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花扇:彩图特装版

包邮桃花扇:彩图特装版

1星价 ¥41.8 (6.1折)
2星价¥41.8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575939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4-01
  • 条形码:9787505759398 ; 978-7-5057-5939-8

本书特色

1.全新传统主题色设计,贯穿“四大名剧”封面与内文
根据戏剧内容、传统印象,赋予《西厢记》石绿,《桃花扇》水红,《牡丹亭》大红,《长生殿》蛾黄四种传统色作为主题色,贯穿书籍装帧与排版设计,凸显中国戏剧中的色彩美学。

2.内页黑、彩双色设计,古版插图设计师匠心重绘
仿古套印工艺双色印刷,曲牌名、出回名、页码页脚等以水红色高亮设计,搭配清新舒朗文字排版,视觉轻松美观,提高阅读舒适感。
插图选自清代暖红室《汇刻传剧》刊本《桃花扇》,共16幅精美影印版画,经设计师巧妙重绘,用深浅不一的水红色表现人物、远近景关系,以80g优质胶板纸呈现,字、画不透,凸显古典籍册之美。

3.独创“双层小封面”设计,展现移步换景的中式美学
“小封面”选自清代坚白道人《彩绘本桃花扇·却奁》。
“大封面”选自剧中经典场面——李香君守楼。

4.精美小开本设计,可单手握持,可随身携带
尺寸经过反复打磨,*终确定为115mm*185mm
宽度适应手部握持姿势;比例偏瘦长,贴近古籍风格

5.封面选纸、设计考究,兼顾手感与质感
选用阿芮娜肌理纸,纸张还原色彩,硬挺不易磨损

1.全新传统主题色设计,贯穿“四大名剧”封面与内文

根据戏剧内容、传统印象,赋予《西厢记》石绿,《桃花扇》水红,《牡丹亭》大红,《长生殿》蛾黄四种传统色作为主题色,贯穿书籍装帧与排版设计,凸显中国戏剧中的色彩美学。


2.内页黑、彩双色设计,古版插图设计师匠心重绘

仿古套印工艺双色印刷,曲牌名、出回名、页码页脚等以水红色高亮设计,搭配清新舒朗文字排版,视觉轻松美观,提高阅读舒适感。 插图选自清代暖红室《汇刻传剧》刊本《桃花扇》,共16幅精美影印版画,经设计师巧妙重绘,用深浅不一的水红色表现人物、远近景关系,以80g优质胶板纸呈现,字、画不透,凸显古典籍册之美。

3.独创“双层小封面”设计,展现移步换景的中式美学

“小封面”选自清代坚白道人《彩绘本桃花扇·却奁》。 “大封面”选自剧中经典场面——李香君守楼。

4.精美小开本设计,可单手握持,可随身携带

尺寸经过反复打磨,*终确定为115mm*185mm 宽度适应手部握持姿势;比例偏瘦长,贴近古籍风格

5.封面选纸、设计考究,兼顾手感与质感

选用阿芮娜肌理纸,纸张还原色彩,硬挺不易磨损 剧名烫黑工艺,配合注音字母装饰,营造精致复古感

6.书脊锁线,可完全平摊,阅读方便

精致裱布,增强保护性,竖放美观


7.随书赠送桃花造型模切书签


8.清代经典底本,全篇无删减

采用清代暖红室《汇刻传剧》版《桃花扇》为底本,参考各版本,更正文字细节,精编精校,经典可靠。 另外收录梁溪梦鹤居士顾彩《序》、云亭山人孔尚任《小引》《小识》《本末》,全面了解《桃花扇》创作历程。

9.唱段念白清晰分明,不再区分衬字与正字

正文不再区分唱段中的衬字与正字,只有称谓、叹词、角色的整句念白,以及标志角色和动作等的字词用小字加以区分,简洁清晰,更方便读者品味字词、对照唱段。

内容简介

《桃花扇》是清代文学家孔尚任创作的传奇剧本,描写了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悲欢离合,以及一批忠志之士的牺牲。全剧用桃花扇穿引,展现了明末清初南京一带的社会现实,是一部真实精彩的杰出历史剧。此剧定稿上演后,马上引起轰动,此后一直长盛不衰,以不同的形式在舞台、荧屏上展示,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目录

