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3612903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6cm
  • 页数:322页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23612903 ; 978-7-5236-1290-3

本书特色

本书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结合了大量贴近大学生活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大学生们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引发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同时,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心理小测试、心理万花筒等模块,增加了互动性和趣味性。


内容简介

本书共十篇 30 章,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爱情和性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现状,如何塑造健康人格,如何培养积极情绪,怎样健康地进行人际交往和沟通,面对压力和挫折时如何情绪管理,如何识别和应对精神障碍、心理危机等内容。此外,作者还设置了知识延伸、心理小贴士、心理万花筒、体验活动、心理测试等模块,有利于读者快速掌握区分健康和不健康心理问题的技巧,以及防治方法。本书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至关重要的一环,适合广大高等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目录

目  录
**篇 健康人生  从心开始:初识心理健康
第 1 章 心理健康概述 003
第 2 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015
第 3 章 呵护心理健康 019
本篇小结 033
第二篇 洞若观火  破茧成蝶: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
第 4 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041
第 5 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048
第 6 章 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054
本篇小结 064
第三篇 独一无二  完善人格: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第 7 章 人格与人格理论 071
第 8 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 080
第 9 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 088
本篇小结 097
第四篇 与情共舞  笑对人生: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
第 10 章 情绪情感概述 105
第 11 章 大学生的情绪体验 113
第 12 章 情绪的积极管理 123
本篇小结 137
第五篇 和谐你我  心意相通:大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
第 13 章 人际关系概述 145
第 14 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不良心理 152
第 15 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158
本篇小结 166
第六篇 怡情理性  收获爱情:大学生爱情与性心理健康
第 16 章 大学生爱情的特点 173
第 17 章 爱情心理调适 181
第 18 章 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 195
本篇小结 203
第七篇 直面挑战  拥抱幸福:大学生挫折和压力管理
第 19 章 挫折与压力概述 209
第 20 章 大学生常见的挫折与压力 214
第 21 章 大学生的挫折应对与压力管理 219
本篇小结 230
第八篇 心理黑洞  赋能成长:大学生精神障碍和应对
第 22 章 了解精神障碍 237
第 23 章 精神障碍类型 245
第 24 章 预防和干预精神障碍 256
本篇小结 260
第九篇 生命如花  绽放精彩: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应对
第 25 章 心理危机的界定与类型 265
第 26 章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 271
第 27 章 挑战中培育韧性,探索生命价值 278
本篇小结 288
第十篇 拨开迷雾  云淡风轻:认识家庭与家庭关系
第 28 章 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 295
第 29 章 家庭生命周期 302
第 30 章 大学生家庭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308
本篇小结 316
参考文献 320目  录
**篇 健康人生  从心开始:初识心理健康
第 1 章 心理健康概述 003
第 2 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 015
第 3 章 呵护心理健康 019
本篇小结 033
第二篇 洞若观火  破茧成蝶:大学生自我成长和发展
第 4 章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041
第 5 章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048
第 6 章 大学生的自我成长 054
本篇小结 064
第三篇 独一无二  完善人格: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第 7 章 人格与人格理论 071
第 8 章 人格与心理健康 080
第 9 章 健康人格的塑造 088
本篇小结 097
第四篇 与情共舞  笑对人生: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
第 10 章 情绪情感概述 105
第 11 章 大学生的情绪体验 113
第 12 章 情绪的积极管理 123
本篇小结 137
第五篇 和谐你我  心意相通:大学生人际交往和沟通
第 13 章 人际关系概述 145
第 14 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不良心理 152
第 15 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技巧 158
本篇小结 166
第六篇 怡情理性  收获爱情:大学生爱情与性心理健康
第 16 章 大学生爱情的特点 173
第 17 章 爱情心理调适 181
第 18 章 大学生的性心理健康 195
本篇小结 203
第七篇 直面挑战  拥抱幸福:大学生挫折和压力管理
第 19 章 挫折与压力概述 209
第 20 章 大学生常见的挫折与压力 214
第 21 章 大学生的挫折应对与压力管理 219
本篇小结 230
第八篇 心理黑洞  赋能成长:大学生精神障碍和应对
第 22 章 了解精神障碍 237
第 23 章 精神障碍类型 245
第 24 章 预防和干预精神障碍 256
本篇小结 260
第九篇 生命如花  绽放精彩: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应对
第 25 章 心理危机的界定与类型 265
第 26 章 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应对 271
第 27 章 挑战中培育韧性,探索生命价值 278
本篇小结 288
第十篇 拨开迷雾  云淡风轻:认识家庭与家庭关系
第 28 章 家庭关系与心理健康 295
第 29 章 家庭生命周期 302
第 30 章 大学生家庭关系中常见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308
本篇小结 316
参考文献 320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第 1 章  心理健康概述
一、认识心理现象
谈及心理现象,不少同学的思绪或许会飘向那神秘莫测的催眠,联想到形形色色的心理测试,脑中浮现出电影中看到的变态杀手作案的画面,以及各种精神患者的怪异行为等。这些都是心理现象。人们眼睛能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耳朵能听到的旋律优美的音乐,大脑里可以储存的浩瀚无垠的知识,时过境迁却历历在目的记忆,无一不是心理现象的精彩演绎。人都有七情六欲,时而高兴,时而悲伤;人都有各种能力,并且每人擅长的能力又是如此的不同,这一切就构成了人的心理现象。不同的学科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而心理学则以人类*熟悉、*普遍,宇宙间*复杂、*深奥的心理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现象微妙、复杂、变化万千。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人的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心理活动表现的重要方面。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接受、储存、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 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们的内心感受,人们总是抱着自己的某种需要去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在认知过程中,总会产生一种态度上的体验。如满足了需要,达到了目的,则产生一种愉快的、肯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反之,则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否定的、消极的态度体验。这种由于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上的体验,就是情绪情感过程。
3. 意志过程

