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720807031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07-05-01
  • 条形码:9787208070318 ; 978-7-208-07031-8

内容简介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新主题散文集
  ★出版数月,印数超百万,连续数周高居日本畅销书排行榜首位。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称:首相不应凡事在意,钝感力十分重要。

[相关评论]
  
  首相不应凡事在意,钝感力十分重要。
          ——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
  作家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体悟出感人肺腑的人生哲学,极富说服力。
          ——日本《产经新闻》
  本书颠覆了敏感的人比钝感的人优秀这一社会常识。
          ——日本《高知新闻》
  钝感力是生存在这个时代所**的才能。
          ——日本《朝日新闻-时代周刊》
  以人生智慧而言,钝感比过分敏感要强得多。
          ——《日本体育新闻》
  在恋爱方面,诚实加上钝感力,可谓如虎添翼。
          ——日本《东奥新闻》

[内容介绍]
  在日文中有“钝感”一词,却无“钝感力”。“钝感力”直译为“迟钝的力量”,为作者新造,是这位年过七旬至今仍笔耕不缀的著名作家的*新人生感悟。在作者看来,“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作者据此分章论述了在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还从医学角度出发(作者为医学博士),阐述其合理性。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智慧,对当代社会中的人们都有全新的启发。

[关于本书]
  本书2007 年2月10日在日本出版(初版4万)以来,引起广大日本读者的强烈共鸣,反响热烈,至今2个月不到,已多次再版,印数已达100万,连续数周高居日本畅销书排行榜首位。“钝感力”更是被日本社会各界及各类媒体广泛引用,还引申出“爱情钝感力”、“职场钝感力”等等,甚至日本前首相小泉也借用这个词批评安倍首相缺少“政治钝感力”,可见其影响之大。
  前不久,在中央电视台为温家宝总理4月访日特别赴日拍摄制作的多集电视片《岩松看日本》中,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专访渡边淳一,专门介绍了本书即将推出中文版的消息。

目录

**章 我们表现了某种才能
第二章 大斥责声中成长的名医
第三章 血液因此畅流
第四章 迟钝的五官
第五章 睡眠良好的能人
第六章 得寸进尺的才能
第七章 肠胃钝感的男人
第八章 被爱的女神射中
第九章 为了维系婚姻生活
第十章 为了战胜癌症
第十一章 女性的强大之一
第十二章 女性的强大之二
第十三章 感谢嫉妒与讽刺
第十四章 恋爱的能力
第十五章 为了更好的生存
第十六章 适应环境的能力
第十七章 伟大的母爱
展开全部

节选

  人们常把婚姻幸福挂在嘴边,年长后常会有意味深长的感慨:“和你共度一生真太好了”,其实那都是经过漫长的忍耐才得出来的结论。
  我们不要忘记,在夫妻双方相互容忍的背后,是出色的钝感力一直在支持和守护着他们。
  在前一章中,我阐述了钝感力在恋爱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恋爱之后的结婚生活中,将会发挥的更大作用。
  是否拥有钝感力,将决定将来你和伴侣的婚姻能否长久,你们的未来是一片光明还是常被乌云笼罩。
  
  同居之后
  
  所谓结婚,自然就是一对男女,凭借一时的热情住在一起,双方从此一起生活在狭窄的空间里。
  到结婚为止的整个恋爱过程,男女双方都被眼前的快乐所吸引,根本无法想象结婚生活的真实情况。
  即使双方感到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问题,可当时头脑里除了结婚,没有别的,他们的想法十分简单,如果结婚之后发生了问题,相互改正也就行了。
  然而,正是这种轻率的想法,造成了结婚之后各式各样的冲突。冲突的*大原因,就是因为两个人共同生活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有人因此会反驳我:“结婚就是要住在一起,你怎么能这样说呢?”这种反驳也有道理,结婚的确要生活在一起,然而正因为如此,对彼此的缺点才会看得更加清楚。
  在恋爱和订婚的时候,双方各自住在自己的家中,所以对对方的缺点了解甚少,或许正是由于了解甚少,两人才能走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结婚之后生活在一起了,彼此的缺点一下子就映入了对方的眼帘。这些都是因为双方距离过近造成的,我想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牙膏管的故事
  
