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6894309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1,10,247页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568943093 ; 978-7-5689-4309-3
本书特色
在研究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神经科学的视角,回答了一些关于故事和大脑关系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极大地推动了认知文学理论,特别是认知叙事学的发展。
这本新书是《文学如何与大脑互动:阅读和艺术的神经科学》的延伸,它将作者对审美和谐与不和谐的认知价值的分析应用到叙事理论中。
内容简介
本书解释了大脑如何与社会世界互动,以及为什么故事很重要。本书回答了大脑是如何让我们讲故事和跟随理解故事,以及故事是如何影响我们思维的问题。作者分析了构建和交流故事的认知过程,探索了它们在心理功能在神经生物学中的作用。作者解释了叙事是如何帮助大脑解决,大脑在追求对模式、综合和稳定性与需要灵活性、适应性和变化的开放性之间,无休止的冲突。这些互动的神经科学是故事塑造我们生活的部分原因,即使是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故事。我们讲故事的能力揭示了语言和思维的哪些方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这个真正的跨学科项目应该引起人文主义者和认知科学家的兴趣。作者利用关于叙事的产生和接受的现象学解释历史,探索了叙事理论中与故事和体验之间关系相关的普遍话题:叙事如何组织和作用于我们对时间的体验,情节如何构建行动模式,以及故事的交流如何使不同的世界相互联系。
目录
**章 神经科学和叙事理论
第二章 叙事的时间性与无中心的大脑
第三章 动作、具身认知与叙事构型的仿佛
第四章 神经科学与叙事的社会力量
结 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保罗·B.阿姆斯特朗(Paul B. Armstrong,1949—)曾任美国布朗大学英语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专注于文学理论和神经美学研究。他是为数不多的进行认知研究的人文学者之一,致力于证明人文学科对人类思维、大脑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王延慧,(1982—),吉林省长春市人,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学理论、文艺学理论和神经美学研究。曾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布朗大学跟随保罗·阿姆斯特朗教授进行一年的研修,主要研究认知文学理论和神经美学。
-
乡土中国
¥13.5¥26.0 -
偏见
¥16.1¥56.0 -
性心理学
¥26.7¥58.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42.3¥168.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1.2¥32.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35.3¥49.0 -
西方哲学史
¥12.4¥38.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0.0¥56.0 -
文言浅说
¥11.0¥24.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28.5¥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女性生存战争
¥20.8¥6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