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33975944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1-01
- 条形码:9787533975944 ; 978-7-5339-7594-4
本书特色
☆认识美、理解美,以正确的姿势谈论美
☆建筑、雕塑、绘画、舞蹈、音乐、戏曲、设计……各种艺术门类,欣赏法门全覆盖
☆由浅入深,美学进阶梯航
☆与《美学讲稿》《艺术人类学》互为补充
内容简介
美学是易中天的来时路。《谈美随笔》是易中天教授多年美学研究与写作的精彩总结。全书分三卷:美学随笔,以轻松笔触谈论美学感悟。话题涵盖建筑、绘画、雕塑、现当代艺术;短篇美学论文,深入探讨美学的核心概念与应用范畴,包括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艺术实践论、中国美学史的内在逻辑等十余个问题。第三卷系统探讨《文心雕龙》的美学思想。这三卷,形成了由浅入深的梯度,无论是对美学有兴趣的大众读者,还是有意深入理解美学、走进美学的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迪,破门而入,一窥美学堂奥。
目录
第1卷 谈美随笔
**章 理性的狡计
第二章 赋质料以生命
第三章 化瞬间为永恒
第四章 改变生活的艺术
第五章 走下楼梯的裸体者
第二卷 美学论文
**章 重新寻找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二章 艺术实践性论纲
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的内在逻辑与历史环节
第四章 艺术分类新说
第五章 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
第六章 中国戏曲艺术的美学特征
第七章 论艺术学的学科体系
第八章 论艺术标准
第九章 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走向“新实践美学”
第十章 从“前艺术”到“后艺术”
第十一章 论审美的发生
第三卷 《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
序
上篇 自然之道
**章 时代骄子
第二章 自然之道
第三章 文学的特质
中篇 神理之数
第四章 神思之理
第五章 性情之数
下篇 雅丽之文
第六章 真善美原则
第七章 风骨与体势
第八章 中和之美
简短的结论
后记
相关资料
艺术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揭示艺术的本质。因此艺术类型就应该既是艺术本质的不同逻辑层面,又是艺术发展的各个历史环节。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掌握方式,艺术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因此它在其诞生时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并由此形成了三种艺术类型,即:一、环境艺术,包括工艺、建筑和雕塑;二、人体艺术,包括人体装饰、舞蹈和戏剧;三、心象艺术,包括绘画、音乐和文学。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转化,就构成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生动历史画面。
艺术的分类,是美学和文艺学的难题。
历史上关于艺术分类的学说和观点可谓多矣!*常见和*流行的是以下三种:**种以艺术作品的存在形态为依据,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如音乐)、空间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建筑)和时空综合艺术(如舞蹈、戏剧);第二种以艺术创作的目的手法为依据,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如音乐、诗)和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第三种以艺术欣赏的接受心理为依据,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和内部感觉艺术或称想象艺术(即文学)。还有人主张把艺术分为静态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和动态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这实际上和**种方法一样,是着眼于艺术作品的存在形态,但远不如**种分法更为合理。至于以艺术的媒材为依据,将艺术分为音调艺术(音乐)、姿态艺术(美术)和语言艺术(文学)等等,也不过是第三种分类法变换了角度(一则着眼于作品,一则着眼于欣赏)的说法而已。
上述种种艺术分类学说,无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并能一般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它们在方法论上,往往只是着眼于艺术的某一特征或某一层面,而未能着眼于艺术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因此,这些分类也就往往只是外在的、表面的,甚至是片面的。这样,当我们将这些分类原则实施于具体的艺术门类和艺术现象时,便难免生硬牵强,或捉襟见肘,或削足适履,或以偏概全,或挂一漏万。比如,如果说绘画是再现艺术,那么又怎样解释表现主义绘画呢?如果说雕塑是静的艺术,又怎样解释动感雕塑呢?还有,文学就能说是时间艺术吗?文学并不存在于时间序列之中,它并不像音乐那样,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先后、时间节奏和时间长度。再如,舞蹈究竟是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抑或视听综合艺术呢?事实上,舞蹈的目的既不是听,也不是看,而是“跳”,因此它也不是内部感觉艺术。总之,上述艺术分类诸方法,总是有着这样那样不能令人满意也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因此,有些美学家,如克罗齐、开瑞特等,就干脆认为艺术其实是不可分类的。
艺术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揭示艺术的本质。因此艺术类型就应该既是艺术本质的不同逻辑层面,又是艺术发展的各个历史环节。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掌握方式,艺术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因此它在其诞生时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并由此形成了三种艺术类型,即:一、环境艺术,包括工艺、建筑和雕塑;二、人体艺术,包括人体装饰、舞蹈和戏剧;三、心象艺术,包括绘画、音乐和文学。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转化,就构成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生动历史画面。
艺术的分类,是美学和文艺学的难题。
