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024449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150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502444990 ; 978-7-5024-4499-0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要观点为:**,滇西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发方式、营销品牌等许多方面阐释其文化内涵,并获得文化支撑。这种文化包含有地质学的科学思想、大众文化精神和区域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第二,滇西北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凭借其智能和智能传递系统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生计方式,以应对其生存环境,积累了丰富的环境经验。通过挖掘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环境保护的文化手段,并移植到旅游地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实践中,才能使这种保护有效地实现。

内容简介

本书共有7章。在导论中,对旅游地质文化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概述了滇西北区域地质背景;第2、3章详述了滇西北地质环境对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和作为旅游资源的地质要素及其文化内涵;第4、5章分析了滇西北区域性旅游地质文化,研究了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的应用;第6、7章概述了作者对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发展的研究。本书适合地质学、旅游学、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考阅读。

目录

1 导论——旅游地质文化基本理论探讨1.1 旅游与地质要素的逻辑关系1.2 旅游地质与文化的对应关系1.3 旅游地质文化的性质及内涵1.4 旅游地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1.4.1 旅游地质文化的功能1.4.2 旅游地质文化的作用1.5 旅游地质文化的基本构成1.5.1 旅游地质资源与产品文化1.5.2 旅游地质景区经营与管理文化1.5.3 旅游地质环境保护文化1.6 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内容与方法1.6.1 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内容1.6.2 旅游地质文化的研究方法1.7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意义1.7.1 有效地普及地质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1.7.2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使区域旅游创建一种新型的旅游品牌1.7.3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将有助于旅游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1.8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理论难点1.8.1 对旅游地质文化研究难题的认知1.8.2 对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理解2 滇西北区域地质背景概述2.1 南北向紧密并列的条状高山纵谷2.1.1 三江并流2.1.2 四大条状高山并列2.2 地形地貌复杂多样2.2.1 层状地貌2.2.2 峡谷地貌2.2.3 冰川地貌2.2.4 花岗岩侵蚀峰丛和高山丹霞地貌2.3 深大断裂密集2.4 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3 滇西北地质环境对区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3.1 相对郁闭的生存环境导致峡谷文化的原始性3.2 作为人类交流通道的峡谷导致峡谷文化的汇聚性4 作为旅游资源的地质要素及其文化内涵4.1 科考性旅游地质资源及其文化内涵4.2 观赏性旅游地质资源及其文化内涵4.2.1 滇西北观赏类地质景观的科学性文化内涵4.2.2 滇西北观赏类地质景观的审美文化内涵4.2.3 商品性旅游地质资源及其文化内涵5 滇西北区域性旅游地质文化分析5.1 复杂的神山文化系统5.2 复杂的神湖文化系统6 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的应用研究6.1 滇西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的文化应用6.1.1 怒江一独龙江旅游地质景观片区6.1.2 云岭旅游地质景观片区6.1.3 香格里拉旅游地质景观片区6.2 滇西北旅游形象设计的地质文化应用6.3 滇西北旅游地质资源环境保护的文化应用7 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发展研究7.1 旅游地质文化研究未来发展特征7.2 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研究范畴后记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br />     20世纪末,伴随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各学科向旅游
领域渗透的过程中,地球科学逐渐成为旅游学科和旅游产业
发展的重要支撑,旅游地学也得以形成和发展。地质体是旅
游资源环境依附的基底,地质奇观是极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旅游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均需要
旅游地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支撑。
    旅游地质学是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而孕育产生的介于地球
科学和旅游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运用地质学的原理和方法,
研究旅游地质资源(旅游客体)与旅游主体(旅游者)、旅
游媒体(旅游服务设施等中间环节)、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理念,探索地质资源的社会化:以
旅游学的视角研究地质资源、发掘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旅
游功能,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获取旅游效益,服务
旅游事业。旅游科学与地质科学的原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
