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变革中崛起的新信息文化

数字化变革中崛起的新信息文化

1星价 ¥23.8 (7.0折)
2星价¥23.8 定价¥34.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1006452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3
  • 页数:281
  • 出版时间:2007-09-29
  • 条形码:9787010064529 ; 978-7-01-006452-9

本书特色

本书以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现实与虚拟共生的两个平台上反思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文化并进行系统思考,从物化基础、运行方式、精神气质和主体特征等四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追寻数字化时代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探求其以何种状态运行、维系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是什么,人类应该以何种心态和智慧来应对,以期达致对新信息文化的精神和内涵的整体把握。

内容简介

《数字化变革中崛起的新信息文化》以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在现实与虚拟共生的两个平台上反思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文化并进行系统思考,从物化基础、运行方式、精神气质和主体特征等四大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追寻数字化时代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探求其以何种状态运行、维系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是什么,人类应该以何种心态和智慧来应对,以期达致对新信息文化的精神和内涵的整体把握。

目录

序言引言一、缘起二、研究的学术背景三、理论建构的思路四、本论题的意义及可能的创新点**章 信息文化的历史回顾一、理解信息(一)关于信息的研究综述(二)信息的形态与特征(三)信息与传播二、信息技术与文化(一)信息技术的历程(二)作为信息系统的文化(三)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影响三、信息文化的变迁(一)信息文化的概念辨析(二)信息革命与信息文化的变迁(三)信息文化的研究向度 第二章 新信息文化的物化基础一、新信息技术对文化平台的重构(一)以网络重构社会文化(二)数字化革命(三)信息化的推进二、新信息技术建构文化新时空(一)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建构(二)信息技术与时空的嬗变(三)新信息文化时空三、媒介整合与新媒介文化(一)媒介即文化(二)媒介的整合(三)从网络文化到博客文化的转向(四)手机文化的崛起与大众化趋向第三章 新信息文化的运行方式一、符号化(一)信息技术与符号化(二)视觉符号与话语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向(三)数字化技术对符号化的革命二、在线化(一)在线的现象学(二)在线的特点(三)在线与交互(四)在线与在世三、虚拟化(一)虚拟化与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二)网恋隐喻与虚拟情感(三)虚拟与真实四、新技术秩序与制度安排(一)新技术秩序(二)新问题(三)制度安排第四章 新信息文化的精神气质一、媒介革命与精神变革(一)印刷媒介与思想文化的变革(二)电子媒介:精神的新家(三)大众传媒的价值建构与反思二、新信息文化的基本气质(一)自由(二)开放(三)多元化(四)娱乐与激情(五)游戏心态三、新信息文化的精神性超越(一)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的精神性超越(二)公共精神对私人精神空间的超越(三)博客精神与个体理性的现实性超越第五章 新信息文化的主体特征一、信息文化主体的历史性考察(一)媒介、知识与权力(二)大众化:从印刷到电子文化的主体(三)精英与大众的历史分层二、网络文化的主体(一)网络文化主体的构成(二)网际身份的解读(三)网络文化主体的特征三、新信息文化主体的境遇(一)主体的新信息环境(二)大众的狂欢(三)主体性的朝霞结束语:新技术·新文化·新思维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新信息革命以其独特的方式建构了一个新的文化时代,引起了众
  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但何为信息文化?论者有不同的理解。一是
  技术文化说,认为信息文化的形成源于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全
  面渗透,是信息技术带来了革命,产生了信息文化。二是文化形态说,
  即对应于信息社会的文化形态称为信息文化,如同对应于农业社会的
  文化形态是农业文化,对应于工业社会的文化形态是工业文化一样。
  三是赛博文化说,即与电脑、网络直接联系的电子信息文化。本书却
  给予信息文化更丰富的内涵,既包含又不限于由某种具体的信息技术
  形成的文化样式,如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也不是简单地对应于信息
  社会的文化形态,而是将信息文化看作一种以广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
  文化形态。同时,又把信息文化视为一个随着广义信息技术的发展而
  发展的历史范畴,关注信息技术每一次革命性变革而引发的信息文化
  的质的变迁。因此,我们看到,广义信息技术至今经历了五次革命:语
  言的产生、文字的创造、印刷术的发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应用以及
  微电子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文化随之发生了十分巨
  大的变化。
    对于信息文化的这种观照是必须有哲学眼光的,可惜至今国内尚
无系统的论述。本书值得首肯之处在于对信息文化进行了廓清,特别
是从哲学的视角对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文化进行了系统梳理,既承认
