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70238125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70238125 ; 978-7-5702-3812-5
本书特色
统编高中《语文》课本将《红楼梦》列为“整本书阅读”的bi读书目,其相关内容也经常出现于高考语文试题中。
本书契合语文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要求及高考考查方向,由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带领学生逐回精读《红楼梦》整本书。从“理解与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掌握叙事手法及艺术特点”等角度,对重要事件、情节进行深思、分享与讨论,重在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深意及文化内涵,提升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及核心素养。
在通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注重思辨式的引导,将《红楼梦》放进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以一堂堂生动的语文课,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升思维及认知能力。
避开原著中不适宜青少年接触的情节及价值观,选取符合其心理与认知发展的角度进行解读,传递平等尊重、抱朴守真等正向价值观,教给青少年为人处世的智慧。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当今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破解绝大多数高中生读不进《红楼梦》整本书”的难题,选取曹雪芹所著前八十回《红楼梦》,用大语文教育的方法,将经典化繁为简,从结构、语言、人物塑造、思想内涵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这是一堂堂生动的语文课,紧扣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全新解读,妙语连珠,重难点突出,全面提升青少年语文能力及人文素养;也是精彩的名著引读,全书对应《红楼梦》原著80回,重在引导启发,突出细节,让学生愿意读、读得懂名著;同时带来丰富的精神滋养,选取符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解读,传递平等尊重、抱朴守真等正向价值观,教给青少年为人处世的智慧。
目录
甄士隐的“灵魂”,贾雨村的“肉身”
——读《红楼梦》**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001
林妹妹是如何从天上掉下来的?
——读《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005
问世间情为何物?
——读《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009
贾雨村为何做不了皇帝的“忠臣”?
——读《红楼梦》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013
一扇“天堂之门”
——读《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017
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出入自由
——读《红楼梦》第六回“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021
林黛玉,不适合用心理学过度诠释
——读《红楼梦》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025
曹雪芹笔下的人啊人
——读《红楼梦》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029
顽童闹学堂背后的鄙视链
——读《红楼梦》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036
曹雪芹的药方没有暗含密令
——读《红楼梦》第十回“金寡妇贪利权受辱,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040
王熙凤也有珍重与敬畏
——读《红楼梦》第十一回“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044
相思局中的反逻辑
——读《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049
“脂粉队里的英雄”——王熙凤
——读《红楼梦》第十三至十四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054
王熙凤们的人性弱点
——读《红楼梦》第十五回“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058
贾宝玉的价值尺度
——读《红楼梦》第十六回“贾元春才选凤藻宫,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062
贾府“跪族”中的那个说“不”者
——读《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066
袭人:“三高”奴才
——读《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070
醋罐醋缸醋瓮展销会
——读《红楼梦》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074
长大后,贾宝玉会不会成了贾琏?
——读《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贤袭人娇嗔箴宝玉,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081
能于欢歌中听出生命苍凉的人
——读《红楼梦》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085
大观园青春之歌的序章
——读《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089
曹雪芹笔下的势利眼
——读《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093
至贵至坚的宝玉
——读《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097
一样的春心动,不一样的爱情传奇
——读《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101
宝钗只是偶尔“扑蝶”
——读《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105
宝黛之恋的模样
——读《红楼梦》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109
贾母的同理心,王熙凤的分别心
——读《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113
龄官:写你的名字,画你的名字
——读《红楼梦》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117
晴雯:现实秩序的挑战者与认同者
——读《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121
曹雪芹是“湘粉”“钗粉”,还是“黛粉”?
——读《红楼梦》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125
“宝玉挨打”的叙事节奏
——读《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133
叙事对比:堪怜咏絮才与可叹停机德
——读《红楼梦》第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137
站在“人”的这一边
——读《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141
各人各得各人的眼泪
——读《红楼梦》第三十六回“绣鸳鸯梦兆绛芸轩,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145
以审美的姿态活着,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
——读《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149
李纨为何让林黛玉独揽菊花诗会前三名?
