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本草纲目(上下)

本草纲目(上下)

1星价 ¥19.8 (3.8折)
2星价¥19.2 定价¥52.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4093977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大32开
  • 页数:688
  • 出版时间:2008-05-01
  • 条形码:9787204093977 ; 978-7-204-09397-7

本书特色

《本草纲目(套装上下)》还流传海外,对世界药物学、植物学、矿物学、化学等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本草纲目(套装上下)》是一部《本草纲目》校点本。

内容简介

《本草纲目(套装上下)》全书52卷,载药1892种,方一万余首,插图一千多幅,为明代万历以前本草集大成之作。该书从明万历二十一年问世以来,国内辗转翻刻六十余次。明以后大多数本草著作均以此书为资料渊薮。

目录

序例·**卷
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
《神农本草》
《名医别录》
《桐君采药录》
《雷公药对》
《李氏药录》
《吴氏本草》
《雷公炮炙论》
《唐本草》
《药总诀》
《药性本草》
《千金食治》
《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
《海药本草》
《四声本草》
《删繁本草》
《本草音义》
《本草性事类》
《食性本草》
《蜀本草》
《开宝本草》
《嘉韦占补注本草》
《图经本草》
《证类本草》
《本草别说》
《日华诸家本草》
《本草衍义》
《洁古珍珠囊》
《用药法象》
《汤液本草》
《日用本草》
《本草歌括》
《本草衍义补遗》
《本草发挥》
《救荒本草》
《唐辛玉册》
《本草集要》
《食物本草》
《食鉴本草》
《本草会编》
《本草蒙签》
《本草纲目》

序例·第二卷
序例下·禁忌
服药食忌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主治·第三卷
百病主治药(上)
诸风
痉风
项强
癫痫
卒厥
伤寒热病
瘟疫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哕畹
呃逆
霍乱
泄泻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瘵疰
邪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衄
血汗
咳嗽血
诸汗
怔忡
健忘
惊悸
狂惑
烦躁
不眠
多眠
消渴
遗精梦泄
赤白浊
癃淋
溲数遗尿
小便血
阴痿
强中
囊痒
大便燥结
脱肛
痔漏
下血
瘀血
积聚癓瘕
诸虫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疝癀
主治·第四卷

百病主治药(下)
痛风
头痛
眩运
眼目




口舌
咽喉
音声
牙齿
须发
胡臭
丹毒
风瘙疹痱
疬疡癜风
瘿瘤疣痣
瘰疬
九漏
痈疽
诸疮(上)
诸疮(下)
外伤诸疮
跌、仆、折、伤
五绝
诸虫伤
诸兽伤
诸毒
蛊毒
诸物哽咽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胎前
产难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诸疳
痘疮
小儿惊痫

水部·第五卷
雨水
潦水
露水
甘露蜜
明水
冬霜
腊雪

夏冰
半天河
流水 
井泉水
醴泉
温汤
阿井水
地浆
热汤
浆水

火部·第六卷
炭火
艾火
神针火
灯火

土部·第七卷
白垩
黄土 
东壁土
胡燕窠土
土蜂窠
蜣螂转丸
蚁垤土
白蚁泥
蚯蚓泥
乌爹泥
伏龙肝
土墼
白瓷器
乌古瓦
古砖
烟胶

釜脐墨
百草霜
梁上尘
锻灶灰

金石部·第八卷


自然铜
铜青

铅霜
粉锡
铅丹


钢铁
铁落
铁锈
铁浆

白石英

金石部·第九卷
水银
水银粉
粉霜
银朱
灵砂
雄黄
石膏
滑石
不灰木
五色石脂
炉甘石
无名异
石钟乳
石脑油
石炭
石灰

金石部·第十卷
阳起石
慈石
代赭石
禹余粮
空青
曾青
绿青
扁青
石胆
砒石
金星石
礞石
花乳石
金牙石
石燕
金石部·第十卷
金石部·第十一卷
草部·第十二卷
草部·第十三卷
草部·第十四卷
草部·第十五卷
草部·第十六卷
草部·第十七卷
草部·第十八卷
草部·第十九卷
草部·第二十卷
草部·第二十一卷
谷部·第二十二卷
谷部·第二十三卷
谷部·第二十四卷
谷部·第二十五卷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部·第二十七卷
菜部·第二十八卷
果部·第二十九卷
果部·第三十卷
果部·第三十一卷
果部·第三十二卷
果部·第三十三卷
木部·第三十四卷
木部·第三十五卷
木部·第三十六卷
木部·第三十七卷
服器部·第三十八卷
虫部·第三十九卷
虫部·第四十卷
虫部·第四十一卷
虫部·第四十二卷
鳞部·第四十三卷
鳞部·第四十四卷
介部·第四十五卷
介部·第四十六卷
禽部·第四十七卷
禽部·第四十八卷
禽部·第四十九卷
兽部·第五十卷
兽部·第五十一卷
人部·第五十二卷
展开全部

节选

序例·**卷
序例上?历代诸家本草
《神农本草》
神农本草经[掌禹锡曰]旧说本草经三卷,神农所作,而不经见,《汉书?艺文志》亦无录焉。汉平帝纪云:元始五年,举天下通知方术本草者,所在轺传遣诣京师。楼护传称: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本草之名盖见于此。唐?李世勐等以梁《七录》载《神农本草》三卷,推以为始。又疑所载郡县有后汉地名,似张机、华佗辈所为。皆不然也。按《淮南子》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盖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华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草由是见于经录也。[寇宗爽曰]《汉书》虽言本草,不能断自何代而作。世本、《淮南子》虽言神农尝百草以和药,亦无本草之名。惟帝王世纪云:黄帝使岐伯尝昧草木,定本草经,造医方以疗众疾。乃知本草之名,自黄帝始。盖上古圣贤,具生知之智,故能辨天下品物之性味,合世人疾病之所宜。后世贤智之士,从而和之,又增其品焉。(韩保升曰]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云本草者,为诸药中草类*多也。
《名医别录》
[李时珍曰]《神农本草》药分三品,计三百六十五种,以应周天之数。梁?陶弘景复增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三百六十五种,谓之《名医别录》。凡七卷。首叙药性之源,论病名之诊,次分玉石一品,草一品,木一品,果菜一品,米食一品,有名未用三品。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进上粱武帝。弘景,字通明,宋末为诸王侍读,归隐勾曲山,号华阳隐居,武帝每咨访之,年八十五卒,谥贞白先生。其书颇有裨补,亦多谬误。[弘景自序日]隐居先生在乎茅山之上,以吐纳余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旧称《神农本经》,予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八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杀生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天伤之命。此三道者,历众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尹,播厥百谷,惠被群生。岐、黄、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但轩辕以前,文字未传,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于桐、雷,乃著在编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更修饬之尔。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糜,十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三卷。其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花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则智识有浅深。今辄苞综诸经,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别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三十种。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畛物类,兼注名时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并此序录合为七卷。虽未足追踵前良,盖亦一家撰制,吾去世之后,可贻诸知音尔。

相关资料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惦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日:入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
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旰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脏)六府(腑)之精而藏(脏)之,故五藏(脏)盛乃能泻。今五藏(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
  帝日: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日: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日: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日: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日: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

作者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另有同名电影(赵丹主演)、电视连续剧、小说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