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七十年--谢芳回忆录

我这七十年--谢芳回忆录

1星价 ¥20.9 (5.5折)
2星价¥20.9 定价¥3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80225000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暂无
  • 页数:暂无
  • 出版时间:2006-05-01
  • 条形码:9787802250000 ; 978-7-80225-000-0

本书特色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件好事。常人都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录雨果语赠谢芳同志。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自传体的回忆录,作者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谢芳。本书从作者的家人写起,谈到了自己的从影、表演经历和生活。从《小二黑结婚》里的小芹到《青春之歌》里的林道静;从《早春二月》里的陶兰再到《九九艳阳天》中的严君茹,谢芳用自己演绎着不同的人生,用精湛的表演丰富着自己的生活。作者热爱生命,真诚待人。通过本书,您还可以了解到众多老一辈表演艺术家生活中的一面。

目录

楔子
我的爷爷
我的父亲
我的母亲
我的出生前后
文工团
青春三部曲
第二次生命
劳动锻炼
改革开放
天上人间
谢芳作品年表
展开全部

节选

我是1951年7月1日正式参加中南文工团的。当时还是供给制,进团后每人发一套列宁式的灰布制服,每月生活费是四万元(合现在的人民币四元左右),女同志还发有卫生费,伙食由公家供给。吃饭时,八个人围着一大碗菜,还得站着吃。而我由于从小在家孤单惯了,不好意思,常常面壁而食。 我们一起考进去的有三个孩子:一个是我,15周岁;一个是13岁的男孩子,名叫何大滨,现在是武汉歌舞剧院舞蹈演员;另一个是11岁的女孩子,名字记不清了。 刚去无事,我们几个便天天坐在一起读报,学习文化。不久,文工团新址建成,我们便搬到渣甸路一号住下。 文工团的房子建造得很不错,院内有灯光球场、小剧场、俱乐部、排演厅、食堂以及单人、集体宿舍。 我参加的**次公开演出是在苏联话剧《曙光照耀莫斯科》里扮演一个只有很少几句台词的女工。既然是演外国人,就得用石油灰把鼻子垫起。到了夏天,剧场里热到三十多度,鼻子尖上的汗水被捂在石油灰里像许多条小虫在那里爬.弄得怪痒痒的。我们不得不把石油灰捅个小眼,让里面的汗水流出来,好叫鼻子透透气。除了跑群众之外,我还被分配管理服装。有一次,我把电熨斗放在袜子上走开后忘记了,等我想起来时,袜子已被烧了个大窟窿。为此,我主动写了检讨书,对自己的失职行为和“剥削阶级思想”进行了狠狠的批判…… 当时,全国人民还都沉浸在获得解放的狂欢之中。党、政、军各级干部和战士面对着来之不易的胜利,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文工团的生活充满了朝气,同志之间,官兵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充满了革命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感。文工团经常举行球赛和周末晚会。届时,俱乐部或球场的四周挂起彩色灯泡,乐声悠扬,笑声不断 院子里一派欢腾喜悦的景象。 1952年冬天,我刚满16岁,文工团去湖南道县参加“土改”。副团长汪洗同志和我在一个队里,他熟悉戏曲,是文工团的导演。他是一个做事一板一眼、有条不紊的人。临出发前,他把我们召集在一起,提出各种要求,如某火车站须在一分钟内上车完毕,等等。他还给我们画了如何打背包的图样,连鞋子和茶缸子应放在背包的什么部位都画上了。年轻人是无忧无虑的,我们没有卧铺,便用报纸垫在地板上,钻到火车的座位底下睡觉。每逢火车停站时,便下车去买烧鸡等各地特产来吃…… 我参加“土改”的地方名叫青口乡,那单有个依山傍水的小村镇。我住在靠近镇子的一位贫农老大娘的家里。她身边有一儿一媳,儿子大概患有血吸虫病,面黄肌瘦,肚子大得像个鼓,以至媳妇没有生育,只有他们两代三口住在一起。大娘患有哮喘性支气管炎,喉咙里随时随地发出哮鸣的声音。大娘心眼不错,常常用热草灰焙熟花生给我吃。有一次我因感冒发烧,她还宰了只公鸡,把血滴在我的额头上,虽然这是无效的,但却是她对“土改” 工作队员们的一片心意。大娘的住房还宽敞,我一人住一间房,睡着老式的木床(有柱架可挂蚊帐的那种)。桌上放着一盏小油灯,每天夜里,当我工作完毕回来时。它总在那里摇曳不定地等待着我。一切都是新鲜的。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我,虽然在滠口时算是住在农村,但和农民生活在一起,这还是**次。当一天的辛勤劳动结束之后,便在烟雾弥漫的屋子里开会。架着木柴的火堆既可照明又可取暖,还可点烟。开会时农民们有打瞌睡的,有默不作声的,也有高声发言的。“我们大家就是要提高脚步(觉悟),”农民们这样说着……妇女们渐浙跟我混熟了, 说: “老谢,你几个伢(指孩子)了?“你们不在屋里(家里)住着,跑这么老远来,过得惯吗?嗯?” 日常的开会,填表,斗地主,分发浮财等事,只剩下一些模糊的记忆了,可有些事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过去生孩子多的家庭给孩子们取名,为了图省事也为了便于排辈,常常用一个字作为名字的开头,然后依次排列下去,如:建军、建华、建民等等。由于我的大哥出世时祖父已经故去,为了纪念老人,父母亲为他取名谢怀祖 因此,后来我的哥哥、姐姐以及叔伯姊妹们均以“怀”字打头。而等到我出生的时候,由于爆发了抗日战争,为寄托兴复国土之心,母亲为我起名谢怀复。为了这个名字,还发生过一段小小的故事呢。那是文工团搬进新居的**天,集体宿舍是四人一间。女同志在楼上,男同志在楼下,每间房的房门上均已贴好了名字。当时我抱着行李兴高采烈地上了楼,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我的名字。经过仔细探寻,终于在楼下找到了,原来分房子的同志把我当成是男同志了。由于谢怀复这几个字叫起来比较拗口,加上当时参加革命者多取单名,在“土改”中,汪洗同志便建议我改个名字。我记得他在三张小纸条上各写一字:一是“军”,一是“方”,再是“筠”字,并说明以抓阄定夺,随即我就抓了个“方”字。谢方自然比谢怀复叫起来顺口响亮,因此当土改结束回到武汉后,在团里便很快传开了。 P50-54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