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3922678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2-01
- 条形码:9787513922678 ; 978-7-5139-2267-8
本书特色
《正义从哪里来》(新版)
▲网友心中的“神作”,思想隐士熊逸颇具思辨张力的经典!2025年新版,裸脊锁线装订,典雅装帧舒适阅读。
▲作者熊逸,得到APP近80万总订阅课程主理人,被誉为“当代重要的思想隐士”,积淀数十年中外历史文化研究之功,关照当下社会的普遍性问题。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贪欲、暴力、腐败……谁偷走了我们的正义?有关正义的困惑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大到战争、社会争端,小到人事纠纷、伦理问题,这是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熊逸围绕正义话题,分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正义与幸福、公平、道德、文化、风俗等的关系,他以缜密的思辨,融贯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关思想,比如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还有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斯宾诺莎、卢梭、伏尔泰、亚当·斯密、康德、涂尔干、罗素、哈耶克、弗洛姆、罗尔斯等等;探讨何谓正义、正义从何起源及如何实现正义,在与各位先哲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思辨的快感与智慧的启迪
▲一席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知识盛宴,一卷独立思考者的心灵地图,一个熊逸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遭到他的伏击,若能棋逢对手地跟他过招一二,那会是特别爽的阅读体验。
▲这不只是一部哲学作品,它以生动而富于文学意味的语言,列举大量历史案例和文学经典,如雅典哲人的精彩辩论、巴厘岛的殉葬风俗、《左传》故事、古希腊悲剧、文学名著、武侠侦探文学、人类学案例等等,是一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
▲表面上似乎同人们的实际生活和表面利益相去甚远的思辨哲学,其实是世界上*能影响人们的东西。——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内容简介
贪欲、暴力、腐败……谁偷走了我们的正义?
大到战争、社会争端,小到人际纠纷、伦理问题,这是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所以从古至今,人们是如此渴求着正义,有关正义的问题也一直深深困扰着杰出的才智人士。但是从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到西方世界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正义的观念一直是混沌的、模糊的。
熊逸围绕正义话题,分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要幸福还是要公正,何谓正义,自由意志的两难,原罪的两难,康德的失误,伟大的嫉妒心……他以缜密的思辨,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代表哲人的相关思想,比如中国的儒家、道家、墨家,还有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蒙田、斯宾诺莎、卢梭、亚当·斯密、罗素、康德、哈耶克、弗洛姆、罗尔斯等;并列举大量历史案例和文学经典,层层深入,探讨何谓正义、正义从何起源及如何实现正义。
这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以通俗生动甚至带有文学意味的语言,带我们进入一个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在与各位先哲对话的过程中,获得思辨的快感与智慧的启迪。
前言
似是而非种种
一
[因果]《吕氏春秋·审己》有这样一则故事:越王授有一个叫豫的弟弟,还有四个儿子。豫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一心想把哥哥的四个儿子全部除掉,以便自己继承王位。于是他进献谗言,唆使越王杀掉了三位王子。但阴谋至此遇到了阻力,因为这般狂悖的举动致使群情为之激愤,越王遭到了国人的一致谴责。所以,当豫处心积虑地构陷*后一位王子的时候,越王终于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这位王子为了自保,在国人的支持下把豫逐出了国境,然后率兵包围了王宫。—以下是故事的精髓所在:深陷重围的越王深深叹息道:“恨我没听弟弟的话,才酿成了今日的灾祸!”
[原点]美德是不是一种值得追求的东西呢?答案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国家——或任何形式的政治社会——终归是为了促进美德而存在的,而不仅仅是简单地使人们共处。
目录
序言 001
似是而非种种
**章·要幸福还是要公正? 001
人们如此渴求着正义,而所谓正义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并且总是混沌的、模糊的,屡屡经不起合乎逻辑的追问;任何建立一整套清晰的理论体系的企图都将是徒劳的,至多可以被看作一种动机良好的呼吁罢了。
第二章·何谓正义,是具体的目标还是抽象的准则? 015
从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到现当代西方世界里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的喋喋不休,对正义的困惑就像圣奥古斯丁对时间的困惑:“如果没人问我,我是明白的;如果我想给问我的人解释,那么我就不明白了。”
第三章·高贵的谎言 021
卢梭创立“天赋人权”(natural rights)的观念,成为法国《人权宣言》、美国宪法等西方社会纲领性文件的思想奠基,对人类福祉的增进不可不谓居功至伟,但就这一概念本身来说,仍不过是一个“高贵的谎言”,谁也证明不出人为什么会“天然地”享有某些权利,即便诉诸神学也很难自圆其说。
第四章·作为社群主义者的上帝 043
所多玛城里可能存在的寥寥可数的义人该不该为同城恶人们的罪行负责呢?或者,那些恶人该不该因为义人的存在而受到宽恕?全能的上帝当然有能力实施精确打击,所以他的一体看待的做法一定是有道理的。
第五章·从奥米拉斯的孩子到巴厘岛的王妃 063
许多人吃肉,不觉得这有什么不道德的。即便是宣扬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佛教徒,也只会说吃肉是你在造恶业,会使你在轮回之中饱尝恶果——这关乎你的切身利益,但无关于你的道德。而诺齐克为我们设想过这样一种境况:有某些比我们高级得多的外星人(譬如他们和我们的差别至少不小于我们和牛的差别),为了自身利益准备杀掉我们,这是否也不存在道德问题?
