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分
包邮北京风俗史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 ISBN:978701007413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98
- 出版时间:2008-11-01
- 条形码:9787010074139 ; 978-7-01-007413-9
内容简介
《北京风俗史》是所有关心和爱好北京历史文化的人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题目。早在中国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统治者们就把了解广大百姓的风俗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于是有了岁时“采风”的制度。*早的“采风”是统治者亲自巡幸,周游名山大川,体察各地风俗。通过对百姓风俗的了解,可以知道政绩得失。大概“采风”比较辛苦,于是那些贪图安逸的统治者们不再亲自巡幸,而是派遣官员们四出巡访,其巡访重点也从体察民情转到了考校吏治。虽然后来把“采风”活动废止了,但那些出任地方长官的有识之士却仍然把调查百姓风俗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了解百姓风俗,作为执行政务的参考数据。从这个角度讲,风俗史乃是政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现代以来,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许多西方的学术思想传入中国,给传统学术界带来了新活力,国外学者对风俗史的研究成果,就是很好的范例。于是,国人知道除了传统的政治学之外,又有人类学、社会学的名目,可以用来研究历史。许多原来在历史文献中没有记载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对民众现存习俗的研究得到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更加深刻的认识。于是,风俗史又成为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大量历史文献的保存给我们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文化宝藏,从而为我们在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我们可以参照历史文献来解读以往人们的风俗和生活。
目录
前言
概述
北京的岁时节令风俗
北京岁时节令风俗的形成特征
**章 春季主要的岁时节令
一、春节
二、中和节
三、二月二
四、清明节
第二章 夏季主要的岁时节令
一、端午节
二、六月六
第三章 秋季主要的岁时节令
一、七夕节
二、送羊节
二、中秋节
四、重阳节
第四章 冬季主要的岁时节令
一、冬至
二、腊月初八
北京的宗教风俗
北京宗教风俗的特征
**章 佛教风俗
一、佛教节日风俗
二、佛教生活风俗
第二章 道教风俗
一、白云观“燕九节”
二、东岳庙“掸尘会”
三、碧霞元君信仰
四、其他北京道教风俗
第三章 民间宗教风俗
一、祖先崇拜习俗
二、动植物崇拜习俗
三、保护神信仰习俗
四、农业神信仰习俗
五、民间俗神信仰
六、天体神信仰习俗
七、仙人信仰习俗
八、驱邪禁忌习俗
九、仙门灵异信仰习俗
北京的生活风俗
**章 居处风俗
一、四合院的历史
二、四合院民居的建筑特点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
三、四合院建筑格局中的风俗
四、四合院装饰艺术中的风俗
第二章 饮食风俗
一、饮食状况与美食追求
二、节令饮食习俗
三、四方荟萃的物种
四、酒席宴会的欢庆方式
……
第三章 服饰风俗
第四章 出行交往风俗
第五章 婚丧风俗
北京的行业风俗
**章 官场风俗
第二章 手工业风俗
第三章 商业风俗
第四章 农业风俗
北京风俗的变迁及其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北京的岁时节令风俗
北京岁时节令风俗的形成特征
三、城市文化特征
历史上的北京是一个相当繁荣发达的城市,直接服务于封建官僚们的需要客观上刺激了北京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元、明、清三朝,北京成了中国*大的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昌盛以及人民生活的相对稳定,使得北京岁时节令风俗逐渐从浓郁的禁忌、迷信、祭祀、禳除的神秘气氛中解脱出来,而更多转变为娱乐型和礼仪型,甚至向奢侈、享乐方向发展。如元宵节放花灯烟火在明代就历时十日之久,所谓“王孙贵客士女儿童,倾城出游……车马塞途,几无寸隙”。描述的就是元宵节市民观灯的景象。此外,龙舟竞渡之风有增无减,车船秧歌、杂技百戏、庙会集市,大都以享乐、游玩、娱乐、休息为主。
有些风俗虽然来源于农事,如填仓、打春牛、祭财喜神、走百病、扭秧歌等农事习俗,经过多年的发展演变,在进入京城之后,都明显地染上了城市文化的色彩。一方面,因为北京脱离开单纯的农业社会而进入以商业贸易为主的城市社会是比较早的,以后又发展成为以政治文化为中心的都市社会,农事节日在进入北京城之后也不得不打上城市文化的烙印,方能继续传承下去。另一方面,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型的都会,却又与周围的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故而长期延续下来的农村节令又很难消失,不得不溶入城市文化之中。
……
作者简介
王岗,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旋入本院历史研究所从事明清史研究工作。研究内容侧重明清政治制度史、礼制制度史、北京史以及京师文化。主要著作有:《北京城市生活史》(明代部分)、《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主要论文有:《大顺用兵北
试论》、《西学东渐与明代社会特征》、(《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制度比皇帝更重要》等30余篇。译著有《颜惠庆自传》(第7—11章)。
-
寻味中国
¥14.3¥38.0 -
中国馔馐谭
¥16.1¥23.0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4.8¥32.0 -
茶经(黑白版)
¥11.1¥4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8¥26.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4.4¥28.0 -
大家小书:孔子的故事(平装)
¥11.3¥25.0 -
经典常谈
¥13.7¥39.8 -
经典常谈
¥6.2¥14.8 -
白化文闲谈写对联
¥21.8¥32.0 -
瓢箪鲶闲话
¥10.7¥36.0 -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
¥11.8¥25.0 -
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
¥15.0¥39.0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6.3¥15.0 -
风诗的情韵:李山讲《诗经》
¥25.0¥46.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9.8¥22.0 -
餐馆的历史:一部横跨2000年的外出用餐文化史
¥33.6¥59.0 -
文史足徵录
¥22.5¥49.0 -
西化-现代化丛书:吴虞文录
¥6.3¥15.0 -
高阳说诗
¥22.5¥58.0