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13309839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0
  • 出版时间:2024-08-01
  • 条形码:9787313309839 ; 978-7-313-30983-9

本书特色

智能软驱动器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正在机器人学、医疗健康、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掀起创新浪潮。随着材料科学、力学、智能控制等多学科技术的突破,软驱动器的应用前景变得更加广泛。通过软材料与智能控制系统的结合,智能软驱动器不仅具备了高适应性和灵活性,还能在复杂环境中完成各种精细化任务,成为柔性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医疗康复等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本书深入剖析了这一领域的核心力学问题,详尽地介绍了多物理场耦合、材料力学特性及其建模方法,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智能软驱动器的工作原理与技术应用。书中分章节从材料选择、力学模型、耦合机制到实际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呈现了智能软驱动器力学分析的完整视角。

本书不仅展示了*新的理论研究成果,还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阐述了智能软驱动器如何在实际场景中展现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丰富的应用背景分析,书中的内容对于科研人员在深入研究智能软驱动器的力学特性、优化驱动系统设计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智能软驱动器、柔性机器人、智能材料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籍。对于从事智能软驱动器、机器人学、软材料力学等领域的研究者而言,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宝典。不仅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前沿的力学分析框架,也为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可操作的设计和优化思路。书中的内容深入浅出,兼顾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了智能软驱动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发展,助力科研与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

本书的三大亮点:

1. 多物理场耦合的力学建模

本书深入探讨了智能软驱动器中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如机电、热力和力化耦合等。这些复杂的力学现象通过连续介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为理解智能软材料的行为提供了系统性的建模框架。此部分内容对于研究者在设计和优化智能软驱动器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丰富的软材料及其力学特性

书中详细介绍了用于智能软驱动器的各种材料,涵盖了胶体、聚合物溶液、介电弹性体、水凝胶等。重点讲解了这些材料的物理与力学特性,为驱动器的材料选择与性能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不同材料的特性分析,读者能够理解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缺点。

3. 实际应用案例与创新性展示

本书不仅深入讨论了智能软驱动器的理论与建模,还通过具体应用案例展示了其在软体机器人、医疗康复、环境探测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这些实例展示了智能软驱动器技术的实际价值,特别是在柔性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等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前景。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讨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智能软驱动器中涉及到的力学问题,目的是通过本书让读者深入地理解智能软驱动器的工作机理,以及其力学建模和分析方法。全书开篇首先给出了智能软驱动器的概念,并对其发展现状、未来前景和挑战进行了梳理。第二章主要介绍智能软驱动器中的常用材料,包括高聚物、介电弹性体、水凝胶和胶体,以及形状记忆合金等,内容主要着眼于讨论材料的物理和力学特性。第三章作者以连续介质力学为基础,探讨了智能软材料中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包括机电耦合、化力耦合和热力耦合等关键问题等,并对相关的材料粘弹性流变模型作了介绍。在前文的基础上,第四章针对具体的智能软驱动器中的多物理场耦合力学建模展开讨论,包括多物理场耦合本构模型和有限元模拟分析等内容。第五章关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介绍和讨论了智能软驱动器在三类常见的场景中的应用实例。

前言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