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捲云舒
读者评分
4分

云捲云舒

¥12.6 (6.3折) ?
1星价 ¥14.0
2星价¥14.0 定价¥20.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商品评论(2条)
shq***(三星用户)

云卷云舒云在天,人事人非是人间。写就满纸坎坷路,能换青史良知钱?

2020-06-05 12:59:18
0 0
30d***(三星用户)

书以泛黄,一段历史沉积

7月15日收到。10成新,但是泛黄。回忆文字,多是历史沉积。我老了,也写本回忆录。

2015-07-15 12:56:36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602909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9
  • 出版时间:2007-12-01
  • 条形码:9787506029094 ; 978-7-5060-2909-4

本书特色

后记:
读小学、中学的时候,作文题目常常是“我的理想”。我从小有几个理想,一是想当老师,一是想当演员。这两个理想都实现了,在北大当了老师,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课期间,天天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也就成了半个演员。还有一个理想,便是当个作家,写文章,出书。在北京我也出过几本书,那是英语教科书,而且是跟别人共同署名的。
  退休后在美国定居,一九九九年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开辟了一个专栏,总编辑程怀澄先生对我极为鼓励,文章几乎每周见报,有时一周两篇,鞭策我勤于笔耕。我虽算不上作家,但是在报纸上有一个专栏,有“ 一席之地”,我已经欢喜不禁了。
我的“另一半”世敏,为了支持我写文章,专门给我买了一部电脑,配上中文软件。每篇文章写好,他帮我校对,作我的**个读者。文章见报,他要亲自剪下来(嫌我剪得不好),然后拿去复印,因为亲友们喜欢读我的文章。几年下来,剪存的文稿排满了一格书架。亲友们说:出本书吧! 二00三年金秋,我自费出了**本书,是我的散文集,一共印了二百本。我的忘年交文友、台湾作家黄又兮主动帮我编辑、印刷、出版,她自己已经出版过近十本书,虽然她比我女儿大不了几岁。她的仔细、严谨,使我非常佩服。
  另一位忘年交老友马大任教授看了我的书,十分喜欢,说是写得真实、淳朴,应当让更多的人读到这本书。他联系了东方出版社的任超社长,经出版社考虑,决定在北京出版简体字版本,对我来说,这是件梦想成真的事!责任编辑贺畅跟我因此结成了朋友,她的认真负责给我极大的鼓励。
  这本散文集,题目是《云捲云舒》,这取自我喜欢的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捲云舒。”对联出自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一书,意思是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一般平常,才可以淡泊旷达。
  每想到这副名联,我仿佛步人了禅境,心态平和,超然物外。我的曾外祖母曾广珊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孙女、台湾前“国防部长”俞大维的母亲,她赠给我母亲(她的外孙女)一幅手书字屏:“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说的也是这种心境。
  我由湖南到北京,由北京到香港,*后在美国定居,享受退休生活的闲适,真正体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捲云舒”的哲理。我将这本散文集命名为《云捲云舒》,以表达我的心境。
  我喜欢写得好的字,由字及人,也就喜欢字写得好的人。当年世敏的一纸情书,字迹清丽,使我怦然心动,我相信那是我接受他的爱情的原因之一。那封情书,我珍藏到今天。我这**本书,就献给我那“更好的一半”吧!
                            2007年10月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视大学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英语主讲老师郑培蒂拥有近百万学生,她的名字喻户晓,至今学生仍怀念郑老师。退休后她定居美国,真正悟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捲云舒”的哲理。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视大学影响了中国整整一代人。英语主讲老师郑培蒂拥有近百万学生,她的名字喻户晓,至今学生仍怀念郑老师。退休后她定居美国,真正悟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捲云舒”的哲理。她将在美国加州星岛日报上发表过的多篇文章,编辑成这本散文集《云捲云舒》,以表达其心境。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美国《星岛日报》专栏副刊发表过的散文40篇。作者生逢战争年代,赶上了抗日,经历国内内战参与了各种运动。由湖南到北京,由北京到香港,*后定居美国。尝尽了动荡颠沛,亦享拥过繁华瑰丽,而今返朴归真超然物外,真正悟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榭;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目录


