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教育心理学
读者评分
4.6分

儿童教育心理学

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阿德勒基于个体心理学这个理论依据,对儿童的人格构成做了全面、透彻的分析。

1星价 ¥13.3 (3.5折)
2星价¥13.3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7条)
ztw***(一星用户)

儿童教育心理学这本书真的很好,了解儿童心里,助力亲子沟通!

2024-12-12 20:05:19
0 0
201***(二星用户)

全新书籍,感觉和那种心理学教材书籍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有一些帮助。

2024-09-02 15:43:42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768677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28
  • 出版时间:2021-03-01
  • 条形码:9787557686772 ; 978-7-5576-8677-2

内容简介

  作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阿德勒基于个体心理学这个理论依据,对儿童的人格构成做了全面、透彻的分析。比如:有些孩子懒惰、装病是为了逃避学习任务;一些孩子会用哭闹和精神紧张来获取特权;有的孩子8岁时还尿床,可能是他无法接受被冷落的境遇;口吃很可能是那些丧失信心的孩子所采取的防御手段之一……《儿童教育心理学》从人格统一性、自卑感、优越感、社会情感、学校教育、家庭氛围等几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出发,旨在破解儿童的思想行为密码,指导父母和老师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从而培养儿童自信、独立、勇敢、坚韧、合作等健全的人格。

目录

**章 绪论

第二章 人格的统

第三章 追求优越感与它对教育的启示

第四章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追求优越感

第五章 孩子为何会有自卑情结

第六章 怎样预防孩子的自卑情结

第七章 社会情感的培养与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八章 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九章 为适应新环境做准备

第十章 孩子的在校表现

第十一章 影响孩子成长的外在环境

第十二章 性教育的意义与误区

第十三章 一个教育失误的例子

第十四章 完美的儿童教育需要父母参与

附录一 个体心理学问卷

附录二 五个孩子的案例与点评
展开全部

节选

《儿童教育心理学》:目前的教育方法很难让一个懒惰的孩子有根本性的转变。人们越是责骂一个孩子懒惰,就越合乎这个孩子内心的意图。如此一来,人们就不会再关注他的能力问题了。因懒惰而惩罚孩子也是一样的效果。老师决定惩罚,其初衷是督促孩子改正,但这样做往往见不到效果。因为惩罚再严厉,也不会让懒惰的孩子真正变勤快。如果这类孩子突然不懒惰了,那极有可能是环境改变造成的。比如,他在某个领域意外取得了成功;或者换了一个性格温和的新老师,不仅不会严厉训斥他,甚至还能理解他,新老师并没有继续削弱、打压他原本就所剩不多的自信,而是通过耐心聆听与认真教导让他重新获得了勇气。这些时候,孩子确实可能突然变勤快。我们还经常遇到一种情况:有些孩子入学之初成绩平平,换到新的学校后就格外努力。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学校环境的改变。为了逃避学习,有些孩子虽然不会表现出懒惰的样子,但他们会装病;有些孩子则会故意在考试期间紧张不已,以博得他人的特殊关怀。爱哭的孩子也可能表现出类似的心理倾向,因为哭与过度紧张都是博取关怀的有效手段。有些孩子因为存在某种生理缺陷,比如口吃,也会渴望获得一些特殊照顾,他们也符合上述的心理类型。所有孩子初学说话时,差不多都有些口吃的表现,这是正常的。我们发现,孩子社会情感的发展状况是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首要因素。社会意识强、愿意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学习语言的难度明显要小一些,他们的表达能力远比社会意识弱、喜欢独处的孩子好。有些孩子到四五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长往往会担心孩子是否得了病,但送到医院检查后却发现,孩子的听说能力没有任何问题。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孩子的日常生活,我们发现这些孩子大都生活在一种“说话多余”的环境中,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没有讲话的机会。比如,一些在家人的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他们还没开口,家人就猜到并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就像对待聋哑儿童那样。当我们将所有东西都装在“银盘子”中,并且亲手端给孩子时,他们就会认为,是否开口说话并不重要,学会说话自然就要晚一些。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方向,都会从语言中体现出来。因此,不管是用来愉悦父母,还是满足特定的需求,语言都是他们表达优越感的必要途径。如果两者都做不到,我们才会怀疑孩子的语言能力是否有问题。在学说话的过程中,孩子还可能遇到其他的障碍。例如,无法正确地发出R、K、S等辅音。不过,所有这类发音障碍都可以在后期得到矫正。一般来说,绝大部分孩子的口吃问题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需要矫正治疗的只占极少数,而且这个过程非常辛苦。一些成年人说话之所以口吃,或者大舌头、吐字含糊,往往都是因为矫正失败了。我们来看一个13岁男孩矫正口吃的案例。8岁时,这个男孩接受了为期1年的口吃矫正治疗,由于效果不好,这种治疗在之后的1年便停止了。第三年,男孩到另一位医生那儿重新开始治疗,但1年之后,男孩的口吃病还是没有根除,于是第四年时他又放弃了。第五年年初,又一名语言教育家希望治疗这个男孩的口吃病。然而2个月后,男孩的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变严重了。没过多久,他又去了一家专业的治疗机构,虽然2个月后有所好转,但在6个月后还是复发了。在这种恶性循环中,这个男孩的口吃病直到*后也没有治好。大声朗读、缓慢说话、勤加练习……这些是他用过的治疗方法。有人注意到,在他保持适度激动时,口吃的状况会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但时间一长就容易复发。他没有什么生理缺陷,平时惯用左手;小时候从二楼摔下来时,造成了脑震荡;12岁时,他的左脸中过风。有位老师曾经教过这个男孩1年,并对他的性格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有教养,较勤奋,易害羞,容易发脾气。”这位老师还提道说:“一到考试时,他就会特别紧张。他热衷于体操与体育竞技活动,对技术活动兴趣浓厚。他的身上看不出领导者的特质,和同学关系融洽,偶尔与弟弟发生争吵。”……

作者简介

  阿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1912年,阿德勒创办《个体心理学》杂志,开始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儿童的抚养和教育;1920年,任教于维也纳教育学院,成立儿童指导中心;1926年,受聘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35年,在美国创办了国际个体心理学学刊。其代表作有《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