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标、四途径”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包邮”一目标、四途径”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研究

1星价 ¥9.5 (3.4折)
2星价¥9.5 定价¥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40274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NULL
  • 页数:325
  • 出版时间:2008-04-01
  • 条形码:9787104027409 ; 978-7-104-02740-9

内容简介

积极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是高等师范学院校接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在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环境教育创新与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目标、四途径”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一目标”是把在中小学独立开设或专题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作为推进的目标;“四途径”是指在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的四种有效途径(既兼顾型、分流型、跨专业型和在职培训型)。本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推进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目录

上篇 总论
一、课题研究总报告
 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成果鉴定意见
 三、“一目标、四途径”模式下的环境教育毕业生跟踪调查与评价
 四、基于ahp的师范院校环境教育综合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五、适应中小学环境教育创新要求的师范院校环境教育课程的设置
中篇 模式探索
 六、中小学“独立设课式”环境教育课程模式探索
 七、“独立设课式”初中环境教育知识体系初探
 八、高师地理专业培养培训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的可行性研究
 九、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环境教育的思考
 十、基于环境教育使命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十一、与中小学环境教育相对接的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
 十二、高师院校成人环境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十三、高师院校继续教育途径的环境教育模式优化研究
 十四、高师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十五、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环境意识调查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十六、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环境教育发展创新研究
下篇 示范案例
 十七、衡南县三中环境教育示范学校简介
 十八、衡南县三中校本教材《江口鸟洲生态教育》主要内容节选
 十九、广东英德市一中环境教育示范学校简介
 二十、衡阳市船山实验小学环境教育示范学校简介
展开全部

节选

积极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是高等师范学院校接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在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环境教育创新与高师地理课程改革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紧缺的问题,研究并提出了“一目标、四途径”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模式。“一目标”是把在中小学独立开设或专题开设环境教育课程作为推进的目标;“四途径”是指在高等师范院校培养中小学环境教育师资的四种有效途径(既兼顾型、分流型、跨专业型和在职培训型)。本模式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推进了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的广泛开展。

作者简介

刘沛林,男,现为湖南衡阳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先后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加拿大滑铁卢火学访问学者,国家公派留学归国人员。主要从事人文地理学和高等教育研究。
先后获“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现任国际环境思想与环境艺术学会中国执行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南省教学名师、湖南省省级学科带头人。兼任北京大学教授、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以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等20余项。积极开展高师院校与中小学环境教育对接研究,探索并提出了高师院校“一目标、四途径”的基础环境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创办了“环境教育探索网”(Http://hjjy.hynu.Cn),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组织的好评。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