名字的故事
水晶泉边
i teach!
“钟楼怪人”
自行车情意结
学琴记
学电脑记
西藏断简
又闻鄱阳起汛潮
学车记
爸爸的眼泪
嗜书的爸爸
清华情意结
父亲喜爱的歌
母亲的菊花盒
芝麻豆子茶
绿杨宜作两家春
我的大姐和姐夫
“小三二”
谷一妹子
a和b的故事
卡琳(carlyn)
老麦(pat mcgovern)
罗伊·费歇尔(roy fisher)
毕竟皤然一书生——悼周一良、邓懿二位先生
被褐怀玉——悼王岷源教授
同桌小记
心中永远的殿堂——写给女三中
每见菊黄忆故人
“快乐”教我忆当年
柯兰
冯嘉龙
吴青和冰心
遗憾
从她的手指流出了不朽
山高水长,比翼翱翔——何振梁与梁丽娟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祝福你,香港校友会!
乐山乐水
愿永远平安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郑培蒂的**本书出版了。

    许多人从小就有一个出书的梦想,培蒂风华正茂的时候。一

定也有过这样美好的梦想,在她的文章里没有透露过,只是提到

她喜欢写作,喜欢写作的人就一定有出书的梦想。

    从少年到青年,从“人到中年”到渐渐地过了中年,一路走

来,培蒂忙着呢:上大学、谈恋爱、当老师、进牛棚、生儿育女、漂

洋过海,培蒂生活在中国人特别忙碌的时代。她又比一般人更

忙,她喜欢写作,但没有时间写,出书的梦想便拖延了。一直到

落户在异国他乡,居住在一个宁静得像桃花源的地方,她才有充

裕的时间坐下来,开始笔耕,于是才出了**本书。此时她的第

一个孙子已经来到人间,培蒂已经当了祖母。

    培蒂的**本书比她女儿的**本书晚出了十四年。她的

女儿许讷在一九八九年出了她的处女作《她的十八岁》,这本书

的扉页是冰心给许讷小朋友的信,接着是阿浓写的序《这样的

十八岁》。十八岁对于每一个人都是闪闪发光的黄金,但许讷

在她十八岁那一年得了白血病,她用眼泪写了她病中的感受,把

她的痛苦、失落、惧怕和希望统统变成了文字,真情流露,文笔流

 畅,对一个十八岁的女孩子来说,真难得。世界上这样的才女能

有几个,上苍又为什么如此不公,用如此残酷的惩罚对待她?许

讷的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着妈妈对她的爱和妈妈对她的影响。

现在我为许讷的妈妈的**本书写序,不能多费笔墨写许讷,尽

管对于许讷和许讷的书我可以写出大篇的赞扬。

    培蒂由北京迁居香港,由香港移居加州,落户在湾区。.培蒂

的先生许世敏任职于一家跨国公司,常远涉重洋去北京、上海、

广州公干。儿子在英国,女儿在印尼,培蒂经常H0me A10ne,一

个人守在偌大的别墅里。她住的地方名“水晶泉”,美丽动听的

名称可以和桃花源配对,“水晶泉”靠近太平洋,车行十几分钟

便可以看海。培蒂虽然还忙于社会活动,相对来说,这是她一生

中*闲的时候,她坐下来,在电脑前打出一篇又一篇文章。培蒂

为《星岛日报》副刊《阳光地带》撰稿,她的栏名便叫《水晶泉

边》。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有一泓泉水,培蒂的文思亦如泉涌。

潺潺地流个不息。

    写了几年,日积月累,文稿一大叠,世敏是有一份功劳的:文

章未出门,世敏先校审;文章上了报,世敏忙剪存。一册册文稿,