第 1 章  心理健康概述
一、认识心理现象
谈及心理现象,不少同学的思绪或许会飘向那神秘莫测的催眠,联想到形形色色的心理测试,脑中浮现出电影中看到的变态杀手作案的画面,以及各种精神患者的怪异行为等。这些都是心理现象。人们眼睛能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耳朵能听到的旋律优美的音乐,大脑里可以储存的浩瀚无垠的知识,时过境迁却历历在目的记忆,无一不是心理现象的精彩演绎。人都有七情六欲,时而高兴,时而悲伤;人都有各种能力,并且每人擅长的能力又是如此的不同,这一切就构成了人的心理现象。不同的学科有各自不同的研究对象,而心理学则以人类*熟悉、*普遍,宇宙间*复杂、*深奥的心理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现象微妙、复杂、变化万千。科学心理学认为,心理是脑的功能,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应。人的心理现象由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组成。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人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心理活动表现的重要方面。
(一)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作用下,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心理过程可以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接受、储存、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即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反映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
2. 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是人们的内心感受,人们总是抱着自己的某种需要去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在认知过程中,总会产生一种态度上的体验。如满足了需要,达到了目的,则产生一种愉快的、肯定的、积极的态度体验。反之,则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否定的、消极的态度体验。这种由于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上的体验,就是情绪情感过程。
3. 意志过程
意志过程是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人类不仅要认知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为了实现既定目的,又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困难。这种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去克服困难的活动则构成心理过程中的意志过程,即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心理活动的三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总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认知是情绪情感和意志的前提,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取决于对该事物的认识,人的意志行动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在情绪情感的推动下产生的。所以,只有正确、深刻的认知,才能产生强烈的情绪情感和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对认知也有重要的影响。情绪情感是认知的动力,意志行动使人的认识不断深入。在一个健康的人身上,知、情、意之间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其内部必须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只有这种协调一致性才能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
(二)个性心理
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这三种心理过程作为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形式,是人类所共有的。但是,并不是说人反映客观现实都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与特点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差异,称为个性差异。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提供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和方向,主要体现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倾向性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三)心理的本质
古人认为“心之官则思”,一直把心脏看作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我们可从文字表述中体会这一认知,如心想事成、心直口快、口是心非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经验的积累,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心理是脑的功能,而心脏与心理活动没有特别直接的关系。
真正用科学的方法鉴定出“脑才是人的心理器官”是在 1861 年。法国医生布罗卡对一个多年不能清楚说话的患者,在他死后进行大脑解剖,发现患者大脑皮层左侧额叶部分有病变,从而发现言语运动区的位置。以后医学上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资料的积累,才把脑各部分的功能确定下来。生理心理学发展到今天,人们普遍接受了“反射”是脑功能的集中表现,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作者简介

王林军,台州学院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副处长,副主任。
金彩云,台州学院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心理咨询师,副教授,执业精神卫生科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