——读《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153
刘姥姥的生存逻辑
——读《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姥姥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157
金鸳鸯:分析人性的一个标本
——读《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161
妙玉:那一株遭劫的槛外红梅
——读《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165
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智斗”
——读《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169
按人伦差序给人编号排队
——读《红楼梦》第四十三回“闲取乐偶攒金庆寿,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173
此人只应天上有
——读《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177
*难风雨故人来
——读《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181
尴尬岂独邢夫人?
——读《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185
“情侠”柳湘莲
——读《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188
诗人,就是那画中人
——读《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192
青春之歌的*美乐章
——读《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196
即景联诗,诗如其人
——读《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200
袭人的脸
——读《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210
怎样解读晴雯?
——读《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214
读懂贾府的礼治秩序
——读《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217
一边掰谎,一边成为谎言的俘虏
——读《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221
也为探春说几句
——读《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辱亲女愚妾争闲气,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224
探春与宝钗的义利观
——读《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228
黛玉与紫鹃
——读《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232
藕官、芳官是一面镜子
——读《红楼梦》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236
女孩是怎么由宝珠变成鱼眼睛的?
——读《红楼梦》第五十九回“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240
多重视角下的赵姨娘
——读《红楼梦》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244
为什么人人都说平儿好?
——读《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248
为什么是史湘云醉眠芍药?
——读《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251
群芳夜宴的怡红院,门外即天涯
——读《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254
《红楼梦》中的“庄”与“敬”
——读《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珮”/ 258
《红楼梦》中的“不可靠叙述”
——读《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262
情节发展的“动力源”
——读《红楼梦》第六十六回“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266
是“情节小说”,更是“性格小说”
——读《红楼梦》第六十七回“见土仪颦卿思故里,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270
阅读《红楼梦》时出现的“误读”
——读《红楼梦》第六十八回“苦尤娘赚入大观园,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274
王熙凤的“阿喀琉斯之踵”
——读《红楼梦》第六十九回“弄小巧用借剑杀人,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278
跪读《红楼梦》不可取,俯视曹雪芹则是失敬
——读《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282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大观园
——读《红楼梦》第七十一回“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286
英雄末路,长袖亦难再起舞
——读《红楼梦》第七十二回“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290
一个傻大姐,就撬动了整座大观园
——读《红楼梦》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294
“自杀自灭”的贾府
——读《红楼梦》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298
贾府的末日叹息
——读《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302
诗魂的绝唱
——读《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305
晴雯之死与儒家女德文化的死结
——读《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309
千古奇文《芙蓉女儿诔》
——读《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313
贾宝玉的大孤独
——读《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薛文龙悔娶河东狮,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320
红楼梦断,公子情深
——读《红楼梦》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324
后记 / 331
相关资料
作者心语:文学作品教学的*高境界应该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正义与正义的吸引,是激情与激情的交会,是善良与善良的应和,是美丽与美丽的邂逅,是高贵与高贵的相遇。——魏建宽 魏建宽老师的写作紧扣“《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任务而又不拘泥于任务,执洞见而又不囿于一己之见,纵自然灵动之笔而又不只是随笔。——胡小望 江西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南昌市教科所原高中语文教研员 当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陪你一回一回地细品《红楼梦》,这是一种怎样的美好体验?在魏建宽老师的笔下,没有牵强的索隐,只有文学的品赏;没有人云亦云的附和,只有个性鲜明的解读;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只有共同成长的愉悦。即景联诗,诗如其人
——读《红楼梦》第五十回
如何展现人物的个性?曹雪芹借即景联句这个情节将众金钗独特的才思、性情与人格都展现出来了。
就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平生**欢快的诗篇一样,“芦雪广争联即景诗”,应该也算得上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整部书时下笔*欢愉的一回吧?
即景联句,是*能见才思才情的!争联即景诗,那就还不只是见才思与才情了,更能照见诗人的人格!在这一回,众金钗不同的性情与人格,都淋漓尽致地被曹雪芹刻画了出来。
薛宝钗是做什么事都*有规矩意识的,她守秩序,都守到了骨子里。
李纨定了诗题为“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萧韵”,并声明她“不大会作诗”,“我只起三句罢”,“然后谁先得了谁先联”。结果呢?宝钗当即就对李纨的赛制提出异议,建议“到底分个次序”。
试想想,一分次序,哪里还有“争”联的场面呢?从这一角度来说,宝钗这等人,在热闹场合中是一个不太能给人带去欢乐的人!
