着要把阅读推广到什么程度,要坚持多久,就这么一直往前走,坚持往前走。
这20多年里,我们学校换了四届领导班子,从阮厚广、魏兆丰, 到许苏美、吴菊文,到胡焰根、王锋,再到孙强、姜际龙,这些校领导无一例外都不遗余力地支持阅读,乃至直接参与。一路走来,我推广阅 读从来没有遇到被领导漠视的尴尬。
2001年,因为学生喜欢,我们每周抽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阅览室,自主阅读心仪的图书和杂志,在学校开创了“语文课进阅览室”,让语文学习融入动态的、内驱的、发展的、个性化的阅读实践过程中。随即“语文课进阅览室”上了学校的课程表,也成了全体语文教师长期的坚守,于是就有了23年里上了2.9万节阅读课、在3.8万名学生心里播下了爱读书种子的全国 “书香校园建设”标杆案例。
2007年,我校以 “语文课进阅览室”、阅读教学、阅读活动为“三阶”,把学生社团和图书馆作为 “两翼”,落实 “‘三阶两翼’式阅读行动”。由我这个普通老师来统筹这项 “书香校园建设”工程,*终实现 “语文课进阅览室”常态化、阅读研究与教学规范化、阅读活动体系化、图书馆和阅读社团建设有效化,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 “阅读推广学校”。这其中学校各部门怎样热情地通力合作,是可以想象的。
从人的成长角度看,阅读不是目的而是工具,新课程改革是以育人方式的变革来提高育人质量的。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实践是引导学生做事,而不是做题应试。
从2022年开始,我们将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开发成 “多学科融合阅读课程”。在刚刚结束的合肥十中第23届读书节上,“柴丽妮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学生共读 《数学与人类文明》,提高学生
序言 阅读,是做事不是做题
“阅读,是做事不是做题”意在突出阅读的实践性,强调整本书阅读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做题应试、消极碎片式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系统建构;也表达了阅读教育、阅读推广是做事,是众人一起做事。
我推广阅读是与世纪初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的,不知不觉 已经走过了23个年头。这期间,有人惊讶,有人赞叹,我都不以为意,认为这不过是礼貌性的回应。后来发现有些人真的心怀疑惑:一个毫无行政权力的普通语文老师,让阅读走进课堂,带领语文老师、组织多学科老师推广阅读,并且坚持了20多年,还因此形成了合肥市第十中学“阅读兴校”的办学方针,确实有让人难以看懂的地方。 其实,这20多年来我没有刻意想着要把阅读推广到什么程度,要坚持多久,就这么一直往前走,坚持往前走。
这20多年里,我们学校换了四届领导班子,从阮厚广、魏兆丰, 到许苏美、吴菊文,到胡焰根、王锋,再到孙强、姜际龙,这些校领导无一例外都不遗余力地支持阅读,乃至直接参与。一路走来,我推广阅 读从来没有遇到被领导漠视的尴尬。
2001年,因为学生喜欢,我们每周抽一节语文课,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阅览室,自主阅读心仪的图书和杂志,在学校开创了“语文课进阅览室”,让语文学习融入动态的、内驱的、发展的、个性化的阅读实践过程中。随即“语文课进阅览室”上了学校的课程表,也成了全体语文教师长期的坚守,于是就有了23年里上了2.9万节阅读课、在3.8万名学生心里播下了爱读书种子的全国 “书香校园建设”标杆案例。
2007年,我校以 “语文课进阅览室”、阅读教学、阅读活动为“三阶”,把学生社团和图书馆作为 “两翼”,落实 “‘三阶两翼’式阅读行动”。由我这个普通老师来统筹这项 “书香校园建设”工程,*终实现 “语文课进阅览室”常态化、阅读研究与教学规范化、阅读活动体系化、图书馆和阅读社团建设有效化,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首批 “阅读推广学校”。这其中学校各部门怎样热情地通力合作,是可以想象的。
从人的成长角度看,阅读不是目的而是工具,新课程改革是以育人方式的变革来提高育人质量的。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实践是引导学生做事,而不是做题应试。
从2022年开始,我们将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开发成 “多学科融合阅读课程”。在刚刚结束的合肥十中第23届读书节上,“柴丽妮数学名师工作室”组织学生共读 《数学与人类文明》,提高学生
的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潘庆梅历史名师工作室”开展 《大地中国》整本书阅读,进行跨学科融合学习,从地理的角度深度学习中国历史。“姚远化学名师工作室”通过 《大师说化学》整本书阅读, 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反应原理等,进一步认识化学。“李中祥数学名师工作室”通过数学欣赏、拓展类读物 《美与数学》的整本书阅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拓展数学学习视角,培养数学思维能力。“赵言言技术名师工作室”组织 《文明之光》阅读分享,引导学生探究技术与人类文明的互动关系,并促进技术学科社团间的合作与交流。鉴于教师平时与学生沟通效果不尽如人意, “傅厚菊名班主任工作室”组织教师阅读 《非暴力沟通》,增强与学生沟通的效果。“江丽晨体育名师工作室”开展 《黄种人跑进9秒99———解码亚洲新飞人苏炳添》整本书阅读,引导学生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指导学生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独立面对。 “魏苗英语名师工作室”组织学生阅读 《中英双语诗画集》,在两种语言跨越时空的交融中感悟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刘峤峤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戏剧社、朗诵社、红学社、文学社等阅读社团,组织 “园林成戏 《牡丹亭》,大观盛景 《红楼梦》” 大型主题游园会…… “合肥市阅读教育王国文工作室”不仅开展“读 ‘乡土’,懂中国,会阅读” “聚焦阅读专栏,走进红楼世界”等活动,还在读书节期间开设了 “异域生活,多样文化——《堂吉
诃德》整本书阅读” “人类阅读的前世今生—— 《阅读的历史》整本书阅读”等选修课程······
我主持的阅读工作室是合肥市 “三名”工作室中的 “教育名师工作室”,不仅合肥市十多所学校的老师热情参与,蚌埠、宣城、阜阳、宿州等地的中小学教师也不断加入,现已成了以合肥为基地辐射安徽全省,以高中为主辐射初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阅读共同体。
23年来推广阅读收获的感动,让我无法不一直走下去。我始终相信:推动读书是一种社会性运作,是一件动员他人跟你一起读书的事。“动员”是可以无声的,当你用心做一件事,长期坚持做这件事,就能激发他人潜在的热情,就会有一批 “他人”聚拢过来。
(本文刊发于2024年1月10日 《中国教育报》 )
作者简介
王国文,合肥市第十中学高级教师,合肥市阅读教育王国文工作室领衔人,陕西师范大学兼职副教授,书香安徽阅读教育联盟副理事长,《中国教育报》“202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2019“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出版《一起读“红楼”》等。
-
偏见
¥16.1¥56.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5.0¥45.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乡土中国
¥13.5¥26.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8¥39.8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23.8¥38.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2.7¥38.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7.2¥49.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性心理学
¥20.3¥5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2.0¥36.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0.3¥45.0 -
中国人的名·字·号
¥10.4¥28.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16.0¥42.0 -
看不见的伤痕(八品-九品)
¥25.5¥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