倾注着世敏的心血。培蒂出**本书,少不了要世敏帮忙选稿,

*后选定了四十篇文章,汇集成培蒂的**本书,书名《云锩云

舒》。

    文章选得好极,《云锩云舒》是培蒂的自我介绍,读完《云锩

云舒》,就了解了培蒂的身世经历。培蒂从她名字的由来说起,

向读者介绍她的学历、经历,她的家庭、父母、丈夫、子女,她在

“文革”中的遭遇、生活中的喜忧,她尊敬的师长、亲密的朋友,

《云锩云舒》把作者的背景和她的前半辈子勾画得清清楚楚。

    培蒂的一篇自我介绍,放大成了一本书,培蒂生活的方方面

面,与一般人比,都似放大了许多许多倍。

    培蒂是湖南人,曾国藩之后,她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家族成

 员中多杰出人士,有的在国民党一方,有的在共产党一方,各有

可歌可泣的经历。培蒂写了许多舅公姨婆长辈们的故事,近乎

野史。

    七十年代后期,培蒂被遴选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英语主

讲教员,这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工作。孔夫子有弟子三千,一般教

师执教鞭一生,学生超不过三千。培蒂的学生以百万计,学生们

天天在屏幕上见到老师,老师却见不到学生,学生遍布全国,不

知道学生人数究竟有多少。到了美国,在各种场合还常有人趋

前问她,是郑老师吗,我是你的学生。这才真叫桃李满天下呢!

    开放前的神州,牛郎织女般的夫妻不在少数,分居两地,一

年鹊桥会一次,不过,一般的路程,只用一两天也就到了“鹊

桥”。世敏当过“牛郎”,培蒂当过“织女”,许郎在西藏拉萨,郑

女在北京,七七鹊桥相会,六月初就要动身了,培蒂万里探夫传

为佳话。超级“织女”的旅程是一般“织女”的十倍、二十倍,其

旅途的艰辛更是一般“织女”的一百倍、一千倍。

    培蒂的家族是放大了的,培蒂的社交圈是放大了的,培蒂讲

课的课堂是放大了的,培蒂探亲的旅程是放大了的,培蒂经历的

辛苦是放大了的,培蒂得到的收获也是放大了的。用“放大”二

字来表达培蒂生活方方面面的丰富多彩,还算确切吧。

    收入《云措云舒》的*后一篇文章是《愿永远平安》。培蒂

出生在战争年代,来到世间的**件事情便是逃难。培蒂称自

己是war Baby,她赶上了抗日战争,经历了国共内战,参与了各

种各样的政治运动和史无前例的“文革”,吃过兵荒马乱之苦,

吃过颠倒黑白之苦,吃过一穷二白之苦。中国人吃过的苦,培蒂

都尝到了。乱则乱矣,苦则苦矣,但培蒂生活的年代不愧是一个

伟大的时代。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伟大的是二十世纪的一百

年,中国变化*快的是这一百年,中国人民苦难*深的是这一百

年,中国人民期望*多的是这一百年。生在二十世纪的中国人

 活得充实,生逢其乱,生逢其变,生逢其盛。伟大的时代哺育出

精英。培蒂腹中有吐之不尽的故事,笔尖能源源不断流出娓娓

动人的文章,就因为她出生在伟大的时代,因为她是个War Ba—

by。

    培蒂的**本书出版了。有**本,就会有第二本的,请拭

目以待。

    (程怀澄时任《星岛日报》总编辑)


友  情

  “干妈”这个称

呼,粤语里是“契

妈”,江南一带称“寄

娘”,英语里称GOD.

