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理论、现状与实践进路

包邮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理论、现状与实践进路

1星价 ¥69.6 (7.1折)
2星价¥69.6 定价¥9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56501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4-01
  • 条形码:9787576056501 ; 978-7-5760-5650-1

本书特色

国家课题成果,以“多主体协同”为切入点,系统构建幼小科学衔接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破解衔接难题

☆专业性与前瞻性:基于国家课题研究,融合社会文化理论、国际政策比较与本土实践,揭示幼小衔接的学理逻辑与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与教育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多维度协同视角:突破单一主体局限,聚焦政府、幼儿园、小学、家庭、社区多方协同机制,剖析各方角色与挑战,构建儿童为本的教育生态。
☆扎根实践的行动指南:依托全国11省市调研数据与三大实验区改革案例,提供可复制的典型经验,助力教育工作者精准施策。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这一核心主题,从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1)理论研究:从幼小衔接相关研究的发展轨迹梳理出发,重点聚焦和分析基于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幼小衔接多主体协同的学理逻辑,幼小衔接国际政策和课程设置的发展动向,以及基于儿童立场的幼小衔接主体意蕴探寻;
(2)调查研究:以来自全国11 个省市(自治区)的研究对象为样本,从多主体协同中不同利益相关主体的视角探讨当下幼小衔接的现状,厘清现实困境与问题,以期真实展现幼小衔接期各主体及其合作协同中所面临的挑战、体验、适应与转变;
(3)行动研究:以促进多主体协同的支持机制与区域管理、探索幼小课程的双向贯通一体、家园校社四方协同的家长支持三个行动突破重点为题,结合三个实验区的实践改革,探索并回应支持幼小科学衔接的实践进路。

目录

导论 / 1

**部分 理论与政策 / 7

**章 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理论框架 / 9
**节 幼小衔接理论研究的发展与视域转换 / 10
第二节 多主体协同幼小衔接的理论框架和行动逻辑 / 22

第二章 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 32
**节 引言 / 32
第二节 研究取样和政策分析框架 / 34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 / 52

第三章 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课程视角下的国际比较 / 57
**节 引言 / 57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59
第三节 研究结果分析 / 66
第四节 总结与启示 76

第四章 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支持儿童“参与中转变” / 82
**节 引言 / 82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85
第三节 儿童身份建构和参与过程的现实图景 / 88
第四节 支持儿童在幼小衔接中实现“参与中转变” / 97

第二部分 现状与问题 / 103

第五章 不同利益主体视域下我国幼小衔接协同的现状研究 / 105
**节 研究的设计 / 106
第二节 幼小衔接多主体协同的现状 / 108
第三节 幼小衔接多主体协同的挑战 / 110
第四节 推进幼小衔接多主体协同的实践路径 / 118

第六章 教师主体在幼小双向衔接中的实践特征与现实困境 / 123
**节 研究背景 / 123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126
第三节 幼—小教师在衔接中的实践特征与协同困境 / 130
第四节 幼—小教师双向衔接的协同路向 / 148

第七章 幼小衔接背景下的家长焦虑与从容:多主体协同机制进路探寻 / 151
**节 研究背景 / 151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155
第三节 幼小衔接背景下家长焦虑的表现与作用机制 / 163
第四节 家长焦虑的纾解之道:兼论多主体协同 / 167

第八章 幼小衔接中的儿童:亲历者与社会行动者 / 176
**节 研究的设计 / 177
第二节 儿童的跨情境体验与应对方式 / 181
第三节 儿童在认同危机下的自我形象建构 / 185
第四节 儿童的小学文化参与和同伴文化创造 / 194
第五节 讨论与建议 / 202
第三部分 实践与行动 / 207

第九章 区域治理支持幼小科学衔接的机制创新 / 209
**节 引言 / 209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 212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216
第四节 研究总结与展望 / 232

第十章 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一体贯通模式架构与实施 / 235
**节 引言 / 235
第二节 行动研究设计 / 237
第三节 行动研究实施 / 241
第四节 反思及建议 / 255

第十一章 “家园校社”四方协同模式下家长支持的行动探索 / 261
**节 研究的背景 / 261
第二节 行动的设计 / 267
第三节 长效协同机制建设 / 273
第四节 家庭教育资源库建设 / 280
第五节 个别化家庭支持建设 / 287
第六节 总结与讨论 / 293

参考文献 / 296
后记 / 314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黄瑾
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院长、教育学部党委常务副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 部高等学校幼儿园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大分中心常务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学前课程与教师发展、早期儿童数认知发展与教育等。近年来,主持和参与全国教科规划、教育 部人文哲社、联合国儿基会等科研项目十多项,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十多部。先后获得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