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人的智慧--《老子》与中国文化

哲人的智慧--《老子》与中国文化:《老子》与中国文化

1星价 ¥13.8 (5.5折)
2星价¥13.8 定价¥25.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1041194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5
  • 出版时间:1995-01-01
  • 条形码:9787810411943 ; 978-7-81041-194-3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老子的思想体系、《老子》与政治、《老子》与士大夫人生修养、《老子》与哲学、《老子》与道教等。

目录



“元典文化丛书”的说明

一 老子的思想体系

1.老子其人其书

2.老子的思想核心——“道”

3.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4.老子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实践

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二 《老子》与政治

1.诸子百家,归于治道

2.“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3.“静观弱用”的君人南面术

4.“治大国若烹小鲜”:无为之政的历史影响

三 《老子》与士大夫人生修养

1.儒道互补,身名两全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3.返朴归真,名士风度

4.知雄守雌,大德若谷

四 《老子》与哲学

1.《老子》在先秦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老子》在两汉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老子》在魏晋玄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4.《老子》对宋明道学的影响

五 《老子》与道教

1.老子:道教教主

2.《道德经》:道教经典

3.《老子》与道教的基本内容

六 《老子》与兵家文化

1.《老子》是不是一部兵书

2.道家与兵家的近缘关系

3.《老子》对兵家战争观的影响

4.《老子》对兵家战略战术的影响

七 《老子》与文学艺术

1.《老子》的艺术特色

2.“道法自然”与艺术的自然美追求

3.“大音希声”与文学意境

4.“有无相生”与艺术表现

八 《老子》与养生文化

1.《老子》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

2.“道法自然”与四时养生法

3. 元气论与气功养生

4. 牝牡之合与房中养生

附录一 《老子》全译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
展开全部

节选

class=big14>(1)“反者道之动”的辩证观

“反者道之动”是老子提出的辩证法的总规律,也就是关于世界运动发展的总原则。其中“反”这一范畴,是对道及道所作用的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定。“反”蕴含了三种意

义:相反对立(矛盾)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相反相成,亦即对立面是统一的;物极必反,亦即对立面是相互转化的。

相反相成 老子认为,包括道在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矛盾统一体。就作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的道而言,它是无与有、虚与实、阴与阳、动与静、变与常、始与终等相反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正是道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赋予道以生生不息的活力和生命,使它成为创生天地万物的原动力。例如,道是有与无的对立统一:从历时上讲,无在先,有在后,无中含有,道即是含有之无;从共时上说,道有体用,道体为无,道用为有,道是有无合一的,所以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

就自然界而言,老子通过大小、多少、高下、远近、厚薄、重轻、白黑、寒热、静躁、歙张、雌雄、母子、牝牡、正反、同异等对立范畴,揭示了自然现象所存在的相反相成的客观事实。就人类社会而言,老子通过诸如美丑、善恶、强弱、利害、生死、祸福、智愚、巧拙、胜败、兴废、善妖、吉凶、进退、是非、公私、贵贱、贫富、治乱,荣辱、古今等对立范畴,揭示了人类社会现象所存在的相反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事实。这就说明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老子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意思是:有无相反而相生,难易相反而相成,长短相反而相形,高下相反而相倾,音声相反而相和,前后相反而相随。事实上,老子已把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的道理,看作是一切事物普遍的、恒常的法则。

物极必反 老子不仅指出了相反相成是一切事物构成的基本形态,同时还认为,当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转化成为自身的反面。如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五八章)福祸是相互倚伏、相互含藏的,隅叫,潜伏仃福的因素,福中潜伏有祸的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淮南子》中讲了一则“塞翁失马”的故事:

古时候,边塞上有一个老头儿,一天丢了马,别人都来劝慰他,他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几个月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别人又都前来向他道贺,他却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祸呢?”一天,他的儿子骑马时,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大腿。别人又来安慰他,他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一年以后,胡人大举入侵边塞,身体强壮者都应征参战,死伤无数,唯独他儿子腿瘸,父子相保,幸免遇难。



