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舍斯托夫集:悲剧哲学家的旷野呼告
读者评分
4分

包邮舍斯托夫集:悲剧哲学家的旷野呼告:悲剧哲学家的旷野呼告

1星价 ¥6.3 (2.1折)
2星价¥6.3 定价¥29.8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imz***(三星用户)

应该还可以吧

应该还可以吧

2011-03-19 14:12:22
0 0
图文详情
  • ISBN:780661991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12
  • 出版时间:2004-08-01
  • 条形码:9787806619919 ; 978-7-80661-991-9

本书特色

人得到信仰不是为了维护理性对宇宙的统治,而是为了使人自己成为上帝创造的世界的主人。

内容简介

这一套“书库”已经整整齐齐地摆在我闪眼前了,外国有原作者都可以算是“名人”,书中包含着他们的智慧,当然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经验与教训共处,我们应当怎样对待这一套书呢?我个人认为,我在上面刺刺不休地讲的那一些话,就是我们对待这一个书库的准则,首先,忆训履有“前车之鉴”,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识别和利用。其次,这一些都是“他山之石”,我们用它来“攻”我们的玉。第三,“以我为主”,以我们当前的需要为主,这一点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我闪要按照我们当前的需要,来细致鉴别书中的精华与糟粕,以决定汲收或者扬弃,主动权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这一点是含糊不得的,如果某一些富于“贾桂思想”的人士,在膜拜当今外国那一批风云幻想,作起又落的“名人”、“准名人”或“候补名人”之余,又来膜拜这一批已经成为“名在”的大菩萨,则我期期以为不可。

前言

书评 自明与僵仰(代序) ——纪念舍斯托夫逝世60周年 方珊 渴求普遍和必然的真理的理性引向死亡,而生命之路要通过信仰。 舍斯托夫 在20世纪璀璨闪烁的思想群星中,列夫·舍斯托夫(JIeB IIIectoB,1866—1938)作为一位世界著名的宗教哲学家,是一颗极为耀眼的明星。他大胆质疑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尊祟理性的传统,标举信仰为其思想旗帜,重视个体的人,关注个人苦难与绝望,他的一系列思想观点,即便在世纪之交的今天看来,仍极具挑战性。 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发展出一种崇尚理性的思想传统,苏格拉底为了追求理性真理而选择死亡,柏拉图把哲学家尊奉为理想国的君主。即使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很多人也是非常思辨、非常逻辑地讨论神学问题。到了近代,康德通过区分“自在之物”和“自为之物”把“理性”从上帝手中夺回,重新给予人认识理性真理的权利。黑格尔则把康德哲学推向极端,建构了他那无所不包的“绝对精神”的王国。祟尚理性的哲学传统到了20世纪有增无减。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就认为:哪怕世界毁灭了,理性的法则依然存在。 但是舍斯托夫却发出“旷野的呼告”。他认为,与古希腊的理性传统相对照,西方还存在着另一种传统,它以《圣经》思想为代表,在近代由尼采、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所继承。它们都拒绝理性的绝对统治,认为理性羌法解决生死问题,无法解决人类的恐惧、绝望、堕落等问题。世界在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和理性相比,信仰才是人更深层次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舍斯托夫哲学中的“圣经”、“上帝”概念,并不等于神学家思想中的“上帝”。作为一个深刻的思想家,他和迷信没有任何共同之处。正如他对别尔嘉耶夫说的:“你把思想神化,而我恰恰*受不了思想的神化。”他在哲学中坚持信仰,坚持对真理的绝对性的怀疑,提倡思想的自由,实质上是在理性的力量借助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而越来越统制人的思想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正如他在纪念哲学家胡塞尔的文章中说的:“迫使我在没有人认为尽一切力量可能有胜利希望的地方开始进行斗争。” 二 舍斯托夫原名列夫·伊萨科维奇·什瓦尔茨曼(JIeB NcaKOBNU IIIBapIIaH),1866年生于乌克兰基辅的一个犹太家庭。其父虽出身贫寒,但后来逐渐成为当地富商。舍斯托夫在基辅受启蒙教育,后被送到莫斯科上中学。1884年,舍斯托夫人莫斯科大学,开始就读数理系,后转读法律系。大学毕业后,曾服兵役,担任过短期的律师助手,并在其父的企业工作,发表了几篇有关财经方面的文章。 1894年,他转而研究文学与哲学问题,次年,相继发表了几篇文学与哲学论文,满怀兴趣地研究莎土比亚、勃兰兑斯、康德、尼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著作。1898年,其处女作《莎士比亚和他的批评家勃兰兑斯》一书问世,使之在文艺批评界崭露头角。1899年,《托尔斯泰伯爵与弗·尼采学说中的善》出版。随之,《悲剧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于1903年问世,不仅在俄国学术界,而且在西方学术界都产生了强烈反响。以后,《无根据颂》(1905)与评论契诃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别尔嘉耶夫等人的结集《开端与终结》(1908)出版,又引起轰动,受到学术界的注目。 ……

目录

“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总序
“20世纪外国文化名人书库”主编开卷语
自明与信仰(代序)
——纪念舍斯托夫逝世60周年
论莎士比亚的《裘力斯·凯撒》
托尔斯泰伯爵与弗·尼采学说中的善
——哲学与布道
前言
悲剧哲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
绪论
**章
第二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无根据颂

开端与终结
创造源自虚无(A·Π·契诃夫)
宗教与哲学
凡人皆有一死
——论爱德曼·胡塞尔的认识论
钥匙的统治
破坏与创造
钥匙的统治
达尔文与《圣经》
爱情与理念
可说明的与不可说明的思想
历史哲学
规则与例外
论神祇
*后的审判
只有一位哲学家认为有上帝吗?
在约伯的天平上
科学和自由研究(代序)
敢想敢为和俯首听命(第二部分)
雅典与耶路撒冷
前言
论思维的第二维(斗争与思辨)
言与行
自然与人
旷野呼告
——克尔凯郭尔与存在哲学
克尔凯郭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约伯和黑格尔
恐惧和虚无
绝望和虚无
自由
上帝和强迫的真理
赎罪的秘密
结论
纪念伟大的哲学家爱德曼·胡塞尔
舍斯托夫与别尔嘉耶夫通信选
后记
附录 舍斯托夫年表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舍斯托夫(1866——1938)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基督教存在的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悲剧哲学——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尼采》、《在约伯的天平上》、《旷野呼告——克尔凯郭尔与存大哲学》、《雅曲与耶路撒冷》等,舍斯托夫的著作以深沈的俄罗斯文化为根基,对西言以理性主义为主流的文明作了深刻批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