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现代地质科技与现代旅游观念的融合,
开阔了旅游地质学的研究视野,提高了旅游地质问题的研究
层次和深度,拓展了地质学的应用领域。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理念是旅游地质学的核心。当前,
地质遗迹保护、国家及世界地质公园建设是旅游地质资源开
发与保护进入高层次发展阶段的里程碑,提供了旅游地质学
科发展完善的良好机遇,促进了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进程。
    地处大地构造单元接壤、地壳运动复杂、新构造运动强
烈的云南大地,地质地貌类型多样,旅游地质资源丰富多彩,
 路南石林、腾冲火山热海、丽江玉龙黎明丹霞等一批以高品
级地质奇观为依托的旅游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的建设,三
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认定,创造了云南旅游地质学科发展
的良好社会环境。在旅游地质研究积累的基础上,2000年,
昆明理工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博士点开始培养旅游地质
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有计划地进行了旅游地质学学术思
想、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统研究。通过科研教学,在构建旅
游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旅游地质学科与旅游实践
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目前,旅游地质学科正处于开拓和发展中。为了系统介
绍和展示旅游地质研究方向的发展和研究状况,促进旅游地
质学科的发展、促进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以旅游地质博士
学位论文及相关研究成果为主体,编写了《旅游地质系列丛
书》。将《旅游地质系列丛书》献给为旅游地质学科发展、地
质资源旅游资源化辛勤耕耘的科技工作者,献给所有以旅游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人们。
    《旅游地质系列丛书》策划人  杨世瑜
    2007年3月17日
    于昆明理工大学
 前言
    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研究是在旅游地质理论研究基础上
所作的范例性研究。在本书开始的理论性综述中,探讨了
旅游、地质、文化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对旅游地质文化研
究的难点作出判断,并分析其原因。这一部分不仅是本书
研究的基础,还表明了研究者的立场;以滇西北地质环境
特征为依据,分析地质环境对当地民族文化的可能影响,
是本书研究的前提;以滇西北特殊地质要素为资源,探究
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并对滇西北区域旅游地质文化的整体
表现进行辨识,进而研究旅游地质文化在实践中的应用是
本书研究的主体;对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的发展研究是对
*终成果的理论性总结。
    区域性的旅游地质文化研究,在于寻找区域地质特征与
地域文化特征的耦合关系,并以此为突破,构建起旅游地质
文化框架及内涵。就滇西北而言,区域地质的典型性毋庸置
疑。新构造运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各种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
特色明显;地域文化丰富而独特,民族文化、马帮文化、传
统文化、现代文化等相互交织,形成与其他区域差异明显的
地域性文化;同时,近年来滇西北旅游发展迅速,大理、丽
江和迪庆(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云南旅游的主体,而以香格
里拉为品牌的旅游区,正在以滇西北为中心迅速扩张。滇西
北在事实上演化为中国西南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由
此可见,以滇西北为例,进行区域旅游地质文化的实证性研
究,具有理论研究的代表性和示范性意义。
 从文化视点切入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成为
区域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对滇西北地质环境背
景、旅游地质资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文化学研究理论
与方法,对旅游地质资源的文化内涵、区域地质文化特征以
及旅游地质文化在区域旅游开发、区域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
用进行探讨,其*终目的是为了推动滇西北旅游更为良性化
发展。从这个意义出发,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研究也具有实
践层面的指导性和应用性意义。
    在理论上,区域旅游地质文化研究依赖于“区域地质
文化”和“区域旅游文化”的研究成果,并顺应其发展的
趋势。具体到滇西北旅游区,旅游地质文化研究要根据滇
西北旅游地质研究问题和研究进展确立主题与方向。事实
上,旅游地质资源及其相应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中的文化问
题,始终是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研究的重大课题。特别是
在开发与保护的张力之间如何继续保持滇西北地质景观的
完整性和区域民族文化的原真性,是滇西北旅游地质文化
研究的重点。
    本书的主要观点为:**,滇西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
需要从产品设计、开发方式、营销品牌等许多方面阐释其文
化内涵,并获得文化支撑。这种文化包含有地质学的科学思
想、大众文化精神和区域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第二,滇西北
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凭借其智能和智能传递系
统构建起各具特色的生计方式,以应对其生存环境,积累了
丰富的环境经验。通过挖掘滇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关于
环境保护的文化手段,并移植到旅游地质资源与环境保护的
实践中,才能使这种保护有效地实现。
    总体看,目前滇西北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与保护还存在诸
多问题,客观上要求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旅游地质文
化研究只有抓住地质旅游中*本质的东西,才能更贴近问题
 本身,才能提出有效的方案,才具有指导实践的现实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本书也只是起到了一个基础性的作用,还需
更多专家给予关注,投入热情与智慧,使旅游地质研究真正
有助于滇西北旅游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著者
    2008年1月