MOTHER(教母)。

“契妈”有“契约”关

系,“寄娘”是“认作

母亲”的意思,而“教

母”则是宗教意义上的母亲。“干妈”是普通话里的称呼,指没

有哺乳关系、名义上的母亲。

    我的干妈姓曹,是我母亲的小学同学,我本来按湖南话叫她

“曹姨子”的,十来岁时到北京才拜了“干妈”。母亲和曹姨同在

长沙艺芳附小读书,母亲是“走读生”,天天回家;曹姨却是“住

校生”,周末才能回家,因为想家,她常常哭泣。我母亲比她大

一岁,便买些糖果、零食给她,安慰她。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一

日,湖南军阀何键、许克祥发动突然袭击,大肆捕杀工会、农会的

 共产党人及国民党左派人士,长沙一片兵荒马乱。我母亲带着

曹姨躲到一个烧饼铺里,才逃过刀枪子弹。那天,就是中国历史

上的“马日事变”,曹姨当时还不到十岁。

    曹家外公,人称“曹八爷”,是湖南大学化工系毕业的,作过

矿冶师、采矿局局长、湖南建设厅厅长,在长沙天鹅潭有一栋很

漂亮的洋房。我母亲出生的当天外婆就因难产去世,曹家外婆

很心疼这个没娘的孩子,常常叫她到曹家玩。多年后曹家外婆

到了北京,我母亲便经常去看望老人。

    曹姨在长沙读完中学后,一九三七年考进上海复旦大学经

济系。谁知开学不久,日寇人侵,北大、清华、南开在长沙成

立了“临时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也迁往内

地。爱国的青年在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的领导

下,组织了一个“战地服务团”,团长是湖南湘雅医院的护士

长,副团长是熊向晖。曹姨的姐姐拉着她参加了战地服务团,

受到当时任十七军团长的胡宗南的接见。胡宗南看中了才华横

溢的熊向晖,留他作贴身秘书,殊不知熊向晖是共产党的地下

党员!

    战地服务团主要担任前方的后勤服务、伤兵的护理以及宣

传抗日救国。曹姨跟着大家在陕西凤翔待了近一年,向农民宣

传抗日。她在战地服务团的期间,认识了一位姓力的清华大学

土木系学生,两人由相爱到结婚,鹣鲽情深。

    复旦大学在重庆北碚对岸的黄桷镇复课,宿舍是竹竿和泥

巴搭成的,晚上靠菜籽油灯照明,日本飞机还常常来轰炸。但是

同学们有着坚强的意志,又有优秀的教师,如端木蕻良、马宗融、

方令孺等等,学习气氛很浓厚。曹姨年纪小,排球又打得好,她

的扣杀非常厉害,同学们都很佩服她,她因此结识了几个好朋

友,其中一位是苑茵,她后来是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叶君健

的夫人。当然,熊向晖也是他们的终身朋友。

 干  妈

    曹姨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桂林“粤西盐务局”工作时,又

遇到我母亲。那时,我们家为不当亡国奴到处逃难,我才两岁

多,瘦弱不堪。一次曹姨到我们家,母亲抱着才一岁的弟弟下楼

迎接,我自己下楼梯,一个不小心滚了下来,曹姨连忙抱住我,心

疼得流出了眼泪。直到现在,她还常常提起这件事。

    由于战乱,我母亲没有再见到曹姨,只是从其他同学那里听

到有关她的消息:她跟力叔叔结了婚,抗战胜利后,辗转到了北

平。力叔叔祖籍福建,他的祖父是清朝的御医,在北平宣武门外

老墙根有一座大宅院。

    一九五二年,母亲参加了外贸部的招聘考试,被中国机械进

出口公司录用,曾在“样本室”工作。一天,外贸部在中山公园

开大会,母亲意外地遇到了分别多年的老同学,正是“问姓惊初

见,称名忆旧容”,原来曹姨在外贸部总务处工作!从那以后,

她们俩就一直保持来往,互相仍以幼时的乳名相称:她称我母亲

为“毛姐”,母亲则叫她“昭姐”。

    我在北京见到曹姨才对她有了印象:她不像我母亲皮肤那

样白皙,而是黝黑黝黑的,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显得那么

和蔼可亲。她那时相当胖,一头“自来弯”的头发,我觉得她像

一个健康的“苏联大妈”。她只有两个儿子,看见我出落成了个

婷婷少女,便欢喜得很,一定要认我作“干女儿”。我们没有什

么“上契”的仪式,反正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叫她“曹姨子”而叫

“干妈”了。奇怪的是我从不称力叔叔为“干爹”。

    干妈可疼我哪!她买了一块咖啡底带白点的绸料,一分为

二,一半她自己做了件衬衫,一半让我母亲给我做了条裙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郑培蒂,女,湖南人。一九五七年毕业于北

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一九六二年毕业于北

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留校任教。  一九七九年

开始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担任英语课主讲,

拥有近百万学生。她形象端庄,讲授清晰,至今

海内外仍有不少人记得她。  一九八一年被选派到

英国进修。  一九八四年全家到香港定居,先后在

香港城市理工大……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