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033644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04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300336442 ; 978-7-300-33644-2
内容简介
作为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作家,王蒙在文坛耕耘了70多年,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之路。在《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恋爱的季节》等作品中,他以旺盛的精力关注着青年人的精神与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在王蒙的文字里,青春的精神和力量却可以常在、永驻。且以诗酒负年华,读书万卷终有径。今天我们读王蒙,不仅要品读他的作品、他的人生和时代,更要学习他对经典作品的热爱与钻研,学习他从经典作品中汲取的人生智慧。
相关资料
引言 共和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人民艺术家”
人因其文存续而能传之久远。我们讨论如何读王蒙,需解决为何读王蒙的逻辑前提。毫无疑问,王蒙的文学创作成就卓然于共和国文学史。他的文学创作与共和国发展历程相行并进、互证相通。在体裁形式上,举凡长、中、短篇小说,以及诗歌、散文、传记、报告文学、评点、发微等诸多领域,他皆有创造性贡献。在地域广度上,王蒙的写作范围涵盖中外,连通古今。在时间维度上,他聚焦共和国各个发展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当下都有重要作品呈现。他的文学精神气度与共和国时代精神相嵌相印。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王蒙获授“人民艺术家”殊荣。70余年辛勤创作耕耘,浩浩两千万字,折映出共和国文学发展的璀璨思想光谱。
科林伍德曾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同样,一切历史也是文学的思想史。作者作品呈现的文学思想便是特定时期历史的见证,王蒙正是以文学作品来记录、书写共和国史的。追溯王蒙的文学思想,难离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要从故乡家园中追溯其文学根脉。
王蒙出生于北京。他感念北京的胡同文化,并将关于“小绒线胡同”的记忆深嵌进散文里。文学创作的别致在于观察细致入微,于常见处发现不平凡,小绒线胡同旁的槐树便被他写入了1956年发表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声称“俺是龙堂儿的”,河北南皮的祖籍印记深印其间。他曾多次饱含深情地回访故乡,并钟爱听河北梆子。由南皮来到北京,由农村来到城市,王蒙曾说这是父亲这一辈子*大的功绩,而父母之间常为家庭琐事发生冲突又令他苦恼,这些事情被他写进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1987年出版)中。
引言 共和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人民艺术家”
人因其文存续而能传之久远。我们讨论如何读王蒙,需解决为何读王蒙的逻辑前提。毫无疑问,王蒙的文学创作成就卓然于共和国文学史。他的文学创作与共和国发展历程相行并进、互证相通。在体裁形式上,举凡长、中、短篇小说,以及诗歌、散文、传记、报告文学、评点、发微等诸多领域,他皆有创造性贡献。在地域广度上,王蒙的写作范围涵盖中外,连通古今。在时间维度上,他聚焦共和国各个发展时段,从新中国成立至当下都有重要作品呈现。他的文学精神气度与共和国时代精神相嵌相印。201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王蒙获授“人民艺术家”殊荣。70余年辛勤创作耕耘,浩浩两千万字,折映出共和国文学发展的璀璨思想光谱。
科林伍德曾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同样,一切历史也是文学的思想史。作者作品呈现的文学思想便是特定时期历史的见证,王蒙正是以文学作品来记录、书写共和国史的。追溯王蒙的文学思想,难离其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因此要从故乡家园中追溯其文学根脉。
王蒙出生于北京。他感念北京的胡同文化,并将关于“小绒线胡同”的记忆深嵌进散文里。文学创作的别致在于观察细致入微,于常见处发现不平凡,小绒线胡同旁的槐树便被他写入了1956年发表的《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王蒙声称“俺是龙堂儿的”,河北南皮的祖籍印记深印其间。他曾多次饱含深情地回访故乡,并钟爱听河北梆子。由南皮来到北京,由农村来到城市,王蒙曾说这是父亲这一辈子*大的功绩,而父母之间常为家庭琐事发生冲突又令他苦恼,这些事情被他写进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1987年出版)中。
回溯王蒙的文学创作,第二故乡——新疆对其影响至深。王蒙因《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在文坛崭露头角,又因此文批评现实中的官僚主义而受到批判。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北京郊区从事体力劳动。4年后他赴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任教,一年后举家迁往新疆,一去便是16年。在新疆,他从学习维吾尔语入手,和维吾尔族人民打成一片。新疆的生活经历,使王蒙的写作脱胎换骨。少年成名的王蒙一心关注政治,而到新疆后就转为关注底层普通人的生活。《向春晖》《阿衣古丽会计》《好汉子伊斯麻尔》等一大批反映新疆普通人物的小说在他的笔下闪耀着光彩。除此之外,他在 1974 年到1978 年间,历时4年创作了新疆题材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遗憾的是,这部手稿当时由于客观原因一直被搁置橱柜,直到34年后被人重新发现,并再度经审读修改,于 2013 年在花城出版社出版。这部70万字的小说一经出版便轰动文坛。可以说,王蒙的文学创作是现实主义的,深烙着王蒙的文学思想的印迹。
