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302680734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0
- 出版时间:2025-04-01
- 条形码:9787302680734 ; 978-7-302-68073-4
本书特色
一场架构知识与思想的盛宴,一次技术哲学的探寻之旅。
这里有小而生动的故事,也有大且深远的洞察;
有基础理论的梳理,也有未来潮流的把握。
内容简介
"本书共9章36节,以作者学习与从业经历所跨越的四个时期为线索,内容主要包括初识编程与软件 架构的历程、软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革命、软件架构领域的定理及定律、架构管理全景结构解析、 五大软件架构设计的驱动方式、技术决策的六大特定关切、大型复杂系统的韧性之道,以及智能原生 时代的技术思考。 本书以人为本、以史为鉴,内容直击架构设计与技术决策的底层逻辑与规律,面对当下并展望未 来,提出了众多具有普适性价值的技术观点,以抽象性、批判性的思考和对话方式,演绎了一套鲜活 的架构思维体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不仅极具知识性、科普性,而且兼顾趣 味性、故事性和实践性。本书力求通过分享思维与思想,进行有意义的思辨,无形中传递领域智慧, 帮助读者提高架构设计与技术决策能力,增强综合能力的底蕴和专业素养,在软件行业立足、扎根, 并获得长远发展。 本书适合资深的软件开发人员,以及想提高架构设计水平的产品经理、架构师阅读参考。"
前言
写作背景
为什么写这本书?主要缘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对过去的学习和工作经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作为局中人干得热火朝天,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然而即便成果殷实,却难免常陷入感性中,对很多事情缺少理性的理解和把握,走了很多弯路。现在从旁观者的视角,再次思考,三次思考……可从中发现很多固有的、本质的道理和规律,很有必要传播分享。笔者将这些有关IT技术的底层逻辑、有价值的思想,以及实践中的悟道,抽象地统称为软件技术哲学。相比于预测未来,本人更偏好思考过去,通过有意识(有时或是无意识)地梳理、沉淀,进行去伪存真,正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特而不平凡的,只要深度思考、细心品味,定能发掘出宝藏”,这是本书带给读者的殷切寄语。
时间不能倒退,发生的事已成为过去,不论如何反思也不能改写,那么翻阅这些
目录
序 章
——以时代为线,与思想为伴
0.1 四个时期和四方面趋势 1
0.2 软件架构的多面性本质 6
第1章
温故知新,举目千里
——初识编程与软件架构的历程
1.1 强者摇篮,编程的文艺复兴时代 12
1.1.1 Java语言,更像是弱者的游戏 12
1.1.2 多样性和原生力,我辈之差距 17
1.2 改弦更张,以模式引领架构之舞 20
1.2.1 三个话题,初识架构 20
1.2.2 设计模式,席卷天下 23
1.3 不甘平庸,非天才也要当决策者 26
1.3.1 书呆子难以逾越的鸿沟 26
1.3.2 在计算机大世界里淘金 29
1.4 乌合之众,敏捷更像是职场把戏 32
1.4.1 小团队作战的魅力 32
1.4.2 技术管理的真与假 34
第2章
黄金年代,风驰电掣
——软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
2.1 开源制造,软件行业生产力的彻底释放 39
2.1.1 以GitHub见证开源之道 39
2.1.2 是乐高积木,还是组织器官 41
2.1.3 是自力更生,还是拿来即用 43
2.2 平台模式,软件行业格局的划分确立 45
2.2.1 连接客户重于生产制造 45
2.2.2 平台的核心交易与功能 47
2.3 笃行致远,企业软件架构的纵横跨越 50
2.3.1 内外隔离与服务治理并进 50
2.3.2 系统控制与应用逻辑分离 53
2.3.3 前后分离与数据架构破茧 56
2.3.4 糟粕与精华交替相伴而生 60
第3章
先行利器,无坚不摧
——重要定理和定律的价值
3.1 基本论点,别输在起跑线 66
3.1.1 从4方面认知软件系统 66
3.1.2 技术债务与架构适应度 71
3.1.3 架构与系统故障相关度 73
3.2 10大定律,厚积才能薄发 77
3.2.1 跨越学科,亦堪当大用 77
3.2.2 土生土长,更应当如数家珍 81
3.3 反模式,不良方法的警示 86
3.3.1 10个技术类反模式,一板一眼 86
3.3.2 11个管理类反模式,更显高超 89
3.4 项目管理,轻装上阵为佳 93
3.4.1 难以突破固有本能之限 93
3.4.2 倡导极简化的管理原则 95
第4章
提纲挈领,一览无余
——架构管理全景结构解析
4.1 架构管理的全景地图 99
4.2 架构活动的主体—人 102
4.2.1 设计思维的原则与模式 102