信息文化的历时性变迁,又特别强调信息文化在数字化、网络化变革
之后的历史性转变。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信
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重要的是对人类的文化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冲
击,重构着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建构了全
新的文化样式和文化内涵,凸显了超技术的特征。本书认为,以计算
机、网络技术和现代光纤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信息技术不仅重构了社
会政治、经济的物质基础,塑造了伸延的物质世界,同时也重构了人类
的文化生活空间,塑造了伸延的精神世界。新信息技术克服了传统信
息媒介如口语传播、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在时间与空间传播上的局限
性,建构了一个超越时间与空间障碍的文化新时空。更为重要的是,
它在历史上**次建构了两个文化平台,自然空间的文化平台和虚拟
空间的文化平台,二者相互交错,构成了虚实交融的文化景观。对自
然空间文化的超越和对虚拟空间文化的研究成为数字化时代信息文
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书对国内外不同学派的学者关于信息文化的观点给予了充分
重视,它们包括:未来学派的学者在研究信息社会时关于知识化、信息
化以及知识与信息的核心作用的观点;传播学和媒介理论学者关于媒
介本身、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对受众的影响、大众传媒与文化的关系的
观点;后现代主义阵营的学者有关“后工业社会文化”、“传媒文化”、
“电子文化”、“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观点。那些基于运作性层面
的思考,例如,信息文化对社会、文化的正负面影响,信息对社会意识
的作用,信息心理战的问题,信息的安全与保密问题,信息贫富差距即
“数字鸿沟”的问题,信息生态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信息行为的社
会控制问题,网络文化与网络伦理问题,以及信息政策的制定、信息人
才的培养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等问题,诸如此类的成果也为本书关于信
息文化的系统研究提供了借鉴。
    本书在谋篇布局上,以信息技术与文化的互动关系为研究的逻辑
起点,在现实与虚拟共生的两个平台上反思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文化
并进行系统思考,从物化基础、运行方式、精神气质和主体特征等四大
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试图追寻数字化时代信息文化的基本特征,探求
其以何种状态运行、维系和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是什么,人类应该
以何种心态和智慧来应对,以期达致对新信息文化的精神和内涵的整
体把握。进行这些深层次的理论思考是需要一定的才智和勇气的。
但无论如何,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文化、技术理性与人文价值互动的
现实中,信息文化的解读不仅是技术专家的事,也是人文社会科学家
的本分。
    本书作者陆秀红君是在我名下攻读博士时开始对信息文化进行
专门思考的,她敢于碰硬骨头,进行勇敢的理论探索。秀红君为学刻
苦、细密,悟性颇高;为人诚恳、开朗,人缘极好,她能顺利完成学业并
取得突出成绩,是一点也不奇怪的。现在,她这部在博士论文基础上
加工整理的著作即将付梓,我在欣慰之余,很高兴写下这些话,聊表祝
贺,并为之序。
    刘大椿
    2007年元旦于人大宜园
引    言
    新信息时代的理念在人们对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等概念与现
实的体验与反思中变得像生活本身一样具体与清晰。不管人们对于
现代社会是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抑或“后现代社会”的话语来
表征,新信息文化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现实。作为时
代精神的精华,哲学理应对时代的*新发展做出回应。
    一、缘  起
    “信息”作为一个概念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争议颇多的
名词,不同学科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其做出了不同的界定,至今没有
形成统一的定义。而用于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以计算机、网络与
现代通讯技术为核心的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变革与广泛运用却
是不争的事实。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先后由工业社
会转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成为主导性技术,并以其无与伦比的先进
性、渗透性赋予传统产业新的生命和活力;信息产业成为主导性产
业,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在科技和经
济中所贡献的份额越来越大,信息资源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
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信息水
平成为一个企业决胜业界、争夺未来的关键,而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
个城市或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标志。1996年在北京召开
的“信息基础结构国际会议”上发表的《信息时代宣言》中描述道:人
类经历了“百万年蒙昧,数万年游牧,几千年农耕,几百年工商;如今,
亲眼目睹,一场汹涌澎湃的信息化世纪风暴,正席卷着世界的每个角
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从阿美利加到欧罗巴,从亚细亚到澳新大