功成身退 这也是老子所设计的一种理想的处世之道。在老子看来,产生万物的大道,对依靠它而生的万物并不发号施令、统治它们;它创生万物的功业完成之后,也不居功,而让万物自我化育、自我发展;它养育了万物,却不主宰它们。这表现的就是退隐无名的道的伟大。作为圣人,也应该以天道为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为而不争”,“功成身退”。在社会上,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功成名就的人不仅居功自傲,而且还要去求更大的名,取更多的利,争更高的功,而这恰恰是逞强好胜。因为“坚强者死之徒”,“物壮则老”,所以,那些居功自傲、肆意妄为的人就必然要招致灾祸,甚至会导致自我灭亡。遵循自然之道的圣人做到了功成身退,因此他“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二章)。这就是说:圣人不自现其尊威,因而其尊威自明;不自是其高贵,因而其高贵良彰;不炫示功绩,因而有功;不自恃其能,因而可以长生久视。



谦下纳谏的诚信之道 在对待上下、尊卑、贵贱等社会关系上,老子反对的是居上示尊、以贵傲贱,提倡的是居上而谦下,贵以贱为本。老子的这些原则,就是要求统治者要做到谦下不争,虚怀若谷,不自以为是,不自高自大,不自我夸耀,宽宏大度,以诚信待下。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有雄才大略却能从谏如流,位极人主而能兼听纳下。他所实践的正是老子的“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的谦下诚信之道。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正月,唐太宗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什么叫明君、暗君?他的智囊魏征回答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紧接着魏征又列举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偏信”则亡的历史教训,证明“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资治通鉴》卷一九二),指出对于君王来说,“兼听”就会有“天下大治”,“偏信”则会造成“天下大乱”。唐太宗听了“甚善其言”,完全赞同。

唐太宗也和魏征一样,认识到任何人的才智都是有限的,即使皇帝也不例外。贞观四年(公元630年)七月,他对臣萧瑀说:像隋文帝那样,不肯信任臣下,“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合于理”;“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政体》)。

正因为唐太宗不把自己当作“尽善”的完人,因而能兼听谦下,集思广益。他曾对大臣们说:“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同上)他深知,作为帝王,如果炫耀聪明,傲视臣下,就会有亡国的危险。隋炀帝不就是一面镜子吗?这位“好自矜夸”的暗主,护短拒谏,以至于身死而国亡。为了避免重蹈亡隋的覆辙,唐太宗鼓励极言规谏。由于他的积极倡导,谏诤曾风行一时,以至于上自宰相御史,下至县官小吏、旧部新进,乃至宫廷嫔妃,都有人敢于直言切谏。这种开明的政治局面,在封建社会里是罕见的。



守神 亦即守精神。《太平经》认为,人的形体和精神不能分离,若离,则死。因此,它强调守神,使形神常合不离。如说:“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则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因为精神主生,所以应使它与形体常合,可见守一即守神。葛洪《抱朴子·内篇》说:“夫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至理》)意思是形体与精神相合才得以树立。人体内的神,葛洪称其为“真一”:“夫长生仙方则唯有金丹,守形却恶,则独有真一。”(《地真》)所以,守一、守神,亦即守真一。守得真一,使人神相通,“人能守一,一亦守人”,这样人神相通,形神相合而致长生。《道教义枢》卷七引《老君戒经》曰:“凡存一守神,要在正化,心正由静,静身定心,心定则识静,识静则道会也。”《道枢·虚白问篇》曰:“抱一者,炼神也……夫能抱一守中,则神气不散,名真人矣。”