而李纨呢?她是一个极有亲和力的“社长”,岂能不依薛宝钗的提议?结果是“众人拈阄为序”。
此时,李纨都已经声明由她来为“五言排律”联诗开篇,此刻的王熙凤却不甘寂寞,爱表现、爱出风头的她,虽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还偏偏要求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善做顺水人情的宝钗当即就“于稻香老农之上补了一个‘凤’字”,于是李纨将即景连缀五言律诗的题目与规则讲给了王熙凤听。王熙凤那是“想了半日”啊,“想了半日”这是多么庄敬的神情啊,好在她终于憋出了一句“一夜北风紧”。这还真是难为她了,不过倒赢得了众人的称赏不已!其实,王熙凤也是一个有夙慧的人,她能关注到“一夜北风紧”,说明她也有一颗诗心。王熙凤说她“听见了一夜的北风”,才“有了一句”,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小楼一夜听春雨”。她的“一夜北风紧”用在五言排律的开篇,的确也“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虽是无意插柳,却成了后面来续联的众金钗特别愿意接受的开篇。
好戏一开头,精彩一一在后头!
一开始,众金钗还是按照抓阄的次序轮流来联句的。
即景联诗,诗如其人
——读《红楼梦》第五十回
如何展现人物的个性?曹雪芹借即景联句这个情节将众金钗独特的才思、性情与人格都展现出来了。
就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平生**欢快的诗篇一样,“芦雪广争联即景诗”,应该也算得上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整部书时下笔*欢愉的一回吧?
即景联句,是*能见才思才情的!争联即景诗,那就还不只是见才思与才情了,更能照见诗人的人格!在这一回,众金钗不同的性情与人格,都淋漓尽致地被曹雪芹刻画了出来。
薛宝钗是做什么事都*有规矩意识的,她守秩序,都守到了骨子里。
李纨定了诗题为“即景联句,五言排律一首,限二萧韵”,并声明她“不大会作诗”,“我只起三句罢”,“然后谁先得了谁先联”。结果呢?宝钗当即就对李纨的赛制提出异议,建议“到底分个次序”。
试想想,一分次序,哪里还有“争”联的场面呢?从这一角度来说,宝钗这等人,在热闹场合中是一个不太能给人带去欢乐的人!
而李纨呢?她是一个极有亲和力的“社长”,岂能不依薛宝钗的提议?结果是“众人拈阄为序”。
此时,李纨都已经声明由她来为“五言排律”联诗开篇,此刻的王熙凤却不甘寂寞,爱表现、爱出风头的她,虽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还偏偏要求说:“我也说一句在上头”!善做顺水人情的宝钗当即就“于稻香老农之上补了一个‘凤’字”,于是李纨将即景连缀五言律诗的题目与规则讲给了王熙凤听。王熙凤那是“想了半日”啊,“想了半日”这是多么庄敬的神情啊,好在她终于憋出了一句“一夜北风紧”。这还真是难为她了,不过倒赢得了众人的称赏不已!其实,王熙凤也是一个有夙慧的人,她能关注到“一夜北风紧”,说明她也有一颗诗心。王熙凤说她“听见了一夜的北风”,才“有了一句”,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小楼一夜听春雨”。她的“一夜北风紧”用在五言排律的开篇,的确也“留了多少地步与后人”,虽是无意插柳,却成了后面来续联的众金钗特别愿意接受的开篇。
好戏一开头,精彩一一在后头!