2.3  深大断裂密集
    “三江”地区位于特提斯一喜马拉雅构造域中、南段,此处
正是挤压、褶皱*为强烈的地带。晚元古代以来,由于古大洋向
其北侧塔里木一中朝准地抬和东侧扬子准地台西缘古岛弧带的挤
压、俯冲,以及燕山期末印度板块向北东方向的强烈挤压、俯冲
和碰撞,形成了长时间、多阶段、极强烈而很复杂的多旋回地槽
褶皱。由于各时期主应力方向的不断改变和交替出现,在这里形
成了中国内地极重要、极密集而且数量甚多的巨大线状弧形深断
裂系,并使各重要断裂带多具分支、合并或平行组合等多边特
点。它们一般都呈现出NNW-NW向,在弧形的转折段落自然地
出现有近S-N的方向,在某个地段或某个时期也出现NNE-NE方
向的少数断裂带,均为压性一压剪性质。
    杨世瑜先生(2002)以遥感影像地质判读为信息源,综合地
质、地球物理、第四纪地质资料,总结成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线性构造发育,方向性强,间隔性、等级性明显。呈现
隐晦而总体宽大延伸稳定的带状影像异常。贡山一香格里拉带、
维西一宁蒗带、碧江一鹤庆带、永平一弥渡带每带宽约20~
30km,带间间距60~100km,横贯三江地区,并东延为云南省
内规模宏大的东西向构造带,为基底构造或隐伏构造。
    (2)环形构造发育,多呈环群出现,环群组合有致,具一定
组合结构。维登一大华环群、马登一乔后环群呈南北向,北北西
向展布,并与其他的巨甸环、维西环、里农环、格咱环等共同组
成与三江并流带一致的巨大的南北向环带。环形构造多为构造一
岩浆一变质单元的显示。
    (3)线一环构造组合结构显示了该区的地质构造单元及构造
系统。三江地区可划分为六大线一巧构造体系:滇西北南北线一
环构造系、德钦一大理北北西向线环构造系、丽江一宁蒗北东向
构造系、里农一格咱北西向线环构造系、兰坪一鹤庆一华坪东西
 向构造系、宁蒗一宾川环形构造系。这些构造系显示了该区地质
构造单元及体系。
    显然,南北向构造系是三江并流带的主导构造,也是三江并
流带板块活动的显示,其发育自成体系,可跨越不同地质单元或
作为地质单元边界,其具有继承性活动的特点,又是该区*新的
构造系统,也是决定现今三江地区地质地貌格局的主导因素。北
东向、北西向构造系有其独自成体的一面,又有为南北向构造系
相互利用归并迁就的一面,体现“配套”的特点。东西向构造则
是该区相对较老而隐伏存在的构造系,其存在制约了南北向构造
系在南北带中发育的差异性以及地质构造的异常地段。碧江一鹤
庆东西向构造带向东到华坪‘’也是省内影响很大的区域性东西构
造带,其存在和活动是三江地区三江之东部金沙江偏离并流的重
要原因。宽大的构造带上,兰坪、剑川、鹤庆一带是三江地区飞
来峰构造*为发育的地段。该构造带又是现代雪山冰川集中发育
的南界;维西一宁蒗东西向构造带和贡山一香格里拉东西向构造
带规模和影响较南部两带为少,但也是导致三江地区地质构造差
异的地段。
    总体上看,三江并流带地质构造格局*显著的特点是:线状
条块镶嵌,腰部强烈紧缩,南北两端略为散开,并呈南北向反s
形扭转。这一巨型膝状扭曲的构造带,在全球构造中实属罕见。
充分展示了晚燕山到喜山期,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扬子陆块斜
向冲顶产生的构造大反向、大推覆、大走滑、大滑脱的碰撞造山
连锁效应。
    2.4  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
    新构造运动是指从第三纪,主要是晚第三纪以来的喜马拉雅
构造运动。喜马拉雅碰撞运动结束了洋壳岩石圈演化历史,使该
区进入了陆内变形构造发展阶段。喜山运动末期,包括三江并流
在内的滇西地壳进入了一个新的强烈抬升阶段,除走滑断裂作用
 外,褶皱作用、逆冲推覆作用强烈,形成了与现今地貌格局一致
的会聚山链,奠定了滇西三江地区的地质构造轮廓。其强烈程度
和影响范围均超过了以前的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形成了整个三
江地区规模巨大的新生代褶皱造山带。该区新构造运动*基本的
特征是地壳抬升。这可从高原夷平面、掀斜抬升、抬升速率差
异、侵蚀地貌、地震、立体气候等显示出来。
    三江地区自晚第三纪中新世末期至上新世,不均衡的块断抬
升十分剧烈,滇西高原开始形成,同时,河谷强烈的下切。德钦
县附近发育有3~4级剥蚀面。高原一级夷平面大致在海拔
4400—4600m,二至四级分别为3600—3800m、3000~3200m和
2600—2700m,反映了地壳活动具有间歇性抬升的特点,并且,
抬升速率具有快、慢变化的脉动性。金沙江河谷在奔子栏以南的
争古一哈充一带,可以观察到有五级河流阶地,从江面大约
2010m起算,大致在2020m、2100m、2310m、2560m及2800m,
反映金沙江断裂带有过多次间歇性抬升。根据有关资料计算,德
钦与中甸之间的南北直距不到lOOkm,高原一级夷平面下降
600m;中甸与丽江南北直距约1lOkm,高原一级夷平面下降大
于600m;丽江与大理南北直距约140km,高原一级夷平面仅下
降300m;由此可见,丽江至中甸、德钦地段,地势迅速抬升翘
起,丽江至大理相对地势起伏较缓,呈北强南弱。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