  说起来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一个编辑来到我这里商量工作方面的事情。
  到傍晚时分,工作上的事很快就谈完了,可那个编辑忽然提出:“我可以在这儿再呆一会儿吗?”
  我正好手头不太忙,两个人都在喝着兑水的威士忌,所以答道:“没问题。”我多少有点儿担心,就试探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他脸上现出一丝难堪,回答道:“其实今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我跟妻子大吵了一架,所以不想就这么着回家。”
  说实话,我对别人夫妻之间吵架根本没有兴趣,可当时两人又没什么可聊的,于是就继续问:“你们因为什么吵起来的?”
  “咳,是因为牙膏管。”他接着回答。
  原来他家用的牙膏,牙膏管又白又长,材料较软,每次挤牙膏的时候容易留下指痕。
  那位编辑本来就是个一丝不苟的男人,每天他都要把牙膏管上的指痕抚平,并从后面将牙膏管卷起来一点。
  但是她太太对这种事却不太在意,挤牙膏的时候随意一挤,牙膏管上常常留下很多指痕。
  可他对那些指痕特别在意,为了抚平太太留下的指痕,他每天早上都要做一番修整。
  这天早上,他终于忍不下去了,冲着妻子发作道:“我说,你挤完牙膏后,请像我这样从后面把牙膏管卷起来,把指痕去掉。我*讨厌的就是你挤牙膏之后留下的那些凹凸不平的指痕,这种随随便便的做法真让人受不了。”
  他的话音刚落,太太顿时向他示威道:“那么,你令人讨厌的地方……”太太的指责竟是他的三倍,于是两个人大吵了起来。
  这件事使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例子,把这件事如实地写下来的话,就是一篇不错的短篇小说,题目当然就叫《清晨的口角》。
  这件事*能打动人的地方,就在于吵架的原因十分无聊。如果是因为丈夫的外遇被妻子发现,或者妻子挥霍无度之类的事情,一方怒火攻心,大吵大闹当然无法避免却也情有可原。
  然而,因为挤牙膏的方法这种小事,引发了一场夫妻大战,这件事就显得有趣且耐人寻味了。
  这件事正好把中年夫妇(当时那位编辑41岁)那种正在走向厌倦、又没达到离婚程度的婚姻关系,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不说大家也能明白,这位一丝不苟的男人在新婚燕尔之时,是不会这样、那样地抱怨的。那时若看到牙膏管上太太的指痕,他可能会喃喃自语:“啊,多么可爱的指痕”,或许还会对那个地方吻上一下哩。
  但是在结婚十几年后,妻子的这个毛病就变得无法容忍了。爱的热情在岁月流逝中不断消失,以前能够容忍的,现在不仅不能容忍,还会变成怒火,一触即发。
  我想双方吵闹的终极原因,就在于两个人结婚后共同生活在一起。
  
  无可无不可的小事
  
  当然,这对夫妇除了挤牙膏的方法之外,一定还有很多地方都不相同。而这一切也不仅限于这对夫妇,几乎所有的夫妻都一样。
  男女双方无论是生长环境、兴趣爱好,还是个人教养、价值观等不可能相同,然而结婚,就是不同的男女在一时热情的怂恿下,共同在一个狭小的家中生活。这样的结果,就是在夫妻之间出现各种不满与琴瑟失和的情况。
  多数的夫妻,都是在相互容忍中继续生活下去的,有时争吵两句,有时改正错误,有时相互妥协。
  这种状态长年持续的结果,就是夫妻心中一些小的不满和烦躁,会渐渐累积起来。这对编辑夫妇怨气爆发的导火索,只不过凑巧赶上牙膏的挤法而已。
  但是,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争吵的原因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究竟是应该从牙膏管尾部将其卷起为好,还是保持原状就好,这种问题本身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因此不管怎么争论,也是无法解决的。
  关键在于,在乎的人耿耿于怀,不在乎的人完全不把此事放在心上。
  然而男女之间或夫妻之间,类似这种无所谓对错、全凭人的感觉或感性认识的不同,却造成双方失和、令人烦躁的事情可以说数不胜数。
  于是此时,钝感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像这种牙膏挤法的问题,如果是拥有钝感力的人,就不会过于在意。就算平时喜欢从牙膏后面将其卷起,不过不卷的话,也不会介意。也就是说,那种小事怎么都行。
  这样的话,一开始就不会发生口角,之后他太太也就不会进行还击,因此也就没有大吵大闹的情况了。
  当然,因为丈夫钝感,也时常会在各方面被太太抱怨。不过即使这样,丈夫也可既不在意,也不往心里去。如此情况,妻子在某种程度上也不得不死心,或许也会渐渐养成慢性子的脾气,说不定性格上也会变得随和、不拘小节。
  相反,那种天生聪慧、神经质的人就不可能那样了。他(她)们对对方做的每一件事都极为在意,烦躁和不满不断升级。前面提到的那个编辑,曾说“终于忍不下去了”,其实他爆发之前,倘若事事都要抱怨的话,他们之间的夫妻关系早就土崩瓦解了。正因为他一直忍耐了十几年,夫妇关系才得以延续下去。
  女性们也常常感叹,“点点滴滴我都十分在意,真令人发愁,我怎么才能变得迟钝一些啊。”这也是能说明问题的事例之一。
  我认为结婚时间一长,夫妻双方都不该在某些地方过于在意,应该更不拘小节一些才对。当然,即使如此,有时因一时火起,两个人也会吵起架来。但若双方都是不太在乎的钝感之人,问题应该不会搞得不好收拾。
  当然,过于钝感也令人棘手,很多夫妻都希望对方的钝感恰到好处。
  从某一方面来看,结婚生活就是一条漫长的容忍之路。
  而在夫妻双方相互容忍的背后,是出色的钝感力一直在支持和守护他们。
  
  

作者简介

  渡边淳一,日本当代著名作家。1933年10月24日生于日本北海道,1958年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在母校担任整形外科讲师,授课行医多年。后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   1970年以小说《光和影》获得第63届直木文学奖。1980年以小说《遥远的落日》获第14届吉川英治文学奖。2003年获日本出版大奖菊池宽奖。1997年2月出版的《失乐园》(日本讲谈社出版),在《日本经济新闻》连载时引起极大反响,在日本已发行260万册。小说的书名还获得了日本1997年流行语大奖。   作家初期的作品以医疗题材为中心,逐渐扩展到历史、传记小说,特别是其以医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丰富多彩、深入男性和女性本质的恋爱小说,深受广大日本读者的喜爱。作为日本现代浪漫小说的著名作家,现在仍活跃于文坛**线,至今已出版了140多部作品。   1980年日本文艺春秋出版社出版渡边淳一作品集,共23册;1995年日本角川书店出版渡边淳一作品集,共24册。2004年5月,主题随笔集《丈夫这东西》在中日两国同步出版。2005年,长篇小说《幻觉》中译本在中国出版。2007年,长篇小说《爱的流放地》中译本在中国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