/ 001

小   引

/ 005

小   识

/ 007

本   末

/ 009

试 一 出  先  声

/ 013

第 一 出  听  稗

/ 016

第 二 出  传  歌

/ 024

第 三 出  哄  丁

/ 030

第 四 出  侦  戏

/ 035

第 五 出  访  翠

/ 041

第 六 出  眠  香

/ 048

第 七 出  却  奁

/ 054

第 八 出  闹  榭

/ 061

第 九 出  抚  兵

/ 067

第 十 出  修  札

/ 071

第十一出  投  辕

/ 075

第十二出  辞  院

/ 083

第十三出  哭  主

/ 088

第十四出  阻  奸

/ 094

第十五出  迎  驾

/ 099

第十六出  设  朝

/ 103

第十七出  拒  媒

/ 108

第十八出  争  位

/ 115

第十九出  和  战

/ 121

第二十出  移  防

/ 126

闰二十出  闲  话

/ 131

加二十一出  孤  吟

/ 136

第二十一出  媚  座

/ 139

第二十二出  守  楼

/ 146

第二十三出  寄  扇

/ 152

第二十四出  骂  筵

/ 159

第二十五出  选  优

/ 166

第二十六出  赚  将

/ 172

第二十七出  逢  舟

/ 177

第二十八出  题  画

/ 184

第二十九出  逮  社

/ 191

第 三 十 出  归  山

/ 198

第三十一出  草  檄

/ 206

第三十二出  拜  坛

/ 213

第三十三出  会  狱

/ 219

第三十四出  截  矶

/ 224

第三十五出  誓  师

/ 229

第三十六出  逃  难

/ 234

第三十七出  劫  宝

/ 241

第三十八出  沉  江

/ 246

第三十九出  栖  真

/ 251

第 四 十 出  入  道

/ 257

续 四 十 出  余  韵

/ 267


展开全部

相关资料



尝怪百子山樵所作传奇四种,其人率皆更名易姓,不欲以真面目示人,而《春灯谜》一剧,尤致意于一错二错至十错而未己。盖心有所歉,词辄因之,乃知此公未尝不知其生平之谬误,而欲改头易面,以示悔过。然而清流诸君子持之过急,绝之过严,使之流芳路塞,遗臭心甘。城门所殃,洊至荆棘铜驼而不顾,祸虽不始于夷门,夷门亦有不得谢其责者。呜呼,气节伸而东汉亡,理学炽而南宋灭,胜国晚年,虽妇人女子亦知向往东林,究于天下事奚补也。当其时,伟人欲扶世祚,而权不在已;宵人能覆鼎,而溺于宴安。扼腕时艰者,徒属之席帽青鞋之士,时露热血者或反在优伶口技之中,斯乾坤何等时耶。既无龙门昌黎之文以淋漓而发挥之,又无太白少陵之诗以长歌而痛哭之。何意六十载后,云亭山人以承平圣裔,京国闲曹忽然兴会所至,撰出《桃花扇》一书,上不悖于清议之是非,下可以供儿女之笑噱,吁异乎哉!当日皖城自命以填词擅天下,讵意今人即以其技还夺其席,而且不能匿其瑕,而且几欲褫其魄哉。虽然作者上下千古,非不鉴于当日之局,而欲东林之余糟也,亦非有甚慨于青盖黄旗之事,而为狡童离黍之悲也。徒以署冷官闲窗明几净,胸有勃勃欲发之文章,而偶然借奇立传云尔。斯时也,适然而有却奁之义,姬适然而有掉舌之二客,适然而事在兴亡之际,皆所谓奇可以传者也。彼既奔赴于腕下,吾亦发抒其胸中,可以当长歌,可以代痛哭,可以吊零香断粉,可以悲华屋山邱,虽人其人而事其事,若一无所避忌者,然不必自为词史也。犹记岁在甲戌,先生指署斋所悬唐朝乐器《小忽雷》令余谱之,一时刻烛分笺叠鼓竞吹,觉浩浩落落如午夜之聊诗,而性情加鬯。翌日而歌,儿持板待韵。又翌日而旗,亭已树赤帜矣。斯剧之作亦犹是焉,为有所谓乎,无所谓乎,然读至卒章,见板桥残照杨柳弯腰之语,虽使柳七复生,犹将下拜,而谓:“千古以上千古以下,有不拍案叫绝、慷慨起舞者哉!”
妙矣至矣,蔑以加矣。若夫夷门复出应试,似未足当高蹈之目,而桃叶却聘,一事仅见之与中丞二书,事有不必尽实录者,作者虽有轩轾之文,余则仍视为太虚浮云,空中楼阁云尔。
梁溪梦鹤居士(顾彩)撰