4.2.2 设计者的理念和策略 105
4.2.3 设计所需的软环境 108
4.3 过程利器及工具运用 110
4.3.1 架构设计过程利器 110
4.3.2 架构工作的工具箱 112
4.4 架构工作的基本活动 116
4.5 驱动方式及特定关切 120
4.5.1 架构设计的驱动方式 120
4.5.2 技术决策的特定关切 124
第5章
举足轻重,力敌千钧
——五大架构设计驱动方式
5.1 面向视图(或主题)的设计(VOD) 129
5.1.1 *为通用的设计方式 129
5.1.2 面向7大主题设计简析 132
5.2 质量驱动设计(ADD) 145
5.2.1 质量特征及趋势演变 145
5.2.2 4大质量属性设计简析 149
5.2.3 适用强技术特征系统 165
5.3 基于风格与模式的设计(PBD) 171
5.3.1 参定式的决策方式 171
5.3.2 16种架构风格简析 174
5.3.3 正本清源的微服务 184
5.4 领域驱动设计(DDD) 187
5.4.1 DDD的战略和战术设计 187
5.4.2 以业务模型为设计核心 192
5.4.3 6种限界上下文间的关系 196
5.5 风险驱动设计(RDD) 199
5.5.1 更显主观性的设计策略 199
5.5.2 因地制宜才能恰如其分 204
第6章
抽丝剥茧,使命必达
——技术决策的六大特定关切
6.1 技术约束,设计的导轨槽 208
6.2 解决方案,架构的温度计 211
6.3 领域特征,架构的方向盘 216
6.4 兜底方式,设计的保险丝 220
6.5 颗粒度,设计的万能魔法 225
6.6 应用场景,决策的胜负手 231
第7章
混沌工程,完美拼图
——大型复杂系统的韧性之道
7.1 接受复杂性,拥抱混沌 237
7.1.1 技术社会是个好词儿 237
7.1.2 深刻理解软件的复杂性 238
7.1.3 与混沌问题友好相处 242
7.2 与众不同的魅力所在 243
7.2.1 完整闭环的*后一块拼图 243
7.2.2 以实验之名再次探索系统 245
7.2.3 发现隐患,对抗系统熵增 247
7.2.4 目标场景,无所不尽其极 249
7.2.5 核心方法,一招鲜吃遍天 251
7.2.6 *佳实践,要做就要做好 254
7.2.7 实际工作中的思考和感悟 256
第8章
前沿科技,生生不息
——智能原生时代的技术思考
8.1 硅碳之争,乐观看待机遇与挑战 259
8.1.1 将解放生产力进行到底 259
8.1.2 应如何评判科技的发展 262
8.2 绿色计算,无服务架构实至名归 267
8.2.1 主流Serverless框架简析 267
8.2.2 新一代云计算的默认范式 271
8.3 隐私计算,数据与安全浑然一体 275
8.3.1 数据流通基石 275
8.3.2 隐私计算算法 279
8.3.3 主流框架简析 288
8.4 通用智能,语言大模型步入凡尘 291
8.4.1 1个程序和1个参数文件 291
8.4.2 自然语言模型的发展历程 296
8.4.3 大模型注意力机制简析 298
8.4.4 算力平台与业务流架构 300
8.4.5 大模型应用的逻辑架构 302
8.5 量子技术,扑朔迷离中砥砺前行 308
8.5.1 量子计算与通信 308
8.5.2 量子算法的威力 311
8.5.3 量子安全与应用 313
8.5.4 谈量子编程语言 316
后 记
——又一次富有意义的尝试
大话为形,思维为神 317
笔耕不辍,终见南山 320
-
硅谷之火-人与计算机的未来
¥15.5¥39.8 -
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
¥55.3¥79.0 -
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与应用
¥26.9¥39.8 -
专业导演教你拍好短视频
¥13.8¥39.9 -
数学之美
¥41.0¥69.0 -
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入门篇)(第4版)
¥43.8¥69.0 -
自己动手写PYTHON虚拟机
¥35.0¥79.0 -
Photoshop平面设计实用教程
¥14.5¥39.8 -
计算机网络技术
¥13.9¥33.0 -
Excel函数.公式与图表
¥16.4¥48.0 -
.NET安全攻防指南(下册)
¥89.0¥129.0 -
.NET安全攻防指南(上册)
¥89.0¥129.0 -
大模型实战:微调、优化与私有化部署
¥64.4¥99.0 -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
¥34.7¥45.0 -
剪映AI
¥58.2¥88.0 -
FINAL CUT短视频剪辑零基础一本通
¥28.9¥39.8 -
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
¥46.0¥75.0 -
人工智能安全
¥66.4¥109.0 -
计算智能方法
¥34.3¥49.0 -
AIGC绘画CHATGPT+MIDJOURNEY+NIJIJOURNEY ――成为商业AI设计师
¥75.6¥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