一开始,众金钗还是按照抓阄的次序轮流来联句的。
李纨先是以“开门雪尚飘”应对王熙凤的“一夜北风紧”,然后留下出句“入泥怜洁白”。这显然是寡居持重的长嫂的声气,“入泥怜洁白”就是李纨的心志告白。
入会不久的香菱以“匝地惜琼瑶”对李纨的“入泥怜洁白”,以琼瑶为喻,形容白雪落入污泥,犹如琼瑶抛撒遍地,令人怜惜。以诗言志,“匝地惜琼瑶”其实也是“根并荷花一茎香”的香菱,以雪为喻,表白自己虽落入呆霸王这等蠢俗之辈的掌心,仍葆有自我珍重之心。这是香菱**次于诗歌雅聚中展示性情,她能顺利续上,就已经不俗,更让人惊奇的是她道出的“有意荣枯草”,还逗出了探春的佳句“无心饰萎苕”——无心为秋天枯萎的苇花作点缀。探春的诗是冬日之雪对秋的诉说,也是对秋的颓败的告别。如果说香菱的“有意荣枯草”道出了雪的牺牲精神,那么探春的“无心饰萎苕”则显露出了她勇于面对现实、乐观憧憬未来的性格特征,这等旷达语、豪迈语恐怕也只有探春与湘云方能道出。
探春的出句“价高村酿熟”,展现出了雪日大地上的烟火气——雪大天寒,围炉聚饮、借酒御寒的人,相较于往日自然更多,因而酒价也比平日里涨了不少。李绮是李纨的堂妹,一个出身于官居国子监祭酒之位的家族千金,她以“年稔府粱饶”——瑞雪兆丰年,来年官仓中的粮食将会异常充实——来对探春的“价高村酿熟”,不仅对得工整,而且那种盛世太平的气象也被展现了出来,着实展示出了出身诗礼大家的李绮的文化素养。李绮的出句是“葭动灰飞管”——律管里的葭灰飞动,这等诗句一出,已经表明李绮在带节奏了,她带起了下面众金钗“用典抒情”的节奏。李纹很自然地对上“阳回斗转杓”——斗柄已转,正是阴极阳回的冬至节气。李绮、李纹姐妹,将那十月里的头场大雪置于斗转星移的大自然的时序轮转之中,自有其开阔的视野,也展露了其不凡的气度。
李纹的出句“寒山已失翠”,以远观的角度,写出了大雪之厚,意境之阔大;岫烟对以“冻浦不闻潮”,则是诉诸听觉,极写冰封之厚,同样渲染出了雪天之寒。
岫烟续以出句“易挂疏枝柳”——柳枝因雪天大寒,平日里稀疏柔弱的枝条也因冰冻变得坚硬,而得以承托迅速凝聚的雪花。这等诗句不仅显露出了抒情主人公岫烟观察自然景物的心思之密,而且也展现出了她于大观园众金钗中虽家境相对贫寒却能承受风雪之欺的生命韧度。湘云的对句“难堆破叶蕉”——蕉叶软滑,更兼破败,飞雪更难于其上聚积,这一诗句极写雪的气节与矜持,此句与探春的“无心饰萎苕”,展露的性情是一致的,伤感、颓败之美绝不是湘云所爱,这又恰恰与她“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气质是相吻合的!
湘云的出句“麝煤融宝鼎”——燃鼎炉以取暖,引出了宝琴的对句“绮袖笼金貂”——笼两袖于貂皮中以御寒。这里场景由户外转向室内,借细节写出了贵族之家的闺阁千金雪天的日常生活,富贵之气扑面而来,这也正是曹雪芹笔下所要绘就的宝琴的形象。
宝琴的诗才,是可以与湘云、黛玉相匹敌的,且读读她的对句“绮袖笼金貂”与出句“光夺窗前镜”——雪夺窗前之镜光,是不是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白居易《夜雪》中的“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分别以触觉与视觉写雪之重、雪之寒,将侧面烘托的手法运用得极为娴熟。宝琴诗句的意趣之妙,已经达到这等高度,恐怕只有林黛玉或宝钗才能续上!
果不其然,曹雪芹推出了林黛玉!黛玉先对以“香粘壁上椒”——雪附在富贵之家的壁上,因而也沾得了那室内的椒香。你看,雪借助风的力量,没有什么地方不能成为其领地,而为了展现雪的这种力量,黛玉既能够借助视觉还能够倚仗嗅觉来表达,而且与宝琴一样写出了闺阁之气。同样是五个字,想想看,黛玉的对句是不是更胜宝琴、湘云一筹?