陆,从阿拉伯到阿非利加……不分种族,不分肤色,不分信仰,不分语
言,不分地域,不分国度,信息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以信
息化的技术、物质设施为基础,人类的工作、学习、生产、生活与社会
交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化”、“数字化”、“虚拟”、“赛博空间”、
“符号经济”、“电子民主”、“网上冲浪”、“网络论坛”、“网恋”等等都是
表征当下新信息文化现象的话语,建构了不同于以往的物质文化、精
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从理论回应的角度看,马克思以降的哲学,已经逐渐扬弃了传统
及近代西方哲学关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纯粹形而上的玄思,而回归
富于物质与精神内涵的生活世界。面对迈入21世纪的生活世界,面
对由信息化引起的从生产到消费、从物质到文化、从技术到思想、从
学习到沟通的翻天覆地的变革,以理性的热情积极地体验这种新的
变革,反思这一变革的内涵、本质与意义,已经成为转向现实生活世
界的哲学的理论自觉与作为所在。
    二、研究的学术背景
    学界关于信息、信息技术与社会和信息文化的研究有不同的进
路,形成了以下不同的传统:
    未来学与信息社会研究的传统  “信息化”(Informatization)和
“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日
本人*先提出来的。1963年1月,日本学者梅田忠夫在日本《朝日
放送》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论信息产业”的论文,首次从信息产业的角
度研究了日本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1964年1月,该杂志又刊登了
Rikkyo大学上岛教授的论文“论信息社会的社会学”,**次使用了
“信息社会”(日文Joho Shakai)的概念。文章指出,日本正在快速进
人信息产业社会。1967年,日本的一个政府研究机构“科学、技术和
经济研究小组”创造性地提出了“Johoka”一词,即“信息化”的概念,
认为“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
会,而信息化则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
从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难以触摸的
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的演化或转型。”1970年,日本学者Ma—
suda**次把在日本广泛使用的"Joko Shakai”翻译为英文“Infor—
mation Society"。①
    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在日本的率先提出和研究应用是基于当时日
本学术界和产业界对经济发展阶段和日本社会问题的基本判断:一
是认识到发达国家经济已经开始由以实物生产为核心的工业社会向
以知识的获取和出售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社会的转变,这一转变将对
劳动者的生存状态产生深刻影响;二是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使日本
认识到作为资源稀缺国发展重工业经济面临的危险,所以发展一种
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选择。这些判断后来得
到了广泛的认可,“信息化”的概念和理念超越了日本国的疆域而得
以在国际上流传,其中法国的西蒙·诺拉和阿兰·孟克起了重要的
作用。1977年,两人在为法国政府撰写的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的信
息化》中,使用了法文的“信息化”一词,随即这一单词的英译“Infor—
matization"就被广泛传播并被各国所普遍接受和使用。信息化概念
传入中国是在1986年12月。当时“首届中国信息问题学术讨论会”
在北京举行,与会的专家讨论了信息的重要性与中国研究发展信息
化的迫切要求,并在会后编辑出版了名为《信息化——历史的使命》
的论文集,提出信息化是“描述国民经济中信息部门不断壮大的过
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结构框架重心从物理性空间向信息和知识
性空间转移的过程”。信息化同工业化、现代化一样,是具有特定内
容的发展过程,尽管反应其水平、程度的指标可以作为目标去争取加
以实现,但信息化本身绝不是目的,使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或准工业
社会*终发展成为信息社会,这才是信息化的目的。①
    尽管信息化和信息社会这两个词是由日本学者首先准确提出来
的,但是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日本学者的信息化研究是受美国社会学
家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影响而兴起的。
因为,早在1959年夏天,丹尼尔·贝尔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举行的学
术讨论会上就率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即后来所称的信息社会)一
词。60年代初“后工业社会”思想传人日本,推动了日本对未来社会
的探索和研究。1973年丹尼尔·贝尔正式出版了《后工业社会的来
临》一书,系统地研究了工业社会的未来,预测发达国家的社会结构
变化及其后果二在美国学术界和国际未来学界引起很大反响,被认为
是未来学的经典著作。尽管贝尔没有提出“信息社会”的概念,但他
对后工业社会的分析和描述却突出了信息和知识的轴心作用。1979
年他还发表题为《信息社会》的文章,明确指出:“即将到来的后工业
社会,其实就是信息社会”。②
    在这之后,不少学者沿着这个思路对信息社会开展了广泛深入
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著作有:[美]阿尔温·托夫勒(Toff—
ler,Alvin)的《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1980),[美]约翰·奈
斯比特(Naisbitt,John)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1982)和[日]松田米津的《信息社会》(1983)等。进入90年代,随着
