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254778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526 页
  • 出版时间:2007-09-01
  • 条形码:9787532547784 ; 978-7-5325-4778-4

本书特色

《人文中国学报》首创于一九九四年,由香港浸会大学发起成立。其目的在于促进中国人文学科的研究,提高中文文稿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迄今为止,《人文中国学报》已经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十三期,在香港、中国大陆、以及海外的中国学术研究中占有重要席位,成为以中文写作为主的人文学科的学者所拥有的一个国际学界认可的学术园地。 本书为其第十三期,主要研究了:朱元璋的文章觀與洪武朝的文學思想導向、清代東南書院與文士之風氣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简介

朱元璋实行思想统制,此一思想环境,影响着洪武朝文学思想之发展。 他对士人既亲近又猜疑、滥杀的行为,造成士人复杂之心态。他为士人留出的生存空间,对文学思想的走向,也起着导引的作用。 朱元璋前后七次韶谕文风改革;他对诗文和戏剧内容的限制,着眼点全在治道的得失上。他的文章观的核心是尊典谟、重实用、去华饰、求平实,轻视艺术表现。 由于文化环境的影响和朱元璋的文章观的导引,入仕新朝的一部分士人文学观念的变化十分明显。他们的创作倾向与文学观念,适应其时之政治环境,逐渐成为洪武朝文学思想之主流。首先是诗歌创作申出现了颂关的倾向,追求一种雍容典雅的气象。同时以宋濂为代表的原道、宗经、复古的文学思想,与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文章观相符,处于其时文坛之正统地位。 重个人情怀自由抒发,无关政教得失的文学思想观念,和承继元末拟古倾向的文学思想,则处于在野的地位。

目录

论文 朱元璋的文章观与洪武朝的文学思想导向 论清代苏轼研究的几个特点 “著书多格言”——论高一志《譬学》及其与中西修辞学传统的关系 《说文》“变、慕也”辨 清代东南书院与文士之风气 华丽缘中的爱玲女神——《朴廉绅士》、《半生缘》和进念舞台改编探论 浅议桐城文派的韩、柳古文比较论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迭金明减”句辨疑 身处时代交替裹——北京大学**任校长严复 唐代守选之制与干谒之风 “谁似侬家疏旷”——孙光宪风物词析论 天崩地解与儒佛之争——明清之际逃禅遗民价值系统的冲突与融合 孟轲之辩的政治哲学背景 作为《周易》逻辑基点的“人是生命”命题 书评 《中国晚明与欧洲文学——明末耶稣会古典型证道故事诠》 《有志竞成——孙中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上、下册 《陈振孙评传》 《古史异观》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