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迈向高质量的幼小衔接丛书: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机制创新

包邮迈向高质量的幼小衔接丛书: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机制创新

1星价 ¥43.2 (6.4折)
2星价¥43.2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76055498
  • 装帧:平装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25-04-01
  • 条形码:9787576055498 ; 978-7-5760-5549-8

本书特色

国家课题成果落地实践,破解幼小衔接难题的区域机制创新方案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机制创新》是上海市静安区作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课题“多主体协同的幼小衔接支持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实验区的研究成果梳理。该研究从区域、学校、幼小共同体三个层面系统思考和探索基于多主体协同的幼小科学衔接机制的路径和方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出发,以“多主体协同”推进为突破口,开展了以机制创新促进高质量幼小衔接的“静安行动”,形成了“1 N 4”的多主体协同推进幼小衔接实践范式,即1 个理想模型、N 个多模态结对样式、4 种协同推进机制。

内容简介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机制创新》采用总分式结构,分为六个章节:**章交代了研究背景与基础,在现状扫描、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基本假设和行动建议;第二章介绍了区域幼小衔接实践的整体思考,包含总体思路、顶层架构、组建建构和制度设计; 第三章至第六章介绍区域协同推进四个创新机制的具体路径和实施策略。每章既收录该机制的基本内涵和实施现状,也呈现了过程推进的基本内容和模式,又包含翔实的案例分析,彰显幼小科学衔接实践范式形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既有利于读者框架性把握范式的基本规约,又能提供读者灵活性、创新性实施的启示。

目录

前言 / 1

**章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背景与现状 / 1
**节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经验梳理:基于国内外政策文献 / 3
一、区域支撑幼小衔接协同发展的管理架构 / 4
二、区域保障幼小衔接协同治理的政策与制度 / 6
三、区域推动幼小衔接协调共进的典型机制 / 10
四、结论与启示 / 12
第二节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实践探析:基于区域现状调查 / 14
一、调研设计 / 15
二、调研结果 / 15
三、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行动建议 / 21

第二章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行动思考 / 25
**节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总体思路 / 27
一、强化多主体协同 / 28
二、坚持儿童发展为本 / 28
三、聚焦区域机制创新 / 29
第二节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顶层设计 / 30
一、 1.0 版幼小科学衔接的循证实践:基于协同治理理念的顶层设计 / 30
二、 2.0 版幼小科学衔接的循证实践:冲破实践困顿的顶层设计优化 / 33
第三节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组织架构 / 38
一、跨学段整体推进 / 38
二、多模态结对样态 / 39
第四节 区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的制度设计 / 43
一、制度设计的原则 / 44
二、制度设计的内容 / 45

第三章 幼小主题式联合教研机制 / 47
**节 幼小主题式联合教研的内涵与现状 / 50
一、有利条件 / 50
二、面临挑战 / 51
第二节 幼小主题式联合教研的内容 / 52
一、儿童发展主题 / 53
案例1:多主体伙伴式教研,催生儿童“预约活动”的迭代优化 / 57
二、课程教学主题 / 64
案例2:基于入学适应期儿童情绪表达与调节的“阅读 ”研修行动—以绘本《你感觉怎么样》阅读活动研修为例 / 67
三、入学准备 / 适应主题 / 73
案例3:基于幼小课程教学衔接的交互式联合教研机制探索—以“C 立方”主题教研为例 / 75
案例4:指向儿童关键能力连续性发展的贯通式研修机制—以“课间十分钟”联合教研为例 / 81
第三节 幼小主题式联合教研的形式 / 90
一、跨学段同课异构教研 / 91
二、观摩互访共记录式教研 / 91
三、多主体伙伴式教研 / 92
四、沙龙式联合教研 / 92
第四节 幼小主题式联合教研的反思行动 / 93
一、架构主题式联合教研团队 / 93
二、建立联合教研保障制度 / 94
三、开展联合教研效果评价 / 95

