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67830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4-11-01
- 条形码:9787513678308 ; 978-7-5136-7830-8
内容简介
本书本书共收录20篇教育主题访谈,受访人主要是来自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教授和管理人员,但也包括来自哈佛其他学院的知名教授和院长,以及全球工程教育转型的杰出代表。每篇访谈文章皆由受访者简介、编者按、对话、参考文献、注释组成,便于读者按图索骥、溯本求源。
本书编译者对于该领域研究成果丰富,具备雄厚的内容资源和实力。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有较好的受众群体基础。本书创新性、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价值兼备,在解决当前组织问题上具有指导意义,长期看,独特且不可替代。全书行文流畅接地气,案例真实有启示,情感真挚有思辩,全篇一气呵成,相信能帮助和鼓舞到所有教育领域的学者和广大读者。
目录
序 一 哈瑞·刘易斯
序 二 理查德·米勒
序 三 海伦·海斯特
中文版序一
中文版序二
推荐语
前言:善良是一种选择
**部分 价值与目标
第二部分 发展
第三部分 媒介
第四部分 学生生活与制度
第五部分 学以致用
译者后记
致 谢
书名及封面设计由来
支点团队简介
作者简介
于海琴,博士,《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审,研究方向为通识教育、工程教育和读写教育;2014—2015学年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访学,建立支点团队,开展哈佛系列访谈。陶正,2012年获得乔治城大学中文学士学位;2014年春获哈佛大学东亚区域研究硕士学位,同年秋天,开始协助于海琴开展系列访谈;协助王连江老师翻译本书。王连江,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济南大学教师;参与欧林工学院校长米勒教授访谈,并把本书从英文翻译为中文;研究方向为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翻译过大量资料,包括在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四本译著。
-
乡土中国
¥18.5¥26.0 -
偏见
¥21.8¥56.0 -
身为女性的选择
¥25.2¥5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3.2¥32.0 -
文言浅说
¥11.0¥24.0 -
一个西方传教士的长征亲历记
¥15.7¥49.0 -
西方哲学史
¥14.8¥38.0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2.2¥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9.5¥39.8 -
通向春天之路:巴勒斯坦的生生死死
¥22.5¥49.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0.5¥38.0 -
性心理学
¥26.7¥58.0 -
《标点符号用法》解读
¥6.9¥15.0 -
女性生存战争
¥26.1¥66.0 -
如何阅读一本书
¥44.0¥50.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10.0¥36.0 -
我们内心的冲突
¥21.0¥42.0 -
我们内心的冲突(平装)
¥13.8¥39.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2.9¥39.8 -
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
¥16.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