小引


尝怪百子山樵所作传奇四种,其人率皆更名易姓,不欲以真面目示人,而《春灯谜》一剧,尤致意于一错二错至十错而未己。盖心有所歉,词辄因之,乃知此公未尝不知其生平之谬误,而欲改头易面,以示悔过。然而清流诸君子持之过急,绝之过严,使之流芳路塞,遗臭心甘。城门所殃,洊至荆棘铜驼而不顾,祸虽不始于夷门,夷门亦有不得谢其责者。呜呼,气节伸而东汉亡,理学炽而南宋灭,胜国晚年,虽妇人女子亦知向往东林,究于天下事奚补也。当其时,伟人欲扶世祚,而权不在已;宵人能覆鼎,而溺于宴安。扼腕时艰者,徒属之席帽青鞋之士,时露热血者或反在优伶口技之中,斯乾坤何等时耶。既无龙门昌黎之文以淋漓而发挥之,又无太白少陵之诗以长歌而痛哭之。何意六十载后,云亭山人以承平圣裔,京国闲曹忽然兴会所至,撰出《桃花扇》一书,上不悖于清议之是非,下可以供儿女之笑噱,吁异乎哉!当日皖城自命以填词擅天下,讵意今人即以其技还夺其席,而且不能匿其瑕,而且几欲褫其魄哉。虽然作者上下千古,非不鉴于当日之局,而欲东林之余糟也,亦非有甚慨于青盖黄旗之事,而为狡童离黍之悲也。徒以署冷官闲窗明几净,胸有勃勃欲发之文章,而偶然借奇立传云尔。斯时也,适然而有却奁之义,姬适然而有掉舌之二客,适然而事在兴亡之际,皆所谓奇可以传者也。彼既奔赴于腕下,吾亦发抒其胸中,可以当长歌,可以代痛哭,可以吊零香断粉,可以悲华屋山邱,虽人其人而事其事,若一无所避忌者,然不必自为词史也。犹记岁在甲戌,先生指署斋所悬唐朝乐器《小忽雷》令余谱之,一时刻烛分笺叠鼓竞吹,觉浩浩落落如午夜之聊诗,而性情加鬯。翌日而歌,儿持板待韵。又翌日而旗,亭已树赤帜矣。斯剧之作亦犹是焉,为有所谓乎,无所谓乎,然读至卒章,见板桥残照杨柳弯腰之语,虽使柳七复生,犹将下拜,而谓:“千古以上千古以下,有不拍案叫绝、慷慨起舞者哉!”

妙矣至矣,蔑以加矣。若夫夷门复出应试,似未足当高蹈之目,而桃叶却聘,一事仅见之与中丞二书,事有不必尽实录者,作者虽有轩轾之文,余则仍视为太虚浮云,空中楼阁云尔。

梁溪梦鹤居士(顾彩)撰



小引


传奇虽小道,凡诗赋、词曲、四六、小说家,无体不备。至于摹写须眉,点染景物,乃兼画苑矣。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于以警世易俗,赞圣道而辅王化,*近且切。今之乐,犹古之乐,岂不信哉?

《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

盖予未仕时,山居多暇,博探遗闻,入之声律,一句一字,抉心呕成,今携游长安,借读者虽多,竟无一句一字着眼看毕之人。每抚胸浩叹,几欲付之一火,转思天下大矣,后世远矣,特识焦桐者,岂无中郎乎?予姑俟之。

康熙己卯三月云亭山人偶笔



小识


传奇者,传其事之奇焉者也,事不奇则不传。

桃花扇何奇乎?妓女之扇也,荡子之题也,游客之画也,皆事之鄙焉者也;为悦己容,甘剺面以誓志,亦事之细焉者也;伊其相谑,借血点而染花,亦事之轻焉者也;私物表情,密痕寄信,又事之猥亵而不足道者也。

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帝基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人面耶?桃花耶?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桃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

康熙戊子三月云亭山人漫书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自称云亭山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家。与洪昇被并称为“南洪北孔”,被誉为康熙时期照耀文坛的双星。代表作《桃花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