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203136071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12-01
- 条形码:9787203136071 ; 978-7-203-13607-1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一本独具匠心的文化随笔集,作者以“水具”为切入点,将笔墨纸砚、茶具酒器等日常器物与传统文化、历史典故、文人雅趣巧妙融合。书中既有对器物本身的细致描摹,也有对其背后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带领读者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将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为鲜活的故事,读来令人兴致盎然。无论是文人墨客的风雅趣事,还是寻常百姓的生活智慧,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这本书不仅是一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入门读物,更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文化盛宴。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房水具的收藏普及类图书。文房水具有四器,即盂、滴、洗、勺,是文房诸器中唯一与笔墨纸砚同门、同源、同路、同行,经过千万年的易变轮回走过来的文用之器。既是研墨注露的盛水佳器,也是文房翰墨的宰辅国丞,千百年来受到文人雅士、寒门举子、王侯重卿、富贾儒圣的宠爱。因此宋人林洪送雅号“水中丞”。水具的演变与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人类的日常生活器易化而来。上古祖先的原始汲水器具,其实无外乎螺蚌、角、瓠,甚至是捧手一掬,拢指一舀。本书从文房水具的起源以及各时期的形制演变、制作工艺、收藏事项等进行分析,图文并茂,具有一定价值。
前言
序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论语·卫灵公》中的一句千古名言。尤其是宋初名臣、雍熙翰林苏易简又以其《文房四谱》的精论与详实的史料,对笔墨纸砚的源流、制造、杂说、辞赋分门别类逐一做了阐述,自此,后世就把文房用具以“文房四宝”相称。书法与绘画本来是水墨的艺术,水也自然是文房之尊,如果没有水的加持,笔墨怎么得以成书?但不知为何,历史会把行墨之水排斥于“四宝”之外,真可谓是千古之谬。当然,水会随着日照月蚀、风吹气侵而流逝,但盂圆水方衣钵在,水化云霞留精彩。
目录
目录
一 水具寻源与演进001
(一)天生地造,原始初制阶段003
(二)制陶冶金,精工造器阶段003
(三)文化崛起,水具立世阶段021
二 穷材绝技与工艺041
(一)用尽天下万种材,女娲捧出天石来042
(二)神来之手做一器,巧夺天工看工艺043
(三)千姿百态兴雅俗,精工绝技塑珍奇071
三 文化蕴涵与经典077
(一)虾蟆戏水尽文采,蟾宫折桂举大才078
(二)神龟主水五千载,独占鳌头登高台082
(三)黄卷青灯苦修行,魁星点斗鱼化龙084
(四)蝉鸣嘹叫三千年,宗荫门杰有吉言086
(五)器是儒训座右铭,寓意常在经典中089
四 国塑器仿与文辞093
(一)小物大器称国宝,水具立塑国史考094
(二)千年传承文一脉,历朝仿兴代复代122
(三)自古诵颂文不竭,翰墨寄情著诗篇134
五 水具的收藏与鉴赏139
(一)自古寒贵爱一器,文宅密阁藏珍奇,柴门瓦舍桌上秀,相府皇宫有一席141
(二)历代收藏有先贤,博物院馆寻珍迹,《国宝档案》举其一,民间藏品大世界145
(三)学古研今课前功,心纯爱真目标正,水具收藏有前提,量力而行戒冲动146
(四)收藏凭眼力,练眼如修禅,十年磨一剑,慧眼十法谈148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古代官制
¥16.8¥25.0 -
知识分子的幽灵
¥12.9¥39.8 -
经典常谈
¥7.6¥14.8 -
社会主义及其文化
¥15.4¥38.5 -
柏杨作品-劣根:国民灵魂的桎梏
¥10.6¥26.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中国馔馐谭
¥10.9¥23.0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3.5¥30.0 -
寻味中国
¥15.1¥38.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5.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9.7¥4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