黛玉的出句是“斜风仍故故”——风吹阵阵。倒是平白如话!为什么黛玉的出句如此浅易?因为按抓阄的次序排列,下面该是宝玉出场了,黛玉对宝玉的体贴就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之中,她这样做为的是不难为宝玉。宝玉很顺利地接上了一句“清梦转聊聊”——雪夜天寒,夜深难眠,因而清梦也较往日少了许多。
宝玉的出句是“何处梅花笛”——是谁家响起了吹奏《梅花落》的笛声?宝玉显然是在借听觉以落梅来隐喻飞雪。按次序*后出场的应该是宝钗,宝钗对的是“谁家碧玉箫”——箫截竹制成,以碧玉比喻翠竹,同时碧玉也是女子名,“碧玉箫”与“梅花笛”相对,工巧到了极致,而且还给人留下了极大的联想空间——金玉*终能否结成良缘?箫笛能否如琴瑟一般和鸣?
宝钗以“谁家碧玉箫”对宝玉的“何处梅花笛”之后,她的出句却是难度极高的诗句“鳌愁坤轴陷”——大海龟因为担心雪压塌地面而发愁!这句诗的境界是何其开阔,意象是何其独特,用典是何其古雅,笔势是何其有力,诗境又是何其蕴藉!
**轮按抓阄次序排定的十二位大观园诗人的联诗结束了,按规则该进行第二轮了,王熙凤已经早早告退,这下该李纨出场了。面对薛宝钗的“鳌愁坤轴陷”,李纨还真的犯了愁。可李纨自有应对的办法,只见她从容地说道:“我替你们看热酒去罢。”这样的话也只有李纨才能说出来,她的“不争”就是她品性中标志性的符号。
李纨没有接招,按顺序就该香菱了。或许是薛宝钗知道香菱的诗力不够,或许是薛宝钗存心要让其堂妹借机大显诗才,既然李纨看热酒去了,李纨让贤了,薛宝钗就“命宝琴续联”。可是呢?——“只见湘云站起来道:‘龙斗阵云销。’”好一句“龙斗阵云销”!以玉龙战罢,其鳞片纷纷飘落飞舞来比喻大雪之密、之洁、之气势,这等对句与薛宝钗的“鳌愁坤轴陷”相较,无论工整度,还是气势、笔力、意象之美,均不逊色。湘云之诗才,湘云之自信,湘云之豪气,皆在那舍我其谁的“只见湘云站起来”七个字中充分展现!
湘云对以“龙斗阵云销”之后,出以“野岸回孤棹”——晋代名士王子猷雪夜乘舟访戴,兴尽而返。刚才已被湘云抢了先,此刻宝琴怎能再让?于是她“也站起”吟出了“吟鞭指灞桥”,此诗句显然也巧妙地化用了典故——善诗的唐代相国郑綮应对朋友“相国近为新诗否”的对语:“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此处何以得之?”
湘云于第四十九回就曾揶揄黛玉是“假清高”,说她史湘云现在是“腥膻大吃大嚼”,吟诗时必定是“锦心绣口”,并声称“是真名士自风流”,现在她引东晋名士王子猷雪夜访戴以状雪天冻地中温暖的人间友情,所要极力张扬的也是她率真旷达的个性!
薛宝琴以唐代相国为喻应对湘云,在诗兴诗趣之外,显露的则是一种闲适气与富贵气,这与她即将嫁入梅翰林府第成为贵妇人的气质倒是十分吻合。
宝琴的出句“赐裘怜抚戍”——皇帝怜恤将士雪中辛勤抚边戍守而赐以过冬的衣裘,这是暗用《唐诗纪事》中唐玄宗的宫女制棉袍赐边军之典,这位宫女后被唐玄宗赐离皇宫嫁与那一士兵。这样的诗句,分明是颂圣之语。只见湘云“那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扬眉挺身”地吟出了对句“加絮念征徭”——制衣者惦念正在边境服徭役的征人寒冷,于是在衣中多加了些棉絮。这样的对句,又是何其贴切!
