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文学研究导论
读者评分
4分

比较文学研究导论

1星价 ¥7.3 (4.3折)
2星价¥7.1 定价¥17.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商品评论(1条)
yin***(三星用户)

基本上值得一看

里面错字比较多,但大体不影响阅读,值得看看

2011-04-12 14:54:13
0 0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04655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01
  • 页数:217
  • 出版时间:2007-12-01
  • 条形码:9787500465577 ; 978-7-5004-6557-7

节选

nbsp;   言
    在大学上课,迟十二分钟开课或提前十二分钟下课
    已成惯例,如果不能恰到好处地把握这条原则,学生就
    不把你当作教授看。所以,唯野老师掐着点儿提前十二
    分钟结束了“比较文学论”的课程,从49号馆726教
    室走出,穿过走廊。这是新学期的**节课。
    这段文章是*新畅销书《文学部唯野教授》(岩波书店,
1990年)开头一节,作者是筒井康隆,这部书的独特之处在于,
它是一本不像小说的小说。“比较文学”一词不久前还很少见于
本专业领域之外,而现在赫然出现在一部小说中,实在让人有种
隔世之感。
    当今比较文学的发展确实让人目不暇接。诞生于19世纪法
国的这一学科,其历史不足百年,可谓资历尚浅。世界范围内,
美国的比较文学当居魁首,发展和研究极盛。*近“比较文学”
或“比较文学的”等术语随处可见,对于从事“比较文学”的研
究者而言,或许值得欣喜,因为“比较文学”终于获得了话语
权。但是也能听到这样的话语:“外国文学研究无非就是比较文
学研究”,“对于日本文学,特别是近现代日本文学研究而言,其
方法必须是比较文学”;另一些声音也不绝于耳:“身处歧路的比
较文学”,甚至是“濒死的比较文学”,这也是事实。对比较文学
为什么会有褒贬不一、截然不同的声音呢?这其中有很多原因。
**,至今还无法回答这样一个朴素的问题:“所谓比较文学是
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为什么需要比较文学?”这是谁都持有的、
可以预想的疑问,一般人并不理解“比较文学”。要给“比较文
学”下一个正确的定义确实不容易,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甚至有人断言:若给这一学科下定义,会因学者不同、国家不
同,出现五花八门的定义。也许“比较文学”一词本来就不恰
当,才容易引起误解。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国家将法语Litt乏rture
compar乏e一词直译而来,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如果
仅从字面上解释“比较文学”,我想很多人都会理解为“把文学
进行比较”。大约在20年前,我初次讲授“比较文学”这门课
程,当时面对刚入学不久、尚不具备相关知识基础的学生,我问
道:“比较文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呢?”学生们回答如下:
    “一点也不懂,根本没听说过。既然是‘比较’起码要
    弄清几位作家或几部作品之间的关系吧。”
    “大概是比较日本和外国的文学吧!可究竟怎么比较,
    无法想象。是不是类似对露伴与红叶、鸥外与漱石的比较?”
    “通过对多国家的文学或文化的比较研究,发现它们之
    间存在的同异要素,探讨普遍的人性问题。”
    “是一门探讨各国文学中所表现出的人的不同意识、不
    同生活的学问。”
    “大概是对世界各国的文学进行比较,可是存在语言障
    碍,一个人怎么可能完成呢!”
 “弄不明白,我认为没意思。认真地阅读作家创作的作
    品才是*重要的;把这部作品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没什么意
    义。我喜欢太宰、远藤和马尔罗,和这些作家创作近似的作
    家还有吗?”
    “是一门科学地阐释外部因素(历史、事件、风俗习惯
    等)对作家的影响,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学问。”
    “对多数作品进行比较,努力找出之间的共同点,并予
    以理论说明的学问。”
    “据我所知,这是一门文学史领域的学问。”
    这些回答虽欠准确,但离题不远。如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
展,如今人们对这一学科有了更深的认识,或许可以得到比较满
意的回答。但让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正确回答“什么是比较文
学”,显然是强其所难。我并无意把引发多种异义的原因归结于
“比较文学”这一用语本身,可事实上这门学科确实存在众多歧
义。雷纳·韦勒克和奥斯·沃伦的著名的《文学原理》(Theory
0/Literature 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62)中也有这
么一段论述:“比较文学这个词确实很费解,从实际情况来看,
这一重要研究的方式在大学至今尚未取得预期的成果,原因之一
无不和这个词有关。”(原著第46页)另外比埃尔·布吕奈尔、
C.毕修瓦、A.M.卢梭著《什么是比较文学》(Qu’est-ce que la
litteerature comparee,Almand Colin,1983)中的论述如下:
    和“文学史”、“政治经济学”的术语一样,“比较文学”
    一词也是个不完善但又必然如此表述的术语。常常听到这样
    的诘问,“你们究竟比较什么样的文学呢?”这本身就意味着
   人们是从多重意义上来理解这一术语的,而这一术语乍看又