个人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又出现了新的
第三章
新信息文化的运行方式
    作为人化的产物,文化具有系统化的内涵和多样化的形式。与
其他类型的文化不同,新信息文化存在的基点不是文字,不是宗教,
不是建筑或艺术,也不是理论或道德,而主要是新信息技术,正是新
信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建构了新信息文化。基于新信息技术的新信
息文化因此具有了不同于以往文化类型的运行方式,主要表现在符
号化、在线化、虚拟化等方面。这些新的运行方式形成了新信息文化
独特的秩序,而对新秩序的建构与维护,则形成了独特的制度要求和
制度安排。
    一、符号化
    信息化是新信息文化物质基础的建构,而信息化的悖论,则在于
随着全球联接的四通八达的信息高速网络的构建,物质符号化的趋
向日盛,信息与符号成为社会的重要元素与资源,引致了物的解构与
失落。
    (一)信息技术与符号化
    符号是人们共同约定用来指称一定对象的标志物。皮尔士认
为:符号是“某种对某人来说在某一方面或以某种能力代表某一事物
的东西”,是“确立另一事物(它的解释者)去特指一个它所特指的对
象(它的对象)的任何事物。”①艾柯认为:符号是“依据事先确立的社
会规范,从而可以视为代表其他事物的某物。”②
    在古希腊柏拉图的理论体系中,始终有着“真实世界”与“理念世
界”的对立;而20世纪著名哲学家波普尔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
(1967)也坚持了物质与符号的世界的区分:“……如果不过分认真地
考虑‘世界’或‘宇宙’一词,我们就可区分下列三个世界或宇宙:第
一,物理客体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意识状态或精神状态的世界,
或关于活动的行为意向的世界;第三,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
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的世界。”⑧波普尔所说的“**
世界”是“天然”的物理世界,“第二世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第三世
界”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的世界,而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的
“直接表现”或“直接形式”乃是一连串的“符号”,事实上就是一个符
号世界。美国著名文化学家怀特将全部文化归结为象征符号的使
用:“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
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得文化有可
能永存不朽。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人也就仅仅是动物而不会成其
为人类。”④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有个著名的论断:“人是符号的动物”。
他的“人论”的重要观点可以简化为一个基本的公式:人一运用符号
一创造文化,“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富于代
表性的特征,并且人类文化的全部发展都依赖于这些条件”。在他看
来所有文化现象或精神活动都是运用符号形式来表示人类的种种经
验。一切文化成就,诸如语言、神话、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都是人
类符号活动的结果。在这些学者的眼中,文化即符号化,人创造符
号、用符号表现人类特有的经验与思想,人类不是生活在一个单纯的
物理宇宙之中,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宇宙之中。
    人是制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是对符号化
的一种技术化的推进。历史上人类信息技术对物质符号化的形式
有:语词化、文本化、符码化、图像化等。语词化是借助语言和文字寻
求词与物的对应,文本化是以文本的方式表现自然、社会与人生,符
码化是对物质信息的编码和解码(如信息科学中的编码和译码),图
像化是通过电子方式对物的模拟和拟像。美国媒介理论家马克·波
斯特在研究信息方式(the mode of information,指信息符号的交换
形式)时,暗示正如可以按照生产方式(生产手段与生产关系的组合)
的变迁对历史进行分期一样,历史也可以按符号交换情形中的结构
变化被区分为不同时期。每个时代所采用的符号交换形式都包含着
意义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以及意义的手段和关系,因此,信息方
式的诸阶段可以试做如下标示:面对面的口头媒介的交换;印刷的书
写媒介的交换;以及电子媒介的交换。若说**阶段的特点是符号
的互应(symbolic correspondences),而第二阶段的特点是意符的再
现(representation of signs),那么第三阶段的特点则是信息的模拟
(informational simulations)……①新符号化是相对于旧符号化而言
的,按照波斯特对信息方式三阶段式的划分方法,口头媒介交换的是
语言符号,印刷媒介交换的是文字与文本符号,而电子媒介交换的是
图像与影音等视觉符号。每一阶段的符号形式都推进了信息文化的
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更使人类符号进化到一个新的阶
段,形成了新的信息文化样式。



作者简介

p>作·者·简·介
    陆秀红,女,1972年出生,广西隆
安人,现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
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4年参加工作,1999年获经济学硕士
学位,2001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
系,师从刘大椿教授研究科学技术哲学,
2004年7月获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
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现代科技
文化与媒介哲学。近年来参加国家社科基
金《适用技术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