湘云的出句“坳垤审夷险”——大雪铺平了洼坑和高坎儿,走路时需要细察路面的高低不平,这是由“用典抒情”至生活日常,形容雪之大。大雪天出行,人们必极度谨慎,以这样的生活日常景状入诗,是作诗时另一种新巧的角度。怪不得宝钗“连声赞好”,并讲出了自己的对句“枝柯怕动摇”——行人雪地行走,担心被雪压塌掉下来的树枝砸伤。宝钗对湘云,对的也是生活寻常事,且写出了雪日行走于大树下每一个人的心理,真可以说是平中见奇。
宝钗接着吟出“皑皑轻趁步”——人行于皑皑白雪之途,谨慎小步向前。这是以行人之态,形容雪之厚,也是稳重的宝钗所对的诗行;黛玉对以“翦翦舞随腰”——白雪随风飞旋,轻盈曼妙,这一诗句不仅状写雪之色,还摹画雪之姿,且语言清丽,正是喜爱王维的黛玉的诗风。
黛玉出句“煮芋成新赏”——苏东坡曾赞其子苏过以山芋做成玉糁羹,赞语有“香似龙涎仍酽白”之句,如果用此句来比喻雪之洁白,这当然是另一种新奇的赏鉴;被黛玉推着应对的宝玉对以“撒盐是旧谣”——晋代谢安的侄子谢朗曾以“撒盐空中差可拟”,来应对叔父的“白雪纷纷何所似”之问,这样的典故用于大观园芦雪广即景联诗,两者相较,谢安与谢朗的问对,自然是昔日的歌谣了。
可为什么宝玉的对句,却招来了湘云的嘲笑?——“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湘云之所以嘲笑宝玉,除了宝玉不集中注意力来联句而被“黛玉推他”之外,还因为宝玉以谢朗自比,则等于承认自己落败于曾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应对谢安之问的谢道韫。如果说谢朗是代指宝玉,那么“咏絮才”指的就是林黛玉,故湘云说贾宝玉不争气,竟自甘失败,因而说宝玉“不中用”。不过,这正是贾宝玉所乐意的,在大观园的群芳面前,他永远只愿做一个欣赏者,永远愿意承认自己不及身边的这些姊妹们有才情。
宝玉吟出了“苇蓑犹泊钓”——长着芦苇的水中犹有蓑衣人泊舟垂钓。这之后轮到湘云展示高光时刻了。结果宝琴先抢着以“林斧不闻樵”——林间已不闻樵夫的斧声,来应对宝玉的出句,以这样的景语极力从侧面状写雪天的酷寒。宝琴接着吟出“伏象千峰凸”——被积雪覆盖的山峰如伏卧的白象,能吟出这样具有恢宏的气度,又有如此阔大的境界,且比喻又如此新奇的诗句,怎会不让人称赏?湘云接以“盘蛇一径遥”——此句从字面上理解是,雪地小路似盘曲的长蛇,也可以理解为雪覆大地,足印使小径上曲曲弯弯的痕迹更加显露。这等诗句也是有虚有实,虚实相生,蕴含无限的妙趣!一生酷爱《红楼梦》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就曾将这两句化用至其《沁园春·雪》中,填出的诗句就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可见曹雪芹笔下宝琴、湘云的诗句足可以不朽!
湘云再以出句“花缘经冷聚”——由于天冷雪花才凝聚而成,来挑战众金钗。此刻探春挺身应对,续以“色岂畏霜凋”——洁白的颜色哪里会因怕霜冻而消退?这等诗句当然仍是探春的性情流露。探春出以“深院惊寒雀”——大雪雀饥,噪声如惊,道出的虽是寻常雪天的景象,但于景中生出诗意却并非易事;湘云正渴,就在她“忙忙的吃茶”的那一刻,岫烟对以“空山泣老鸮”——雪光照得夜色如同白昼,怕光的鸱鸮因不能捕食而哀泣,回应了探春的出句。
岫烟出以“阶墀随上下”——雪随台阶上下覆盖。湘云应声对的是“池水任浮漂”——在池水中任意漂浮。以生活日常对生活日常之景,仍是在描摹雪之色,雪之姿!