    符合逻辑,并为法国多所大学沿用。(中略)其表现有缺陷
    的原因是词义的暧昧——尽管如此仍要这么使用,因为它毕
    竟已经沿用了一百年——很难找到一个不会令人困惑和费解
    的新词来取代它。其实迄今为止所提出的替代词或冗长或抽
    象,一直难以接受。
    (原著第15页)
    显然“比较文学”这一学科的名称本身就存在问题,加之有
“20世纪是比较文学的时代”的说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形成一种时尚:给既有的学科也冠之“比较”二字,如比较音乐
学、比较解剖学、比较教育学、比较形态学、比较艺术学、比较
语言学、比较神话学、比较政治学、比较哲学、比较法学等等,
可谓不胜枚举。“比较”一词出自英语的Comparative、法语的
Comparee、德语的Vergleichende,因为意思本来就有异义,所
以理解上更加困难。如“比较音乐学”诞生于20世纪初,作为
音乐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欧洲之外的音乐;“比较形态学”
同解剖学、生理学一样,都是通过个体性研究发现普遍性规律;
“比较艺术学”是对不同民族、文化圈的艺术进行比较的学科。
总之,就字面意思而言,同是“比较△△学”,研究内容存在很
大的差异,“比较文学”这一点上也容易引起误读,绝不是*适
用的术语,但这一学科具有深远意义,正是从这种意义出发,为
了让更多的人正确把握“比较文学”的精髓,笔者才执笔本书。
   第  5  章
    文学与其他学科
  各种理念与文学
  解读一部文学作品,就是认识这部作品所包含或再现的各种
理念。这里所说的理念是应从广义上加以解释的内容,即融入作
品中的哲学的、宗教的和道德性的思想等,在深入把握有关理念
认识的基础上再阅读,这就是解读。
    从这种意义上说,和文学关系至深至密的首推哲学。很多哲
学家在文学领域比在哲学领域还要活跃,其中有些人很难判断究
竟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如蒙田、帕斯卡尔、卢梭、柯勒律治、
休姆、赫尔德、勒南、萨特等。以柯勒律治为例,他因与华兹华
斯合著《抒情歌谣集》(1798年)而一举成为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的大诗人,同时他也是通晓康德和谢林哲学的思想家,他的重要
功绩是将德国的理念引入英国的诗歌创作。不少文学家与哲学家
互为挚友,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如柏拉图和谢利、笛卡
尔和康尔奈尤、斯宾诺莎和歌德、康德和希拉、克尔凯郭尔和卡
夫卡等。遗憾的是日本很少有这样的事例,勉强可以举出《新体
诗抄》(明治十五年,1882年)的作者井上哲次郎和《三太郎的
日记》的作者阿部次郎。
    虽然经常能听到“文学是哲学的一种形式”、“文学是哲学
的一个领域”的说法,但是也有人认为文学和哲学不存在相关
性。
    文学和哲学的关系复杂而多样,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容否定。
问题是在比较文学中应该如何设定它们的范围。说到底,对于我
们来说*应该关注的是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性思辨。
  加缪的《局外人>
  阿贝尔·加缪是20世纪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于1957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局外人》(1942年)和让·保罗·萨
特的《恶心》(1938年)作为战后文学的先锋作品,拥有广泛读
者。
    [梗概]
    小说开篇写道:“今天,妈妈死了。”主人公默索尔是一
    家船舶公司的普通职员,在母亲的葬礼上他没有一滴眼泪,
    抽烟、喝咖啡,直到深夜入睡。埋葬母亲的第二天,他来到
    海边,与一个偶然相识的姑娘玛丽一起看了场喜剧电影,笑
    得前仰后合,然后两人过了一夜。他在公司干活很卖力,可
    从未想过晋升。他并不爱玛丽,但玛丽要求结婚时他毫不犹
    豫地答应了,因为他怕麻烦。
    一天他卷入黑社会成员的情妇纷争中,他应邀去别墅
    附近的海边,因“太阳的缘故”开枪杀死了和他毫无关系
    的阿拉伯人,由此被捕。法庭根据常规审判他,可他对所
    有的常识性东西都表现得漠不关心,他的言行被法庭看作
    是超常规的和不谨慎的,因此伤害了审判者的自尊心,*
后法庭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他死刑。但是在默索尔眼
    里,法庭审判及整个社会都是非理性的,他作为真正的局
    外人,一边等待着死刑的执行,一边从牢房的窗户向外眺
    望星空,在那里他发现了和自己同样的漠然,从中真实地
    感受到自己是幸福的。
    默尔索是一个始终忠实自己、追求正直生活的人,他对晋升
和结婚等都漠不关心,因为他认为人生本身就是荒谬的,他通过
E视现实、诉说内心所想,表现他忠实于自己,所有这些都体现
出他坚强意志。
    显然这部作品讲的是人被排挤的故事,小说题目《局外人》
中的“局外人”梦想从道德、宗教伦理的传统习惯中,从通常的
一切社会理念中彻底解放出来,却被常规社会排挤在外,成了与
人世隔绝的外人。默索尔身处的世界本质上是非理性的,他想毫
不伪装地、按自己的意志活下去。
    作者加缪一贯追求的是表现弱者如何与罪恶和荒谬的现实抗
争。在这部作品中默索尔坚决拒绝虚伪的良心忏悔式生活方式,
在看似失败中获得*终胜利。在《鼠疫》(1947年)中加缪描写
一群人为阻挡突发鼠疫的蔓延,在被封锁的村庄里组成防疫队,
他们直面令人恐惧的瘟疫、无法抗拒的暴力,奋力支持冒着生命
危险与鼠疫抗争的里厄医生等人,表现了面对荒谬,人们应该团
结一致,共同抗争的态度和合作意识的必要性。这些都是“荒诞
哲学”,即“存在主义哲学”在文学中的具体表现。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