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4622362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4-01
- 条形码:9787514622362 ; 978-7-5146-2236-2
本书特色
正史为主干,野史为枝叶,再现唐太宗的人格魅力
千古一帝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被后世誉为封建社会的治世典范
推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中央集权,改革科举制度
内容简介
无论是从学识修养还是从人格魅力上来看,李世民都可称为千古一帝。他早年随父李渊起兵反隋,建立唐朝,屡建战功。武德九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登基为帝,年号贞观。在位期间,虚心纳谏,任用房玄龄、魏征等贤臣,实行均田制,劝课农桑,开创“贞观之治”,国家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同时,开疆拓土,完善三省六部制,减轻刑罚,增加科举科目,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详细记述了贞观时期唐太宗的一系列作为,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大唐盛世之图景。
目录
**章 兄弟夺位,太宗登基
兄弟争斗,意外重重
盈盈笑意,危机四伏
玄武之变,终登皇位
第二章 君臣论道,励精图治
探求前朝,群臣论道
创立制度,加强集权
宽仁施政,成就盛世
知人善任,注重品德
第三章 人才济济,良臣云集
房谋杜断,左膀右臂
直言不讳,竭诚劝谏
二李相助,所向无敌
两大门神,尉迟秦琼
虎狼相合,知节君集
第四章 征讨四方,吐蕃和亲
突厥内乱,不战而和
定吐谷浑,仁政对待
征战继续,唐平高昌
第五章 太平盛世,国家繁荣
重农恤民,发展经济
鉴古设馆,兴礼修志
相关资料
“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以隋亡为戒, 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政绩卓著。隋朝修建了大运河并开创科举制度,劳民伤财的大运河是导致隋灭亡的原因之一,但这些却客
观上促成了贞观之治。
唐太宗虚怀纳谏,纠正错误;选贤任能,诚信待下,政治修明;宽简立法,慎择良吏,执法不避权贵;重视地方政治,慎择刺史,吏治较为清明;释放宫女,纵放鹰犬,提倡节俭;减少战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撰行《贞观氏族志》,抑制旧士族势力。由于执行上述政策和措施,贞观年间出现了牛马布野、谷价低廉、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景象。
唐太宗还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广设羁縻府州,安置降众,消除边患,缓解了民族矛盾,因而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唐太宗遣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为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开了先河,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时的年号为“贞观”(627—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足以同汉代文景之治相媲美的盛世之治。这是唐朝的**个治世,同时也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详细记述了贞观时期唐太宗的一系列作为,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大唐盛世之图景。本书乃一家之言,仅供读者参考,不足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玄武之变,终登皇位
在持续了数年的明争暗斗之后,李世民开始积极筹划对东宫的反扑,立誓要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联盟击破,并且不给他们任何反击的机会。
久经沙场的李世民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一旦不能一招制敌,势必引来更凶猛的反扑。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消灭太子一党,开始从一只蛰伏的雄狮变成蓄势待发的利箭,他要求自己一发必中。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都悄悄在秦王府中集合之后,李世民说:“我本来怀着仁厚之心,不愿意让父皇看到兄弟相残而伤心。但是太子和齐王步步紧逼,并不因我们是一母同胞而留有丝毫余情。既然是这样,我只能奋起出击了。”
“贞观之治”是指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以隋亡为戒, 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开明政策和措施,政绩卓著。隋朝修建了大运河并开创科举制度,劳民伤财的大运河是导致隋灭亡的原因之一,但这些却客