湘云再出以“照耀临清晓”,与黛玉的对句“缤纷入永宵”构成互文,极力渲染雪下的时间之久,纷纷扬扬,扯天扯地,自昏及晓,绵绵不绝。
黛玉出以“诚忘三尺冷”——戍守边关的将士因忠诚而忘却了手中所持三尺剑的寒冷,这仍是极力渲染雪带给人的苦寒之感;湘云对句“瑞释九重焦”——瑞雪兆丰年,可以消除居处在九重高天的皇帝的焦虑。读到此等诗句,我们千万不能以今律古,苛责黛玉怎么也会吟出这等颂圣之句。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是诗会雅集,何况还必须应对他人的出句,或主动或被动,“从众”的心理都会于其诗句中显露出来。儒家对于诗教的追求就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诗礼之乐的*高境界就是要臻于哀而不怨、乐而不淫、温柔敦厚。
湘云续以出句“僵卧谁相问”,借用汉代袁安卧雪的典故,仍在极力渲染雪之大、雪之厚——汉代时,有一次,大雪积地,深达丈余,洛阳令外出巡察,见百姓都除雪开路,方能出门,袁安却闭门不出,人问其故,袁安说“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湘云化用此典,令诗句寒气逼人!而薛宝琴对的“狂游客喜招”,也暗用典故,即唐代王元宝雪天招客宴饮的故事——每逢大雪,王元宝就让仆人从巷口到家门,扫雪开路,招客饮宴,名为“暖寒会”。薛宝琴的对句也是在极力渲染雪之大,但宝琴诗句的色调,相较于湘云,更显温暖。
薛宝琴随即又吟出“天机断缟带”——飘落的白雪,犹如从天上织女身边飞落下的缟带,湘云急忙接以“海市失鲛绡”——那飘落的白雪,又何尝不像海市移来的鲛绡?其用典之妙,对仗之工,比喻之巧,自不待言。
诗魂林黛玉的诗兴,此刻也完全被激发了出来,她竟然破坏了李纨定下的联句规则,竟然不等湘云出句,吟出了“寂寞对台榭”之句。湘云岂能甘心相让,应声对以“清贫怀箪瓢”——穷苦之士由于大雪封门饮食无着,连像先贤颜回那样的“箪食瓢饮”的清贫生活也怀念起来了。
薛宝琴也没有等着湘云续吟出句,成了第二个破坏联诗规则的人,她“也不容情”地抢着吟出了“烹茶冰渐沸”之句,湘云却并不气恼,反“自为得趣”,赶忙笑着对以“煮酒叶难烧”。先是林黛玉没有让史湘云生畏,后是薛宝琴也无法让史湘云语塞,于是黛玉再吟出“没帚山僧扫”,这时,接句的不是湘云了,而是宝琴迎战黛玉,只听宝琴对以“埋琴稚子挑”。此刻,已经“笑的弯了腰”的湘云终于抓住时机吟了一句出句——“石楼闲睡鹤”,“笑的握着胸口”的黛玉也不等他人思虑,以“锦罽暖亲猫”一句来“高声”回应了湘云。
此时,众金钗已形成混战了。宝琴出以“月窟翻银浪”——以月光普照喻白雪遍地。湘云立即回以“霞城隐赤标”——用隐没的仙山赤城山这样的高峰也被积雪覆盖,状写雪之深、之厚。黛玉再吟出“沁梅香可嚼”以对——传说,宋代有一铁脚道人“常爱赤脚走雪中,兴发则朗诵《南华·秋水篇》,嚼梅花满口,和雪咽之。曰:‘吾欲寒香沁入肺腑。’”黛玉用此典入诗,已经将主题转向“雪之趣”“雪之爱”了,当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谁听明白了黛玉的用意?——是薛宝钗!宝钗当即“笑称好”,随后对以“淋竹醉堪调”——醉闻雪压竹之声的时候,正是抚琴的*好时刻。宝钗用的是何典?正是宋代王禹偁《黄冈竹楼记》的典:“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
黛玉与宝钗,对雪天之景的欣赏,已经完全达到了审美的高度!联句至此,宝琴再出句“或湿鸳鸯带”,湘云对以“时凝翡翠翘”,这句虽然也状写出了雪日贵族妇女出游赏景时衣饰摇动的情态,但已经无法与前面钗黛的“沁梅香可嚼,淋竹醉堪调”相匹敌了。黛玉再出以“无风仍脉脉”,宝琴对以“不雨亦潇潇”,以雪之飘飞的潇洒暗点雪中赏景之人的洒脱与从容,如一曲音乐作品,逐渐在向尾声部分收束了。
联句至此,会心的读者都知道,在这一场十二人参与的即景联诗大赛中,如果非得要分出轩轾的话,自然应该还是钗黛湘琴四人更胜一筹!
