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自清笔下的四季之美

包邮朱自清笔下的四季之美

1星价 ¥44.1 (7.4折)
2星价¥44.1 定价¥59.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4624618
  • 装帧:精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9cm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4-09-01
  • 条形码:9787514624618 ; 978-7-5146-2461-8

本书特色

朱自清笔下的四季之美:

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夏荷:“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夏月:“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夏云:“飞机上看云,有时却只像一堆堆破碎的石头,虽也算得天上人间,可是我们还是愿看流云和停云。”
夏水:“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秋叶:“叶子被打得格外颤了。雨里一个人立着,不声不响的。”
秋色:“秋色胜春温。”
秋竹:“无数竿竹子在风里折腰舞着;好一片碧波哟!”
秋绿:“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冬天:“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
枯树:“枯树们的疏影,荡漾出她们伶俐的模样。” 朱自清笔下的四季之美:

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夏荷:“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夏月:“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夏云:“飞机上看云,有时却只像一堆堆破碎的石头,虽也算得天上人间,可是我们还是愿看流云和停云。”

夏水:“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

秋叶:“叶子被打得格外颤了。雨里一个人立着,不声不响的。”

秋色:“秋色胜春温。”

秋竹:“无数竿竹子在风里折腰舞着;好一片碧波哟!”

秋绿:“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冬天:“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

枯树:“枯树们的疏影,荡漾出她们伶俐的模样。”

除夕:“又看一岁尽,生事逐飙尘。”

新年:“他们血一般的光,照彻了夜幕;幕中人醒。”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触摸朱自清人性的优雅

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思。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春景秋韵,不仅仅是自然风光的简单描绘,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映射。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情描绘,体现了他作为文人墨客的一种超脱与雅致,内心深处对人性的温柔与善良。


叶圣陶、朱光潜、郁达夫、沈从文一致推荐的文学大师

叶圣陶:每回重读佩弦兄的散文,我就回想起倾听他的闲谈的乐趣,古今中外,海阔天空,不故作高深而情趣盎然。

朱光潜:佩弦先生是极少数人中的一个,摸上了真正语体文的大路。佩弦先生的作品不但证明了语体文可以做到文言文的简洁典雅,而且向一般写语体文的人们揭示一个极好的模范。我相信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是要和语体文运动史共垂久远的。

郁达夫: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

沈从文:佩弦(朱自清)先生人如其文,可爱可敬处即在凡事平易而近人情,拙诚中有妩媚,外随和而内耿介,这种人格或性格的混和,在做人方面比文章还重要。

每一个四季,都是自己的人生

内容简介

文学大师朱自清先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情感,描绘了四季之美。他的作品不仅以其细腻的情感、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更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人性的优雅与光辉。这种人性的优雅,体现在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哲思探索之中。春花秋月、夏日冬雪,触摸朱自清人性的优雅,安然自在。每一个四季,都是自己的人生。叶圣陶、朱光潜、郁达夫、沈从文一致推荐的文学大师。

目录

春晖的一月

匆匆

看花

白马湖

潭柘寺 戒坛寺

小草

沪杭道中

荷塘月色

扬州的夏日

外东消夏录

松堂游记

《忆》跋

《山野掇拾》

重庆行记

南行通信

初到清华记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飘零

中秋月

竹隐以红叶见寄,赋此奉答

纪游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温州的踪迹一

绿

——温州的踪迹二


冬天

满月的光

歌声

除夕书感

新年

《伦敦竹枝词》


附录

一年有四季,人生亦如是

我是扬州人

给亡妇

背影

刹那

文学的美

——读Puffer的《美之心理学》

《谈美》序

《梅花》后记

重庆一瞥

北平沦陷那一天

儿女

文物·旧书·毛笔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1933年2月21日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中国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一代文学大师。

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31年留学英国,游历欧洲。193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8年因病逝世。

朱自清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风格朴素、严密、清新、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新秀丽而著称,著有《雪朝》《踪迹》《荷塘月色》《背影》《春》《经典常谈》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