第六章·自由意志的两难 119
康德在纯粹理性上悬置了自由意志,但为了捍卫道德,在实践理性上不得不预设了自由意志以作为道德的前提。是的,自由意志问题在学理上确实可以悬置,但很现实的问题是,我们的道德和法律却不可能有哪怕一分钟 的闲置。那么可想而知的问题是,我们不再可以对善与恶的责任人理直气壮地加以表彰或谴责,法律判决更会失去扎实的正义根据。
第七章·原罪的两难 141
在信仰的表达上,风雨晦暝、生老病死愈是无法把握,生活的不可控感也就愈强,祭祀和崇拜也就愈是程式化。而一旦生活的可控感变强了,祭祀和崇拜的程式化自然就会放松。所以,对于那些希望以宗教信仰来维护社会公平的主张者来说,这是一个难解的悖论。宗教信仰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但难以追求社会公平。
第八章·康德的失误 157
事实上,任何一种经过理性的审慎权衡而得到履行的责任,都是一种偏好,一种“情感上的”偏好,因而也都是逐利的——换句话说,是追求幸福的,而道德价值与幸福无关的说法是不可能成立的。康德的谬误就在于把道德问题当作了理性问题,而道德是本该属于情感范畴的。
第九章·正义的两个来源:强者的利益与人性的同情 189
然而在强弱悬殊的关系当中,强者对弱者的“绝对腐败”在强者看来往往并不是恶,而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譬如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般卓然的智者看来,有些人天生就该是做奴隶的,他们和家畜只有极其微小的区别。
第十章·人的真实与必然的处境:不自由,不独立,不平等 227
我们这里所考察的所谓“天赋人权”的种种内涵——独立、自由、平等——都不是人类天然具有的,反而是不独立、不自由、不平等的层级秩序才真的称得上“天赋”。
第十一章·伟大的嫉妒心 253
“平等”的出处一点都不高贵,似乎完全体现不出人作为人的道德尊严,所以霍尔姆斯才说“我一点也不敬重追求平等的热情,在我看来,它似乎只是将妒忌理想化而已”。
参考资料
后记
相关资料
《正义从哪里来》是罗辑思维书店典藏熊逸的第6本书。 既可以说这是一部严肃的哲学作品,通过纷杂的案例、严密的逻辑,探讨了何谓正义、如何实现正义,以及正义从何起源;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奇怪的擂台,让古今中外林林总总的正义观念一一上台过招;也可以说这是一场读者与作者的智力角逐,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散发着诡谲的气息,而你永远不知道自己将于何时何地遭到作者的伏击;哪怕仅从文学性的角度来欣赏,这也是一部足以撼动人心的作品;它将满足你的任何期待,同时,颠覆你的任何期待。 ——毛晓雯
作者简介
熊逸 ,中国当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学贯中西的思想隐士,只有极少的人识得他的庐山真面目。
他坚持用熊逸这个笔名解剖中国传统文化,用现代视角反观中国人的文化祖国。
已出版作品:《春秋大义》《正义从哪里来》《王阳明:一切心法》《思辨的禅趣:〈坛经〉视野下的世界秩序》《道可道:〈老子〉的要义与诘难》《逍遥游:当〈庄子〉遭遇现实》《孟子趣说》等。
同时他作为《得到》App课程主理人,开设有《熊逸讲透资治通鉴》《熊逸书院》《熊逸说苏轼·30讲》《熊逸讲莎士比亚》《熊逸·唐诗必修50讲》等课程。主讲传统文化,富有思想内涵与知识含量,深受听众欢迎。
-
我的哲学之师叔本华
¥13.5¥39.0 -
哲学家的狗:一本让人捧腹大笑的超萌醒脑哲学书
¥20.4¥49.8 -
庄子的处世哲学-玄妙人生三昧
¥5.9¥14.0 -
中国哲学十讲
¥15.9¥49.8 -
了凡四训
¥16.7¥49.0 -
思辨力35讲:像辩手一样思考
¥44.1¥88.0 -
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升级图解版
¥13.0¥46.0 -
伦理学与经济学
¥8.2¥20.0 -
周易相学精粹
¥14.7¥42.9 -
沉思录
¥8.7¥18.0 -
传习录
¥15.8¥55.0 -
存在与虚无-修订译本(九品)
¥30.2¥68.0 -
相濡以沫:希腊、罗马与拜占庭的精神世界
¥11.1¥33.5 -
好的孤独
¥12.5¥36.0 -
敏感与自我
¥36.3¥49.0 -
道教史
¥9.8¥26.0 -
传习录:王阳明心即是理,知行合一
¥8.6¥36.0 -
钱穆作品集:阳明学述要
¥24.5¥48.0 -
一种人生观
¥19.1¥42.0 -
简单的逻辑学:逻辑学入门很简单
¥8.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