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治理新范式丛书:幼儿园课程平衡的九个维度

包邮课程治理新范式丛书:幼儿园课程平衡的九个维度

1星价 ¥33.2 (7.2折)
2星价¥33.2 定价¥4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50639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3-01
  • 条形码:9787576050639 ; 978-7-5760-5063-9

本书特色

幼儿园课程建设与优化,九大课程平衡模型构建,案例详解

内容简介

《幼儿园课程平衡的九个维度》阐释了幼儿园课程平衡的九大维度,并在每章中对其进行了结构化的呈现,包含各个课程平衡维度的意义、实践模型与基本策略,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有助于幼儿园优化课程设置,提升课程品质,打造“平衡的课程”。

目录

前 言 幼儿园需要怎样的课程平衡/1

**章 课程价值平衡及其实现策略/1
课程价值问题的处理应有平衡意识。面对现实的困境,我们需要研究学前教育课程价值平衡。学前教育课程是为了满足儿童个体和社会需求的课程。学前教育课程价值问题的本质是回答学前教育的课程是“为了谁”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前教育的课程是为了未来还是当下?二是学前教育的课程是为了成人还是儿童?三是学前教育的课程是为了社会还是个体?课程价值平衡其实就是要厘清学前教育课程的这些问题。
一、课程价值平衡的意义/2
二、课程价值平衡模型/4
三、课程价值平衡策略/6

第二章 课程目标平衡及其实现策略/15
课程目标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过程的展开、课程评价的推进具有指引和提示作用。课程目标平衡需要同时关注身体、情感、社交、认知和语言等多个方面。幼儿园课程目标平衡包含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特定目标与整体目标、外在目标与内在目标之间的平衡。为了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平衡,可以综合采取个性协商、透视学习和故事表达等策略。
一、课程目标平衡的意义/16
二、课程目标平衡模型/17
三、课程目标平衡策略 /20

第三章 课程内容平衡及其实现策略/29
明确课程内容平衡有利于我们在逻辑上判断内容的条理性和一致性,确保幼儿园课程活动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幼儿园课程内容平衡包含共同性课程与选择性活动、直接经验和间接知识、情感需求与科学依据之间的平衡。为了实现幼儿园课程内容平衡,可以综合采取自主生成、“移花接木”和以玩代学等策略。
一、课程内容平衡的意义/30
二、课程内容平衡模型 /31
三、课程内容平衡的基本策略/33

第四章 课程空间平衡及其实现策略/43
儿童是空间的存在者,幼儿园课程有必要从儿童的角度优化课程空间。依据课程平衡原理,从社会空间与物理空间、伦理空间与符号空间、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等三个角度构建课程空间平衛模型,采取串联式情景策略、链接式体验策略和运用式弹性策略,系统推进课程空间平衡。
一、课程空间平衡的意义/44
二、课程空间平衡模型 /45
三、课程空间平衡的基本策略 /48

第五章 课程时间平衡及其实现策略/67
教育的发生具有时间性,个体的生命时间是儿童教育开展的唯一尺度,个体自主意愿参与的时间是个体全面发展的前提。教育时间是学前教育课程开展的内部结构,也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石。我们从活动转换、张弛有度、疏密有度、前瞻后顾等四个维度研究课程时间平衡,让时间按照儿童生长的自然节律流淌。
一、课程时间平衡的意义/68
二、课程时间平衡模型 /69
三、课程时间平衡的基本策略 /73

第六章 课程实施平衡及其实现策略/87
课程实施平衛的意义在于保证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就。当课程实施平衛时,可以充分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潜能。课程实施平衡包括思维、场城、活动和结果等方面的平衡。面对复杂的课程实施情境,需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校园与社会、高结构与低结构、获得与建构等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在课程实施中达到相对平衡,具体实现策略包括自组织策略、生活化策略、转换性策略和情境链策略。
一、课程实施平衡的意义 /88
二、课程实施平衡模型 /91
三、课程实施平衡策略 /95

第七章 课程主体平衡及其实现策略/107
课程主体平衡的意义在于实现课程效益的*优化,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要实现课程主体平衡需要关注成人与儿童、个体与团队、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协调。课程主体平衡的实现策略包括采用主体联系策略,了解儿童需求后提供个性化资源;采用雁阵效应策略,引导主体发挥团队合作的价值;采用主体间性策略,重视儿童的主体能力与课程的客体价值。
一、课程主体平衡的意义/108
二、课程主体平衡模型/109
三、课程主体平衡策略/112

第八章 课程评价平衡及其实现策略/123
课程评价平衡是保证儿童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课程评价平衡是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的平衡、静态评价与增值评价的平衡、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平衡以及单一评价与多元评价的平衡。课程评价平衡的实现策略包含基于自评的第三方评价、立足生长态的进步指数评价、聚焦事件的体验性评价、主导式多主体协商评价等。
一、课程评价平衡的意义/124
二、课程评价平衡模型/124
三、课程评价平衡策略/127

第九章 课程治理平衡及其实现策略/143
课程治理平衡不仅仅是为了解决课程治理难题,更是为了构建高质量课程育人体系。通过民主治理与集中统一治理相结合、共性思维和个性行为的统整以及宏观政策制度与微观实施行动的相互转换,构建幼儿园课程治理平衡模型,推动不同育人实践主体形成共建共享的关系。根据治理过程中的问题,运用审议式课程治理策略、矩阵式课程治理策略和例会式课程治理策略,可以有效实现课程治理平衡,促进课程治理效益的提升。
一、课程治理平衡的意义/144
二、课程治理平衡模型/147
三、课程治理平衡策略/150

后记/17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骆云蕾
上海市嘉定区星华幼儿园教师。研究成果《以故事为载体开展3-6岁幼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蒙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获嘉定区第九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研究文章《“一班一品”学习项目的实践探索》被收录于《幼儿园课程新论》;《生活故事教育法的魅力——以“攻击性”行为幼儿同伴接纳的干预研究为例》获区级征文评比二等奖;主编的《故事教育与儿童发展》于2021年1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吴桂香
上海市嘉定区星华幼儿园书记、园长。曾获上海市园丁奖、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嘉定区园丁奖、嘉定区新长征突击手、嘉定区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曾连续四届被评为区骨干教师;曾获得嘉定区中青年教师教学评优一等奖、嘉定区幼儿教师教学大比武一等奖、嘉定区幼儿园“学科改进”项目主题教学活动征集一等奖等奖项;曾连续两届担任嘉定区“雁群计划”导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