王蒙于1948年14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开启共和国文学史的书写,出手便是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以青年之姿记录共和国之初的精神风貌。如果说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是王蒙用热血和青春写就的激情乐章,那么“季节”系列就是他对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时代沉思笔录。对与自己生平相连共进的时代,个人亲身经历的书写才*具说服力,“季节”系列的创作,除却王蒙个人的天赋才华,还有他的努力,以及他对时代、对中国文化问题的深层次思考。王蒙以“季节”命名的长篇小说共有四部——《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不过 1987年出版的《活动变人形》可以视为“季节”系列的前章,它主要写了20世纪40年代的事情。2004年出版的《青狐》则写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文学圈景象,可以视为“季节”系列的续篇。由此,“季节”系列的时代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王蒙从亲历的时代走来,尤其是在历经世事沧桑后,荣辱悲喜,皆在心中。他以自身的体悟和感触看待这些经历,提笔创作,熔铸于小说中。可以说,读懂了王蒙的文学作品,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读懂了共和国的时代和历史变迁。
回溯王蒙 70 余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丝毫未见衰竭的迹象,反而持续洋溢出“青春”的旺盛生命。他以诗人身份铸就文学底色,赋予众多作品以灵魂,将外放的真性情注入不同阶段的
文学创作中。直到今天,很多人认为王蒙是一位“政治化”的作家,其实在他表面的“政治化”下,会发现他是一位充满趣味、诗情且“复杂”的作家,他的文字情感细腻,他一直在用文字诠释自己的诗意人生。王蒙的“青春”诗意还体现在文学创作手法的运用上,他一直汲取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新时期以来举凡“意识流”“象征主义”“幽默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等新手段,都能在他的作品中寻到迹象。他还曾接续中国传统笔记小说中的“无技巧”纪实性写作,甚至尝试过时下盛行的类型小说创作。他的创作,始终在探索文学创作实践手法的多样性。
作者简介
万安伦,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出版研究院执行院长,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首都文明礼仪研究基地主任,数字出版与数字人文融媒体实验室主任。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数十部,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数字出版、数字人文、数字传播等方面的研究。
刘浩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副编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科研主管,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后,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行业领军人才,曾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
王剑飞,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人文与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安徽广播电视联合会视听传媒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生死场
¥8.6¥36.0 -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15.8¥39.0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22.2¥59.9 -
女性生存战争
¥24.4¥66.0 -
林徽因讲建筑
¥11.9¥29.0 -
东京梦华录
¥19.9¥46.0 -
1984-插图珍藏版
¥11.3¥29.8 -
悉达多
¥14.3¥28.0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6.3¥15.0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16.9¥49.8 -
她们
¥17.3¥46.8 -
告白
¥14.0¥36.8 -
我的心曾悲伤七次
¥9.0¥25.0 -
茶,汤和好天气
¥10.1¥28.0 -
大宋宰相王安石
¥18.6¥55.0 -
中国近代史
¥15.5¥39.8 -
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
¥10.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