联诗至此,“湘云伏着已笑软了”,“众人看他三人对抢,也都不顾作诗,看着也只是笑”,黛玉仍未尽兴,推着湘云往下联,并对湘云施以激将法——“你也有才尽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了!”湘云此时已“只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宝钗也正要推湘云继续联句:“你有本事,把‘二萧’的韵全用完了,我才服你。”湘云答得极妙:“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呢。”本回标题“争联即景诗”中的一个“争”字,就这样于湘云的笑声中淋漓尽致地道出了。
*后还是李纨出场收尾,只听李纨吟出“欲志今朝乐”,李绮对以“凭诗祝舜尧”,大观园芦雪广争联即景诗的乐章,终于在二李的“颂圣”之音中完美地画上了休止符。
至于贾宝玉的“访妙玉乞红梅”与李纨、李绮、李纹拟制“观音未有世家传——虽善无征”等典雅的春灯谜,当然也是曹雪芹精心构思的第五十回中的重要情节,虽然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对《红楼梦》后续的情节展开也极为重要,但这些情节与“芦雪广争联即景诗”相比,如果仅从渲染大观园中浓郁的诗意及展现人物性格的角度看,“乞红梅”与“制灯谜”,实在也只能算是“争联即景诗”场面的余波!
作者简介
魏建宽,1965年出生,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教于浙江省镇海中学。
2009年,获评“江西省首届十佳高中语文教师”,2011年,荣获江西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称号;2012年,受聘兼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学实践课”指导教师;2018年至2024年,先后受聘兼任宁波市第十一届、十二届“特级教师带徒活动团队”导师。
2008年出版个人教学专著《走近课文作者的心灵世界》。数十遍阅读《红楼梦》,所执教的以“《红楼梦》阅读”为主题的公开课深受学生欢迎,曾发表《对整本书阅读的冷思考》《说说“脂粉队里的英雄”王熙凤》等教学论文。
-
莫言的奇奇怪怪故事集
¥23.4¥59.9 -
悉达多
¥13.0¥28.0 -
死魂灵
¥14.0¥48.0 -
中国近代史
¥16.7¥39.8 -
失去一切的人
¥20.0¥52.0 -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20.9¥55.0 -
诺贝尔文学奖大系-窄门
¥10.9¥31.0 -
本森小姐的甲虫
¥22.9¥55.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我独钟意命运角落的人
¥42.3¥168.0 -
鸟与兽的通俗生活
¥12.9¥39.8 -
罗生门
¥10.0¥36.0 -
有趣,都藏在无聊的日子里
¥18.2¥45.0 -
偏见
¥17.8¥56.0 -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6.3¥39.8 -
1984-插图珍藏版
¥11.9¥29.8 -
我是一只骆驼
¥14.2¥32.0 -
鼠疫
¥12.6¥38.8 -
一间自己的房间
¥19.3¥32.0 -
2025读书月阅读盲盒——经常作案的朋友都知道
¥42.3¥168.0 -
读人生这本大书
¥8.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