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伦理导论:基础、议题与前沿

包邮媒介伦理导论:基础、议题与前沿

1星价 ¥42.3 (8.5折)
2星价¥42.3 定价¥4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573864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3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65738647 ; 978-7-5657-3864-7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新的社会和媒介语境下传播伦理议题面临的嬗变与挑战。全书共分为三篇:上篇“媒介伦理基础”从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解析媒介伦理以及数字媒介伦理的内涵外延;中篇“媒介伦理议题”遴选了六个信息传播领域重大且常新的议题展开分析,突出其中的伦理争议及道德反思;下篇“媒介伦理前沿”追踪数字时代、智能时代媒介伦理的新趋势和新变化。

目录

上编 媒介伦理基础


**章 伦理学基础

**节 伦理学的含义

第二节 伦理与道德的关系

第三节 伦理学的分支

第四节 伦理抉择的模式

第五节 四种伦理准则


第二章 媒介伦理

**节 媒介伦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媒介伦理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媒介伦理的来源和层次

第四节 代表性的媒介伦理规范


第三章 数字媒介伦理

**节 智媒时代与人工智能

第二节 “算法正义”:公平透明

第三节 技术伦理视野下的新闻业变革

第四节 平台媒体与平台经济:平台算法下的伦理困局

第五节 数字鸿沟新样态

第六节 数字身份与身体媒介

第七节 元宇宙的伦理展望

第八节 时代议题:建构“数字新秩序”


中编 媒介伦理议题


第四章规范理论与媒介体制

**节《传媒的四种理论》:经典范式的确立与形成

第二节 超越《传媒的四种理论》:批评、完善与创新

第三节 媒介体制研究: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


第五章 客观公正与事实真相

**节 数字化浪潮下的新闻业

第二节 历久弥新的命题:新闻真实与客观公正

第三节 新技术与“后真相”时代真实客观的伦理议题

第四节 追寻真相、报道事实是媒介伦理永恒的价值追求


第六章 保守秘密与信息公开

**节 从报刊到互联网:变化的媒介、不变的矛盾

第二节保守秘密与信息公开:思想脉络、概念界定与实践基础

第三节保守秘密与信息公开的冲突:利益权衡的过程

第四节新环境、新技术、新挑战:媒介伦理的视角


第七章 隐私信息与公共利益

**节 从国内“人脸识别**案”说起:数字时代的隐私信息难题

第二节 溯源、定义与发展:隐私信息困境的历时性视角

第三节 隐私信息保护的内在价值冲突:理论与实践的视角

第四节 隐私信息保护的路径:从法律规制到关系伦理


第八章 媒介审判与司法独立

**节 媒介与司法的交集:从“药家鑫案”到“江歌案”再到“鲍毓明案”

第二节 媒介审判与司法独立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三节 议题中的伦理困境及争议

第四节 重视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平衡


第九章 版权保护与开放共享

**节 矛盾主体:知识的双重属性

第二节 思想溯源:版权制度下版权思想的历史发展与建构逻辑

第三节 现实难题:版权中的伦理困境与争议

第四节 旧矛盾与新挑战:把握数字时代版权问题中的伦理路径


第十章 公关伦理与媒介组织

**节 实践范式的固化

第二节 新媒体的发展加剧两难困境

第三节 公关伦理与社会生态的整体协同


下编 媒介伦理前沿


第十一章 自媒体传播伦理

**节 自媒体及其传播特征

第二节 自媒体传播伦理的存在基础

第三节 自媒体传播中常见的伦理问题

第四节 自媒体传播伦理分析框架


第十二章 人工智能与算法伦理

**节 智能技术与媒介生活

第二节 人工智能与算法的发展及其在媒介中的应用

第三节 人工智能与算法应用引发的伦理争议

第四节 人工智能、算法与伦理规约

第五节 算法伦理风险治理的“变”与“不变”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龙耘,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数字伦理研究所所长。关注领域涉及媒介伦理、跨文化交流、新闻传播教育等。主讲“传播伦理研究”“当代中国国际传播”等课程。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及译著多部。

李唯梁,博士,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讲师。研究领域包括媒介与社会理论、传播伦理、出版研究。主讲“中国新闻史”“传播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主持及参与各类课题三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