观上促成了贞观之治。
唐太宗虚怀纳谏,纠正错误;选贤任能,诚信待下,政治修明;宽简立法,慎择良吏,执法不避权贵;重视地方政治,慎择刺史,吏治较为清明;释放宫女,纵放鹰犬,提倡节俭;减少战事,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撰行《贞观氏族志》,抑制旧士族势力。由于执行上述政策和措施,贞观年间出现了牛马布野、谷价低廉、社会安定、国家富强的景象。
唐太宗还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广设羁縻府州,安置降众,消除边患,缓解了民族矛盾,因而被北方各族尊称为“天可汗”;唐太宗遣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为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开了先河,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时的年号为“贞观”(627—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足以同汉代文景之治相媲美的盛世之治。这是唐朝的**个治世,同时也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书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详细记述了贞观时期唐太宗的一系列作为,给读者呈现出一幅大唐盛世之图景。本书乃一家之言,仅供读者参考,不足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玄武之变,终登皇位
在持续了数年的明争暗斗之后,李世民开始积极筹划对东宫的反扑,立誓要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联盟击破,并且不给他们任何反击的机会。
久经沙场的李世民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一旦不能一招制敌,势必引来更凶猛的反扑。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消灭太子一党,开始从一只蛰伏的雄狮变成蓄势待发的利箭,他要求自己一发必中。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人都悄悄在秦王府中集合之后,李世民说:“我本来怀着仁厚之心,不愿意让父皇看到兄弟相残而伤心。但是太子和齐王步步紧逼,并不因我们是一母同胞而留有丝毫余情。既然是这样,我只能奋起出击了。”
房玄龄说:“东宫和秦王府已经势不两立,若是秦王还心存幻想,希望太子会因为兄弟之情而幡然悔悟,那就太可笑了。现在,我们只能挥戈相向,找个办法让皇上治太子的罪,才能为社稷求得安宁。”
众人皆点头称是,可是长孙无忌却说:“此前杨文干谋反之时,太子作为主谋,却被皇上赦免。可见皇上对于太子的宠爱远胜秦王,我们再想通过皇上来让太子受到惩罚,似乎不太可能了。就算能找到证据再以谋逆之罪告到皇上那里,也不一定会扳倒太子,所以我们一定要找其他办法。”
其实,对于李渊的期望,李世民早就已经放弃了。李渊眼看着李建成做出企图谋逆、戕害兄弟等行为之后依旧保护太子,李世民便对李渊失望了。他明白,在李渊的天平上,虽然他李世民建立了无数军功,被赐予了很多荣耀,却依旧抵不上太子重要。而谙熟兵法的他也明白:敌人用过的招数,自己不能再用。李建成对他设计圈套、在皇上面前诋毁诬陷等策略,都起到了一定作用,如果自己再去效仿,不仅不能取得效果,还会让太子占了先机。所以,他要做的是太子从未做过的。
李世民对众人说:“太子一向不能容我,杀我之心不死。这一次又在昆明池设计害我,既然这样,我又怎么能坐以待毙!我只能在他杀我之前先动手,而且我要一招制敌。这也是为了国家社稷,为了大唐的安宁。”
房玄龄说:“我们要对太子下手,必然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现在长安城中到处都是太子的人,就连皇宫中也都是太子布下的阵防,哪儿才*合适呢?”
看众人沉默,李世民说:“玄武门的守将敬君弘曾经是我的部将,跟随我南征北战,在平定窦建德的战役中表现突出,被我推举驻守玄武门,是可以信任的人。现在长安城里要想找到可以下手而不被打扰的地方,可能就只有玄武门了。”
房玄龄一听大喜,说:“玄武门是进宫必经之地,皇上现在又住在靠近玄武门的临湖殿。只要我们能将太子引到宫中,让他朝拜皇上,太子就必然要经过玄武门,就能找到下手的机会。”这一点很快便获得了大家的赞同。侯君集、尉迟恭等人说:“我们可以先去玄武门做好埋伏,一旦太子出现,便可以动手杀了他。”可是长孙无忌却说:“那么又怎么能将他引到玄武门去呢?平时太子朝拜,我们都掌握不到行踪,而且多有随行。”这个问题难倒了大家。就算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李建成不出现,也是白搭。李世民说:“要让太子去朝拜皇上,就不能是太过激烈的理由。如果是谋反这些罪名,估计太子就不敢进宫面圣,反而是逃走了。”长孙无忌说:“如果理由不够,皇上又会觉得没有必要召见太子,那我们的辛苦就付诸东流了。”
大家又一次陷入沉默中,过了半晌,杜如晦说:“太子常入宫,其实并不是拜见皇上,很多时候他是去后宫。”
房玄龄说:“尹德妃和张婕妤与太子的私交非常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杜如晦说:“既然这样,我们能不能在这件事上做一些文章呢?”