历史上关于艺术分类的学说和观点可谓多矣!*常见和*流行的是以下三种:**种以艺术作品的存在形态为依据,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如音乐)、空间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建筑)和时空综合艺术(如舞蹈、戏剧);第二种以艺术创作的目的手法为依据,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如音乐、诗)和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第三种以艺术欣赏的接受心理为依据,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和内部感觉艺术或称想象艺术(即文学)。还有人主张把艺术分为静态艺术(如绘画、雕塑、建筑)和动态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这实际上和**种方法一样,是着眼于艺术作品的存在形态,但远不如**种分法更为合理。至于以艺术的媒材为依据,将艺术分为音调艺术(音乐)、姿态艺术(美术)和语言艺术(文学)等等,也不过是第三种分类法变换了角度(一则着眼于作品,一则着眼于欣赏)的说法而已。
上述种种艺术分类学说,无疑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也都有一定的影响,并能一般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它们在方法论上,往往只是着眼于艺术的某一特征或某一层面,而未能着眼于艺术的内在本质与规律,因此,这些分类也就往往只是外在的、表面的,甚至是片面的。这样,当我们将这些分类原则实施于具体的艺术门类和艺术现象时,便难免生硬牵强,或捉襟见肘,或削足适履,或以偏概全,或挂一漏万。比如,如果说绘画是再现艺术,那么又怎样解释表现主义绘画呢?如果说雕塑是静的艺术,又怎样解释动感雕塑呢?还有,文学就能说是时间艺术吗?文学并不存在于时间序列之中,它并不像音乐那样,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先后、时间节奏和时间长度。再如,舞蹈究竟是听觉艺术、视觉艺术抑或视听综合艺术呢?事实上,舞蹈的目的既不是听,也不是看,而是“跳”,因此它也不是内部感觉艺术。总之,上述艺术分类诸方法,总是有着这样那样不能令人满意也不能自圆其说之处。因此,有些美学家,如克罗齐、开瑞特等,就干脆认为艺术其实是不可分类的。
然而,不论艺术分类的反对者们有多么充足的理由,艺术之表现为不同的类型,却是一个事实。因此,艺术的分类,又是美学和文艺学不可回避的问题。问题不在于分不分类,而在于如何分类。更重要的是,艺术分类自身并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揭示艺术的本质,以及艺术由于这个本质而展示出来的现象形态和历史环节。因此,艺术的分类在方法论上,就必须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逻辑与历史的一致。在这种方法论看来,艺术的类型在本质上不过是艺术本质的不同逻辑层面,同时,由于艺术在本质上是运动的,是一个过程,因此,这些艺术类型又同时应该是艺术发生、发展的历史环节,这就叫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显然,这种分类方法,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是发展的而非僵死的,是辩证的而非形而上学的。
美学史上*早试图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来研究各类艺术,将艺术类型的逻辑序列和艺术发生的历史环节联系起来进行分类的,是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黑格尔认为,艺术之所以有这么多类型,是因为艺术作为美,即作为“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必然展现为一系列历史环节,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类型。**个历史环节是象征艺术,其主要类型是建筑;第二个历史环节是古典型艺术,其主要类型是雕塑;第三个历史环节是浪漫型艺术,其主要类型是绘画、音乐和诗。这三个历史阶段和艺术类型,体现了艺术对于“理想”即“真正的美的概念”的三种历史性关系:“始而追求,继而达到,终于超越”,而当艺术超越了自己的理想时,艺术自身也终将解体,并让位于宗教和哲学。
的确,美学史上还没有哪个人对艺术分类的研究达到了如此完善的地步。从这个意义上几乎可以说,黑格尔的分类在方法论上是不可企及的“范本”。但是,黑格尔的世界观毕竟在本质上是“头足倒置”的。这种唯心主义的头足倒置,就不但使他同样未能真正揭示艺术的本质,同时也使他的分类原则同样不可避免地有着许多弊病和漏洞。比如,舞蹈这种艺术样式,在他的体系中便没有容身之地。
我们的方法是把被黑格尔唯心主义地颠倒了的世界及其历史过程的本质再颠倒过来。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是人对世界的一种掌握,而这种掌握又是通过人对自然的实践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因此,这种掌握就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也就是说,艺术是一个辩证地发生、发展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与人类自身发生、发展的过程相同步的。根据这个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我认为,艺术在其诞生时期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形成了三种艺术类型,其中每一类型又包括三个艺术门类,它们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转化,就构成了整个艺术世界的生动历史画面。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出生于长沙,曾在新疆工作,先后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16.9¥49.8 -
生如蚁,美如神:怎样平凡而有诗意地过一生
¥19.6¥58.0 -
理想国-精装典藏版
¥21.4¥68.0 -
中国哲学小史
¥18.9¥49.8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谈修养
¥7.7¥20.0 -
道家哲学研究-(附录三种)
¥5.9¥18.0 -
一种人生观
¥26.7¥42.0 -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10.0¥36.0 -
启蒙先知-严复.梁启超的思想革命
¥18.3¥54.0 -
脑海中的声音:自我对话的历史与科学
¥15.7¥49.0 -
超解论语:怎样继承孔子留给我们的遗产
¥20.4¥49.8 -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7.9¥21.5 -
生命的所有可能
¥17.6¥52.0 -
帝宫佛影雍和宫与黄寺
¥10.7¥24.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西南联大哲学课
¥18.4¥58.0 -
思考的本质:杜威论逻辑思维
¥12.9¥39.8 -
理想国
¥16.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