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字路口的贾家:18封信聊透《红楼梦》

包邮十字路口的贾家:18封信聊透《红楼梦》

1星价 ¥34.6 (6.3折)
2星价¥34.6 定价¥5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473806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8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59473806 ; 978-7-5594-7380-6

本书特色

多元视角解读《红楼梦》,让名著重新活起来

在《红楼梦》的原始文本之外,三位作者引入了更为多元的材料:时下流行的影视作品、知名作家的文学评论、各学科领域的理论观念、古往今来的《红楼梦》的二次创作、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化的解读,给经典“去魅”,解放名著宇宙的无限可能。

深入探讨《红楼梦》中的人生命题,折射现实与人性

三位作者聚焦《红楼梦》中爱、自由、现实等关键命题,关注书中大大小小的人物对其做出的定义与选择,从中探寻人物性格,探讨创作动机,也进一步反观现实。在思想的碰撞之中,挖掘名著更深层次的内涵。

独特的私人书信形式,在观点交换与观念交锋中走进《红楼梦》

本书以三位作者的书信往来展开,提供了形式上的独特性与趣味性,内容上也少了一分表演,多了一分面对面式的真情流露。18封信相互呼应,观点上或有共鸣,或有拓展,或有冲突,在引发思考的同时,也是三人个性的鲜活体现。


内容简介

本书借书信往来这一传统而别致的载体,展现了三位作者对《红楼梦》中人事情理的分享与探讨。三人选择以自身经历见闻为引,剖析书中人物的行为性格,解构曹雪芹的创作动机与手法。他们在大名著中品小人物,由旧故事中得新见解,从《红楼梦》记录的生活点滴中捡拾超越性别的真情、发问爱与婚姻,也从曹雪芹独到的选材与运笔中见证传统观念的烙印、探讨规则与自由的冲突。信件往来之间,观点论述有时相互支撑,有时彼此争锋,从中总能感受到现代人视角下名著的温度与活力,也展现出思想碰撞创造的辽阔世界。

目录

**辑 打破界限,撕掉标签

**封信 每个人读的都是自己  刘晓蕾

第二封信 被名著“毒害”的人生  庄秋水

第三封信 以新眼观旧书,旧书皆新  杨 早


第二辑 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光环

第四封信 *好的材料是你深知的材料  庄秋水

第五封信 如果我来开局《红楼梦》  杨 早

第六封信 曹雪芹是如何对付传统的  刘晓蕾


第三辑 纯粹有多美,自由有多贵

第七封信 成规不存,意义焉附?  庄秋水

第八封信 十字路口的贾家  杨 早

第九封信 对爱情的老调重弹  刘晓蕾


第四辑 千万不要小瞧林黛玉

第十封信 用文学抵抗遗忘  刘晓蕾

第十一封信 千万不要小看林黛玉  杨 早

第十二封信 真正活过的诱惑  庄秋水


第五辑 婚姻是《红楼梦》的主线?

第十三封信 贾宝玉为什么恐婚?  杨 早

第十四封信 故事如何收场?  庄秋水

第十五封信 把婚姻置之死地而后生?  刘晓蕾


第六辑 爱、现实和自由

第十六封信 困在系统里的人  庄秋水

第十七封信 在墙上开一扇窗  刘晓蕾

第十八封信 很大很大的黑房间里的一丝微光  杨 早


附 录

三十四个故事解码《红楼梦》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刘晓蕾,南京大学文学博士,作家,大学教师;北京理工大学“*受欢迎的公共课教师”;“得到”APP《刘晓蕾讲透〈金瓶梅〉》主理人,曾在《文汇报》《腾讯大家》开设专栏,著有《情僧、英雄与正经人:14位人物解透红楼梦》《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


杨早,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五道庙与沙滩:舆论启蒙下的北京1904—1918》《民国了》《元周记》《野史记》《说史记》《早读过了》《拾读汪曾祺》等,编有《六十年与六十部:共和国文学档案》《沈从文集》《汪曾祺别集》,译有《合肥四姊妹》。


庄秋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出版人。著有《风入罗衣:中国文学中的服饰与人情》《三百年来伤国乱:晚清至民国中国记忆》等;担任纪录片《张謇》策划撰稿,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