房玄龄想了想,一拍手说:“对啊!我们可以向皇上告密,就说太子淫乱后宫。这条罪名可大可小,宫里又一直传有太子与尹德妃、张婕妤过从甚密的消息,皇上一定会召见太子。而太子觉得自己被冤枉,也一定会进宫去做解释。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在玄武门等着他自投罗网了。”
众人对这一策计都表示赞成,李世民也表示赞同,便连夜写了奏折,揭发太子与尹德妃、张婕妤秽乱宫廷,有损尊严。同时说太子和齐王有意谋害自己,让李渊不得不将李世民也同时召入宫中询问。
武德九年(626)六月初四早晨,李渊打开李世民的奏折一看,勃然大怒,便诏令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进宫到临湖殿面圣。
东宫接到的消息说,秦王在皇上面前告了一状,说太子淫乱后宫,皇上大怒,命其进宫一问究竟。李元吉说:“我们现在兵马都已经部署得差不多了,而秦王此时忽然陷害,诏令太子进宫,肯定不会有好事。不如太子就称病在家,暂时不去朝拜,静待事情发展,再做打算。一旦秦王有所举动,我们就起兵将其制伏。”
李建成却摇摇头说:“我莫名其妙背上这样的罪名,皇上对我的信任肯定有所降低。而且我现在部署严密,长安城到处都有我的布防。薛万彻、谢叔方、冯立等得力的部将也都做好了随时作战的准备,你就不用担心了,只要进宫向皇上解释清楚这些,秦王的谎言就会不攻自破,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动手了。”
李建成坚持带着齐王及部分亲随进宫到临湖殿面圣。途经玄武门时,太子忽然发现情况不对。原本守卫森严的玄武门今天没有几个人看守,城门上的守将个个神色紧张。发现端倪的李建成忙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李元吉,两人勒住马头打算撤回东宫,却见李世民全副武装,带着一队亲随迎面而来。
李世民看到太子和齐王想要逃走,便朗声道:“太子、四弟,你们不是来见皇上的吗?怎么还没见到就要走?”李建成见状忙策马想要逃出宫去,李世民已经开弓拉箭,一箭正中太子后心。
眼看着太子应声落马,李元吉大骇,忙扭转马头想要冲向李世民,与其决一死战。孰料李世民身边猛将尉迟恭早已等候多时,一箭正中元吉眉心,将其射落。
变故在瞬间发生,所有人都惊呆了,太子的部下顿时一哄而散。李世民命人将他们收拢,一个个都拘押起来,但依旧有漏网之鱼逃出宫去,向宫门外守候的太子护卫队呼救。不一会儿,薛万彻、冯立等太子的部将都率兵赶到玄武门。
这一边,李世民带着尉迟恭、侯君集、张公瑾等人,连同玄武门守将敬君弘,死守城门。另一边,太子翊卫薛万彻、车骑将军冯立也率兵猛攻。薛万彻眼看城门守得严固,便对冯立说:“秦王带着部将都在这里死战,秦王府一定缺人把守,你且在这里攻城,我率军去攻打秦王府!”
李世民一看薛万彻率军撤退,要去攻打秦王府,不由得一阵发慌,此时的秦王府中只有老幼家眷,薛万彻一去必然全部被俘。正焦急间,尉迟恭跃然上马,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头砍下来,挂到城门之上,对冯立、薛万彻说:“你们的主子已经死了,你们还想做什么?”
众人一看太子和齐王已然被杀,顿时斗志涣散,很快便被秦王军队击溃,而薛万彻和冯立也仓皇逃出长安去了。
玄武门之变以李世民的完胜告终,虽然在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李世民也多次以身涉险,但他果断下令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为自己赢取了*后的胜利。
玄武门之变两个月后,李渊让位给李世民,李世民在推辞了三次之后,改元贞观,坦然地坐上了自己期盼已久的位置,全权掌握了这个国家。
作者简介
姜越,自幼酷爱文学,长期从事文化事业相关工作。曾成功策划并出版了“青春有约”“青春少年样样红”青少年读史尝鲜等系列图书,著有《正儿八经地生活》《顺势者昌》《读宋词 学写作》等专著。
-
大宋宰相王安石
¥22.6¥55.0 -
在彭德怀身边
¥7.6¥22.0 -
一个政治家的肖像-约瑟夫.富歇传
¥10.6¥32.0 -
人类群星闪耀时
¥9.9¥29.8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6.3¥45.0 -
张爱玲传:浮华褪尽,人比烟花寂寞
¥10.0¥36.0 -
1823.2-1901.11-李鸿章传
¥10.6¥32.0 -
百年梦忆:梁实秋人生自述
¥10.7¥28.0 -
隔膜与猜忌:胡风与姚雪垠的世纪纷争
¥10.6¥30.0 -
宇宙中最微小的光
¥19.9¥59.0 -
洪业传
¥16.1¥42.0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8.8¥29.0 -
陶渊明传论
¥9.3¥26.0 -
赶潮的人-蒋梦麟传
¥24.8¥70.0 -
蒋经国初登政坛
¥15.4¥38.0 -
重逢(最后的对话3)(精)
¥23.4¥59.0 -
执着的探索者:达尔文
¥8.6¥36.0 -
林肯传
¥10.0¥36.0 -
苏东坡:最是人间真情味
¥16.4¥48.0 -
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上下)(八品-九品)
¥18.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