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邮“五四”时期作为文学共同体的周氏兄弟(1917—1923):以“立人”为中心

- ISBN:978753219073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56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32190737 ; 978-7-5321-9073-7
本书特色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24年预立项课题
杭州师范大学中文学科学术研究丛书“泽地文库”第二辑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鲁迅周作人兄弟视作思想启蒙与文学革新运动的同盟军,对其1917—1923年间以“立人”为中心的文学实践进行一种互文性的整体考察,探讨他们二者如何具体分工合作,并以此为基点分析兄弟之间潜在的精神对话关系。
目录
绪 论
**章 点燃“寂寞”:周氏兄弟复出的内外考察
**节 “旧梦”遭遇“现实”:重启“第二维新之声”的历史脉络
第二节 缺席与在场之间:周氏兄弟介入《新青年》考论
第三节 文化体系的形成:彼此支撑的术业分工
第二章 接力往复:周氏兄弟思想革命的人学视域
**节 “立人”的理论根基与伦理向度
第二节 “立人”的内涵:《狂人日记》与《人的文学》之互文解读
第三节 “新人”的发现:“妇女”与“儿童”
第三章 发声成文:周氏兄弟“五四”时期的文体表达
**节 “小说模样的文章”:现代“短篇小说”文类构造的路径
第二节 “以汉语思想”:论周氏兄弟的文学语言观念
第三节 反抗新文学的“偏至”:从鲁迅的“杂感”到周作人的“美文”
第四章 交相呼应:“五四”落潮期周氏兄弟的文化想象及实践
**节 发现“讽刺”与“类型”:周作人论《阿Q正传》
第二节 为新文化辩护:“后五四”时代论争漩涡中的鲁迅与周作人
第三节 爱罗先珂对周氏兄弟的影响
结 语 共生与独立:从双峰合一到歧路难返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王海晗
1991年出生,浙江嵊州人。文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青年学者。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已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入选浙江省“新荷计划”人才库。
-
知识分子的幽灵
¥20.5¥39.8 -
中国馔馐谭
¥12.0¥23.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我所不理解的生活-纪念珍藏版
¥10.5¥29.8 -
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梁晓声解读中国人文化心理的重磅新作
¥18.1¥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寻味中国
¥14.7¥38.0 -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8.5¥25.0 -
被颠覆的文明-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一步-(升级版)
¥13.6¥42.0 -
大家小书:苏辛词说
¥12.2¥26.0 -
经典常谈
¥13.7¥39.8 -
瓷都拾遗-景德镇瓷业习俗
¥10.6¥30.0 -
徐志摩和新月诗人-摇晃的梦想-侧看民国
¥13.5¥39.0 -
国学入门
¥16.4¥48.0 -
替时代写生·日记里的胡适(八品)
¥13.5¥39.0 -
中国文明的密码/何新文选
¥15.4¥48.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柏杨杂文精选集-吓人的国粹教育
¥10.1¥24.0 -
文化树-世界文化简史
¥18.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