第四章 幼小教师跟岗交流机制 / 97
**节 幼小教师跟岗交流的内涵与现状 / 99
一、幼小教师跟岗交流的内涵 / 99
二、幼小教师跟岗交流的现状 / 100
第二节 幼小教师跟岗交流的基本内容 / 101
一、空间环境 / 101
二、课堂活动 / 103
三、教研活动 / 103
四、融合授课 / 104
五、反思提升 / 105
第三节 幼小教师跟岗交流的基本模式 / 106
一、“P—E—A—C—E”跟岗交流模式 / 106
案例5:“P—E—A—C—E”跟岗交流模式—“一校三园”的实践与探索 / 107
二、浸润式跟岗观摩模式 / 114
案例6:浸润式跟岗交流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 115
三、“3C”体验式跟岗模式 / 120
案例7:“3C”跟岗模式初体验 / 121
四、打造区域幼小衔接教师跟岗联盟体平台 / 128
案例8:创新联盟体跟岗交流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129
第四节 幼小教师跟岗交流的保障措施 / 133
一、政策引领与扶持 / 134
二、时间保障与支持 / 134
三、人员培训与指导 / 134
四、科学评价与激励 / 134
五、资源配备与共享 / 135

第五章 指向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幼小课程一体化机制 / 137
**节 指向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幼小课程一体化的内涵与现状 / 139
一、幼小课程一体化内涵 / 139
二、幼儿园和小学课程差异的现状 / 140
第二节 幼小衔接背景下支持儿童连续性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141
一、聚焦儿童连续性发展—《指标》的基本原则 / 142
二、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过程 / 142
三、持续评估儿童发展—《指标》的使用价值 / 143
第三节 指向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幼小课程一体化机制的实施路径 / 144
一、研讨交流—聚焦幼小衔接中的真实问题 / 144
二、研读分析—研读评价体系的针对性指标 / 145
三、思考贯通—根据行为表现确定课程目标 / 145
四、尝试链接—结合指导文件设计课程内容 / 153
五、实践研究—优化创新幼小课程教学实施 / 153
六、科学评价—使用指标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 154
案例9:桥梁共建支持儿童连续性发展—以“天气每天在变化”一课为例 / 154
案例10:拉“索”架“桥” 以“评”联贯—指向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劳动课程一体化实践研究 / 162
案例11:课程咬合运作 课堂交融共生—以“不一样的校园”与“我们的校园”为例 / 167
案例12:指向交往合作水平提升的课程一体化的实践研究—以语文口语交际课《我们做朋友》设计为例 / 173
第四节 指向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幼小课程一体化机制的保障措施 / 178
一、“指向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幼小课程一体化机制”的组织保障 / 178
二、“指向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幼小课程一体化机制”的制度保障 / 178
三、“指向儿童连续性发展的幼小课程一体化机制”的资源保障 / 179

第六章 教师幼小衔接水平提升的培训资源开发 / 181
**节 培训资源开发的背景与意义 / 183
一、培训资源开发的背景 / 183
二、培训资源开发的意义 / 183
第二节 培训资源开发的目标与原则 / 184
一、培训资源开发的目标 / 184
二、培训资源开发的原则 / 184
第三节 培训资源的主题与内容 / 185
一、培训资源的主题 / 185
二、培训资源的内容 / 186
第四节 培训资源的特色与说明 / 186
一、培训资源的特色 / 186
二、培训资源的说明 / 187

附 件
附件一 区域层面的政策引领 / 188
附件二 区域层面的制度保障 / 189
制度 1:幼小衔接共同体结对制度 / 189
制度 2:幼小主题式联合教研制度 / 190
制度 3:幼小教师跟岗交流制度 / 191
制度 4:幼小衔接一体化课程研究制度 / 193
制度 5:幼小衔接能力提升下教师专项培训制度 / 194
附件三 培训资源设计 / 196
培训资源 1:五彩小健将 / 196
培训资源 2:小情绪,大问题 / 199
培训资源 3:小书包我会理 / 203
培训资源 4:感知时间 / 206
培训资源 5:幸福五彩环 / 210
培训资源 6:学会交往 / 214
培训资源 7:天气每天在变化 / 217
培训资源 8:快乐“1 N”活动 / 218

后记 / 22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孙忠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副局长,上海市托幼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分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工作30余年来,秉承“静润花开,安泽未来”的教育主张,引领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可持续发展。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市级课题8项,两项研究分别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发表与交流数十篇论文,主持编撰多本专著,为上海区域推进课改提供典型经验;主持和参与教育 部、市教育委员会、区政府委托项目多项,引领幼儿园、小学获得7项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个人获政府嘉奖6次,三等功2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