守气 一些道教经书把“一”释为“气”(或称精气,或称元气),所以守一亦即守气。《老子河上公章句》说,人若能抱一,不使它与形体分离,就可以长存。这“一”就是由道德所化生的“太和之精气”。又说,“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泄漏”,此乃“长生久视之道”。《太平经》说,天地之道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它守气而不绝的缘故;一切事物,若无气则“终死”。所以,它认为,人“欲不终穷,宜与气为玄牝”,即“守气”则可不死。

守精气神 一些道书又认为精气神为人体生命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是由一(或道)所化生且合而为一者,所以守一即守精气神三者,又称守三一。《太平经》云:“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这里,守一就是指把精气神三者合一而守持,如此,便可致长生。《道教义枢》卷五引《洞神经三寰诀》云:“一者,精气神也。释曰:精气神三混而为……亦曰夷希微。”

从上可以看出,道教的守一术是对老庄守一、抱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修炼养生之术,道教徒通过守持精、气、神,确实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但是道教把人体功能的“神”

人格化,说人的每一个器官似乎都有一个神在把守着,如《太平经》就说人体有诸如肝神、心神、肺神、脾神、头神、腹神、四肢神等等,认为人们存守或存思它们,就可以长生不死,这便使守一术具有了宗教神秘的色彩。



(1)老庄论自然美

崇尚自然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创作的传统,也是中国古代诗论、画论等的重要内容。中国文学艺术将自然作为*高的艺术追求,就其思想渊源看,则主要是根源于老子道家的自然之道。

在老子哲学中,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自然无为的。所谓自然无为,就是指顺应自然而为,这就是道的自然而然的本性,即老子的所谓“道法自然”。道创生万物的过程也是自然

而然的,而由道化生的万物也是自然生成、自然变化、自然发展的,这就是说,一切归于自然,天地万物无不顺应自然,这就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然之道。《老子》中与“自然”含义相近的概念是“朴”。老子把他的“道”又称为“无名之朴”,强调“道常无名,朴”。“朴”,指未经雕琢的木头,老子以朴喻道,仍然是说明道的自然无为的特性。道性自然,物性自然,人性也是自然的。老子认为,赤子、婴儿的状态便是人性的自然状态。他因此反对人为的“五色”、“五音”、“五味”之美,因为这些人为之美戕害了人的自然纯朴之性。相反,自然之道则是大美、真美,是自然之美。

继承了老子思想的庄子,更加强调道性自然。庄子所谓的“因自然”、“顺物自然”、“应之以自然”等,都是顺应自然,任其自然的意思。和老子一样,庄子也强调自然人性,《庄子》中“真”、“天真”、“朴”、“本”等,都主要是自然人性。庄子主张“无以人灭天”,就是说不要以人为去损害万物的本性。如庄子在《马蹄》篇指出:对于马的一切驯服、笼络、约束、限制,都是违反其天性,也就是违反了自然;对人也一样,仁义道德便是对自然人性的*大桎梏,因此,“仁义”、“礼乐”就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所以,庄子主张人应返回到自然天放的状态中去,以保持人的纯真的天性。

从自然之道出发,庄子提出了“天地有大美”即自然之美的思想,认为天地本身所具有的美才是真正的美,而一切违背自然之性的人为都将是对自然美的破坏。庄子在《天运》篇中讲了一则“丑女效颦”的寓言故事:西施捧心而颦,为其病心,出于自然,故不失其美;邻女效颦,矫揉造作,有违自然之性,所以是丑的。庄子在《天道》篇说“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是说素朴之美即未经雕饰的自然之美是美的极致。《刻意》篇谓“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这淡然无极之美,也就是自然素朴之美。

……

作者简介

高秀昌,男,汉族,1962年生,河南省邓州市人。1982-1986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学习,获哲学学士学位。1987-1989年参加中国文化书院研究生班函授学习。2000-2003年在南开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方克立教授攻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学位),获哲学博士学位。自1986年7月至今一直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在《中州学刊》杂志社(1986-1997年),后调入哲学研究所(1997年至今)。1992年任编辑。1996年破格晋升副研究员。2003年任研究员。现兼任河南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导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