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篆书七言唐诗一百首

篆书七言唐诗一百首

1星价 ¥8.2 (6.4折)
2星价¥8.2 定价¥12.8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517621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小16开
  • 页数:100
  • 出版时间:2004-07-01
  • 条形码:9787805176215 ; 978-7-80517-621-5

内容简介

这是陈威遐兄写的**本小篆书法作品集。出版前嘱我写序,而我对小篆知之甚少。有感于他的诚意,仔细拜读了原稿,现将我的一些感想写在下面。
中国汉文字源远流长。秦始皇兼并天下以后,采纳李斯奏议,实行“书同文”,整理六国文字,以史籀大篆及秦文字为基础演变过来的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这是有史以来**次全国范围内的汉文字整理,功莫大焉。所以小篆又称“秦篆”。在秦代乃至整个中国汉文字发展史上,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点。据记载,李斯随同始皇出巡,所到之处刻石篆书,皆为李斯所书,因此小篆也有“斯篆”之称,世传李斯为小篆鼻祖。今秦刻诸石,惟《琅玡刻石》尚存残文,为秦二世时补刻的诏书及从臣题名。学术界以此为斯篆*可信者。
秦代之后,随着汉文字的发展,小篆逐渐退出了文字的实用舞台,但它那集个象与抽象之美为一体的鲜活的文字形式,仍然让后书家倾倒。在唐朝,出现了李斯以后的第二位大师李阳冰。他自谓“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我们从他写的《般若台铭》和《崔佑甫墓志》篆额来判断,所语不虚。他的小篆书法以李斯为宗,圆劲淳古,结构渐趋匀适,论者有“玉箸”之评,影响深远。在李阳冰之后近千年间,学篆之人多以李阳冰为法而上追斯篆。无奈去古悠远,秦代书迹难以征信,阳冰真迹元明后存世也少。清初学者以翻刻本作为范本临摹,甚多衍误,更何论上攀斯篆?直至清代邓石如出,小篆书法才顿还旧观。因汉承秦制,渊源有自,邓石如独具慧眼,深入学西汉碑额篆,以隶为篆,广收博取,终成为清代大家。在小篆书法史上几乎可与李斯、李阳冰鼎足而立。邓石如的小篆也本李斯,与李阳冰不同的是,在凝练的笔致中更注重提按的变化,多求书写意味,这种写法影响极大,如杨沂孙、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等,无一不受其沾溉。当然,这些书家在受邓氏影响的同时,各自的创新探索也带来了清代书坛百花竞艳的局面。进入民国时期以至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二十世纪书坛,小篆书法基本上在以邓石如为主的清篆笼罩之下,能直接问津秦篆者,屈指可数,而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的王福庵是其中难得的一位,他所书的《说文部目》极具秦篆风韵,我们以秦《琅玡刻石》与之比较,可以立判。因而该帖被学术界推为学习小篆的津梁。
陈威遐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受业于王福庵高足韩登安。韩氏精擅篆隶,又是篆刻名家,课徒时亲自示范,书法、篆刻并重,其时苦于缺少临帖范本,先生以王福庵书《说文部目》为底本,手书一通,赠与威遐,对于弟子期望殷切之情可见。陈威遐不取巧,踏实学习,不断深入,几年后,他拿着习作向在杭的诸暨先贤余任天请教。余氏诗、书、画、印四绝,为人厚道,尤重乡情,见到威遐所书,赞誉有加,当即将一本民国七年上海震亚书局编辑发行的《毛公鼎》字帖赠与他,扉页上有三十年代余氏用隶书题写的“瑰玮雄深,古籀极致”八字。其后威遐转益多师,临习种种碑帖,书艺益进。曾先后得到高络园、阮性山、周天初、刘惜闇、周采泉、朱味辛等名家悉心指导。八十年代初,随着书法热的兴起,威遐以一手精美的小篆书法在全国书法展中获奖,崭露头角。但他不以此为满足,能沉下去,上溯两周金石,下采清人邓石如、赵之谦、杨沂孙、吴昌硕等诸家之长,欲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写出自我的风貌,这本《篆书七言唐诗一百首》就是他多年努力的结果,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作品线质细而不薄,留而不滞,结字因物赋形,多有新意,字形或长或扁,用笔或方或圆,不拘一格,在谨守小篆篆法的前提下,大胆地用籀、玉箸结字法,强调对比变化,整体基调清新娴雅,如入茂林修竹,悠游闲适,心怡神畅,饶有艺术欣赏的价值。
今年,适值西泠印社百岁华诞,书刻皆擅的陈威遐推出这本小篆书法集字,意义尤大,也许能在书法篆刻界产生良好的反响。威遐为人谦和正直,乐于务实,轻于务虚。不擅言辞,而其言凿凿。我想他有了这**本书法作品集,必将有第二本,第三本,以至更多,且会越写越精采,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目录

渡湘江(杜审言)
回乡偶书(贺知章)
送梁六自洞庭山(张说)
凉州词(王之涣)
渡浙江问舟中人(孟浩然)
从军行(王昌龄)
出塞(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少年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清平调词(王维)
峨眉山月歌 、赠汪伦(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奇
(李白)
黄鹤楼孟浩然之广陵、山中问答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望庐山瀑布(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李白)
别董大(高適)
凉州词(王翰)
酬李穆见寄(刘长卿)
赠花卿、戏为六绝句(杜甫)
绝句(杜甫)
春行即兴(李华)
逢入京使(岑参)
画松(景云)
枫桥夜泊(张继)
柏林寺南望(郎士元)
寒食、宿石邑山中(韩翃)
江村即事(司空曙)
小儿垂钓(胡令能)
兰溪棹歌(戴叔伦)
登楼寄王卿、滁州西涧(韦应物)
塞下曲、从军北征(李益)
洛桥晚望(孟郊)
从军行(陈羽)
城东早春(杨巨源)
题都城南庄(崔护)
三日寻李九庄(常建)
成都曲、秋思(张籍)
雨过山村、赠李愬仆射(王建)
江陵使至汝州、十五夜望月
(王建)
湘中、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竹枝词、乌衣巷(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望洞庭(刘禹锡)
夜筝、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菊花、离思(元稹)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南园(李贺)
偶书(刘叉)
谢亭送别(许浑)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
江南春、题乌江亭(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山行(杜牧)
秋夕、清明(杜牧)
题君山(雍陶)
赠少年、咸阳值雨(温庭筠)
夜雨寄北(李商隐)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袞(李商隐)
隋宫、嫦娥、忆住一师(李商隐)
花下醉(李商隐)
引水行(李群玉)
江楼感旧(赵嘏)
题君山(方千)
官仓鼠(曹邺)
山亭夏日 (高骈)
蜂 (罗隐)
汴河怀古 (皮日休)
怀宛陵旧游(陆龟蒙)
台城(韦庄)
题菊花、菊花(黄巢)
江陵愁望有寄(鱼玄机)
小松(杜荀鹤)
社日(王驾)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卢汝弼)
题龙阳县青草湖(唐温如)
金缕玉(无名氏)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